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娜
最新研究結果表明,對某些往事耿耿于懷、對一些問題焦慮不安、時常琢磨別人說的話,以及對未來憂心忡忡等思維習慣會使你的身心付出頗重的代價。
美國心理學家朱利安·塞耶認為,人是易于陷入毫無裨益的“過度思考”的惟一物種。他還認為,人類復雜的大腦讓我們實現了偉大的文明,但它們并非什么都能適應。因為人類會陷入并不對其構成威脅的思維泥潭里。
這是一個危險的泥潭。研究結果表明,思慮過度的人的血壓和心率都比正常人要高,免疫系統功能也較弱,而且還會大量地分泌出一種會給心臟增加負擔、令人壓抑甚至會減少壽命的應激激素。
美國另一位心理學家尼古拉斯·克里斯蒂德認為,人人都經受過壓力,但長期過度思慮的人卻會放大并延長這種壓力。
在研究的過程中,他讓兩組成年人接受具有很大壓力且令人沮喪的任務,一組人接受任務后要進行大量思考后才能去做,另一組人則不必多加思考就可去干。之后,他對兩組人的身心狀況進行檢測后得出結論,壓力加快了前者的心率,并使其血壓升高:而后者則反應如常。
他還認為,大運動量的鍛煉和聽一些節奏緩慢的古典音樂則能加快心理恢復的速度。因此,轉移注意力能消除對心理產生的有害影響。
英國心理學家波拉德·基最新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與心情放松的人相比,經常通過沉思對壓力做出反應的人,夜間血壓下降的幅度較小。他指出。夜間血壓下降幅度小于正常幅度的人,因中風和心臟病而死亡的風險就會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