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津軍
每當提到意大利,人們就會自然地聯想到有著“文藝復興搖籃”之美譽的佛羅倫薩,讓人流連忘返的“水上城市”威尼斯,令人垂涎欲滴的比薩餅,以及堪稱世界足球王冠明珠的意甲。現實中,浪漫的意大利人同樣賦予了汽車令人難以企及的想象力。在意大利,與久負盛名的比薩斜塔和悠久的羅馬古跡齊名的還有著名的菲亞特汽車和世界第三大汽車城都靈。
汽車為古城平添底蘊
都靈始建于羅馬帝國時期,為著名的軍事要塞。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曾為自治城市國家。1720年為撒丁王國都城。拿破侖戰爭中被法國占領。1861~1865年是意大利王國首都。19世紀末為西北部重要的輕工業中心。其市中心保存著大量的古典式建筑和巴洛克建筑,常年都有數不盡的節日和慶典。都靈還是意大利北部的經濟重鎮和商業中心。這個城市幽靜的街巷還曾深深吸引了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Nietzsche)和大預言家諾查丹瑪斯(Nostradamus),而耶穌裹尸布之謎更是令無數世人為之著迷。
都靈是意大利西北部皮埃蒙特大區的首府,位于波河上游谷地,海拔243米,人口約120萬。皮埃蒙特大區是意大利葡萄酒,特別是高品質葡萄酒的主要產區,意大利1/3的巧克力制造廠建在這里,作為首府,都靈也被稱作意大利最甜的地方,享有“巧克力之都”的美譽。
如今,都靈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工業中心之一。菲亞特公司總部設在該城,由于先后將法拉利、藍旗亞、阿爾法·羅密歐、瑪莎拉蒂、依維柯等汽車公司收歸名下,成為意大利最大的汽車集團,并以歐洲第一、世界第七的排名使都靈成為世界著名的四大汽車城之一。
在都靈的120萬人口中,至少有35萬人從事汽車工業,如果再加上與汽車相關的產業,從業人員則可達60萬人。菲亞特公司每年的汽車產量占到意大利全國總量的90%。另外,全國還有200萬人直接或間接從事菲亞特汽車的生產、供銷和修理業務。
菲亞特公司是一個綜合性的龐大工業集團,它包括11個生產經營部門:小轎車部、商用和工業車輛部、林業和拖拉機部、建筑機械部、鋼鐵部、零部件部、機床和加工機械部、土木工程和土地利用部、能源部、鐵道車輛部以及旅游和運輸部,還設有財政部,此外還有其他產品公司以及一個研究中心,屬于菲亞特集團控制下的國內公司有600多家。雖說菲亞特公司的產品范圍極其廣泛,但汽車、拖拉機部分的銷售額卻占總銷售額的75%左右。作為汽車產品,菲亞特公司銷售市場的重點為歐洲,但在拉美、非洲、大洋洲和亞洲地區也有許多分廠。
菲亞特公司目前已發展成為世界最著名的汽車跨國企業之一。其經營范圍包括各種形式的汽車及零部件、農業和建筑機械、冶金制品、鐵路車輛、飛機和船用發動機、出版、通訊、金融和保險等業務。菲亞特還是意大利最大的工商業壟斷集團,其占有意大利41%的國民生產總值,現任老板阿涅利在意大利有“無冕國王”之稱。
都靈汽車業日新月異
都靈的工業發展起源于19世紀后期。這里融合著獨特的薩沃依家族的貴族氣質和歐洲的現代氣息。1899年7月11日,都靈望族薩沃依的后代喬瓦尼·阿涅利(Giovanni Agnelli)在郊區米拉費里奧創建了“意大利都靈無名氏汽車制造廠”(FabbricaItaliana Automibili Toino),縮稱為菲亞特(FIAT)公司,當時公司僅有30個股東,資產80萬里拉。雖然規模小得可憐,但這畢竟是意大利的第一家汽車制造公司。
當年,公司雇傭41名工人,手工制造出3~6馬力的第一輛汽車,這種外形近似馬車的轎車在第一年共生產了8輛。在以后的近百年中,意大利先后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作為意大利工業的棟梁型企業,菲亞特在兩次戰爭中被迫轉產為戰爭服務,生產飛機、機關槍、航空發動機等軍工產品。戰爭使意大利的經濟受到了沉重打擊,菲亞特的生產設施也受到嚴重的破壞。然而,一戰期間,大量的軍事訂貨使其獲得巨額利潤,為企業擴大再生產提供了豐厚的資本。二戰前夕,菲亞特公司已成為產銷一體化的壟斷集團。
一戰后,菲亞特“林格多工廠”竣工落成,它當時是歐洲最大的汽車生產廠,并采用了新的管理模式,是當時意大利工業的象征。二戰后,依靠“馬歇爾計劃”的援助,菲亞特公司得以迅速發展,其憑借政府的支持,大撒鈔票,掃平“六國”,幾乎買光了意大利所有的汽車公司,成為意大利一統江山的霸主。
早在1972年,菲亞特就建立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卡西諾汽車廠,并發展了“適時裝配”的先進技術。這座工廠是一個有100部大型電腦、50臺工業圖表顯示儀、439個機器人、61臺激光機和570輛自控汽車的設備先進的工廠,能夠高度自動化地生產各種不同型號的汽車。菲亞特在生產小型和微型汽車方面十分有名,1989、1990兩年曾一度超過大眾而登上歐洲盟主的寶座。
從1979年起,為了便于經營管理,菲亞特汽車成為菲亞特汽車集團中一個獨立經營的公司。現如今,菲亞特集團中各個品牌均保持其傳統特色:貴族血統的藍旗亞汽車,保持著一種高雅、尊貴的格調:阿爾法·羅密歐則是現代運動轎車的標志;瑪莎拉蒂展現著意大利轎跑車的精華;法拉利則更是世界跑車中的極品。
菲亞特汽車的特點是技術先進,造型美觀,裝備齊全。尤其具有不可匹敵的制造小汽車的優勢,始終保持著小汽車“體積小、自重輕、質量好”的特色。不僅如此,其和通用公司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大量從事汽車相關產業,分擔了風險,以至于在汽車的歷史低迷期不至于破產。
菲亞特造就足球神化
在汽車王國里,菲亞特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自然也備受汽車愛好者們的青睞。“菲亞特”無愧是一個風靡全球的名字。
其實,無論是馳騁賽道的法拉利,高雅、尊貴的藍旗亞,代表著意大利經典藝術和精湛科技的阿爾法·羅密歐,還是以實用型城市轎車見長的菲亞特,盡管它們的品牌使命和市場定位各不相同,但它們來自同一個家族,有著同樣的血統。這也就天生注定了它們帶有同一種氣質,一種亞平寧半島特有的風情,體現了浪漫的意大利人所賦予的造型上的靈性與品質上的深厚功力。
菲亞特公司作為主贊助商,全力支持著名的“斑馬軍團”尤文圖斯的發展,打造了汽車企業與足球事業的完美結合。尤文圖斯于1905年首獲聯賽冠軍。此后20余年期間,該隊為意大利足壇的發展做出了杰出貢獻,并于30年代榮獲五連冠,迎來了黃金時期。
尤文圖斯足球史上最富有代表性的人物是20世紀40年代的查安·皮埃羅·博尼佩爾蒂。他是技術超凡、球風高尚的傳統“尤文圖斯型足球”最好的象征。60年代初期的奧馬爾·希沃里、70年代的羅伯特·貝特加、80~90年代的羅伯特·巴喬,都繼承了這一傳統風格。
尤文圖斯隊的第二個黃金時期是20世紀70年代初期開始的,從1972到1986這15年,由一代名將特拉帕托尼執教。尤文圖斯在這段時期9次摘得聯賽桂冠,并奪取了歐洲三大杯賽和豐田杯勝利(1985年)。由大名鼎鼎的意大利國腳希雷亞、塔爾德利、貝內蒂、博寧塞尼亞、卡布里尼、佐夫,以及外籍球星普拉蒂尼、博涅克構成的強大陣容舉世無敵。尤其是米歇爾·普拉蒂尼,這個法國著名球星在5個賽季共贏得兩次聯賽冠軍,兩捧歐洲杯,一次洲際杯,三次最佳射手和三回金靴獎。
這支有著“老婦人”綽號以穩求勝的球隊,是亞平寧半島上第一支囊括歐洲三大杯的足球隊。其排名長時間高居世界足球俱樂部首位,被評為“世界上最優秀的俱樂部”。(文章代碼:0830)
[責任編輯]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