劉西鴻
意大利南部半島尖端上有一個“蘇蓮托”,離著名的羅馬古城遺址龐貝城不到20公里。公元79年8月24日清晨,維蘇威火山爆發。先是熔化的巖石以一千度的高溫、超音速的速度沖出山頂,飛上七千米的高空,然后火紅灼熱的火山碎屑暴雨一般從天而降,龐貝城街道、房屋、人群全被紛紛落下的礫石擊中倒下,一切建筑物瞬間被掩蓋,火山碎屑在城中快速堆積,同時,熾熱燙巖漿以160公里時速覆蓋每一條街道,氣浪燒烤著殘剩的人們,黑色的火山灰從四面八方滾滾而來,密不透風地封堵住每一扇門窗,海水也隨之熾燙翻滾。歷史上悲慘的時刻到來了:古羅馬帝國最繁榮的城市龐貝在維蘇威火山爆發18小時后消失。
我游龐貝城那天,是近兩千年后的一年中最好季節。游船在拿波里靠岸,港口廣闊無邊的停車場上停泊著無數巨無霸旅游巴士,等待來自各方游船的游客把它們填滿。下了巴士,出售旅游品的小販用各種語言,喜慶一般叫賣。單是龐貝古城,每年的游客就超過250萬人次。今天這塊沃土,誠如歌德所說:沒有一場災難給后人留下如此巨大的愉悅!
災難發生后的一千六百多年,17世紀左右,有人在維蘇威火山腳下一座花園里打井挖出被火山灰包裹著的人體遺骸,考古學家才意識到腳下掩埋了一座古城!于是開始了至今數百年、甚至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沒有停止過的挖掘。占地近65公頃的公元初羅馬古城由此在火山巖屑完整密封中漸露原貌。
我步行在龐貝城廢墟上,只感到它遼闊廣大,走無盡頭。龐貝城街道上兩千年前的馬車轱轆印還像昨夜清潔車水洗過一樣清晰,完整出土的宮廷、民居、大劇院、小酒館觸目驚心。漫漫長夜到于今,今日龐貝的骷髏眼眶里已經生長出嫩葉,冤魂在腳下蕭然長眠。
類似的災難,本世紀初在加勒比海的法國殖民地馬提尼克島還發生了一場。1902年5月8日天主教“耶穌升天節”這天,圣皮爾市的居民根本沒有注意聳立在市郊的培雷火山在早上8點鐘突然爆發,一霎間如幾百門大炮齊鳴,燃燒的氣體閃電般迅速吞沒全城,美麗如畫的海港幾分鐘之內被焚燒得面目全非,2萬9千居民僅存活2名!
當我們站立的土地天昏地暗、左右搖動時,根本無法知道這場噩夢會有多嚴重、什么時候才了結!維蘇威火山是聞名的活躍,過去兩千年中大小爆發平均每年一次,不過自1944年以來卻沒有動靜。專家預測維蘇威火山再次爆發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各色皮膚的游客告別龐貝城時一步一回頭,民居陽臺上蓬勃開放著的鮮花,剛晾曬出的枕套、花裙子必定令我們情不自禁,好像意大利人完全無視他們正生活在一頭瘋狂待發的猛獸身邊!要知道火山爆發的預測手段十分有限,數據分析要很長時間,可不要科學家還在分析數據時,火山和地震的災難已經開始。以火山周圍人口密度以及意大利的預警能力,一旦維蘇威火山大規模爆發,至少會有30萬人遭殃!
請別拋棄我!別讓我再受痛苦!重歸蘇蓮托,你回來吧!
在災難面前人類的命運是相通的。我看到龐貝城出土的飲杯、壁畫上刻著我們共同的生命銘文:“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永恒”,“盡情享受生活吧!明天無法預定。”
(汪新才摘自《深圳商報》2008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