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睿
從“大淘寶戰略”到屏蔽搜索引擎,一個是為自己爭取更大的奶酪,一個是防止別人奪走自己的奶酪,兩者很難分開看待。再想想馬云一貫的精明,更讓人相信這是阿里夢想之路上必然的兩步
一周之內,淘寶相繼做出兩個大動作,再給本就不平靜的國內互聯網帶來喧囂。
淘寶于9月8日推出的“消費者保障計劃”第三期,因為其中包括“屏蔽搜索引擎”的措施而變得非同尋常。淘寶表示,此舉可以杜絕不法商家利用競價排名、搜索優化等手段騙取消費者信任,創造出一個真正誠信的購物空間。而引起軒然大波之處在于,淘寶對不同的搜索引擎進行了“區別對待”,百度搜索引擎被完全屏蔽,谷歌、雅虎等搜索引擎只被部分屏蔽。顯然,淘寶屏蔽搜索引擎直指百度。
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同一天,“大淘寶戰略”又邁出了一步。而僅在推出“消費者保障計劃”第三期4天前,一封發自阿里巴巴集團(以下簡稱“阿里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的郵件在阿里集團內部宣告,“阿里巴巴集團從今天起正式啟動‘大淘寶戰略第一步——淘寶和阿里媽媽即日起合并發展,共同打造全球最大電子商務生態體系!”
本刊記者就屏蔽搜索引擎和淘寶整合阿里媽媽兩項計劃的關系采訪了淘寶新聞發言人盧維興,他表示,前者是淘寶自己的決定,后者是阿里集團的決定,二者沒有任何關系。
兩個重大計劃同時推出,難道只是時間上的巧合么?

1+1>2
經過5年的發展,淘寶已經成為亞洲最大的購物網站。來自阿里集團的數據表明,淘寶目前日均交易額超過3億元人民幣,用戶超過8000萬。盡管如此,淘寶此前一直是“賠本”的買賣。據悉,阿里集團每年要向淘寶投入1500萬美元資金。
阿里媽媽是集團成立時間最短的子公司。上線之初,淘寶總裁孫彤宇就介紹,2008年,淘寶將向阿里媽媽投入5000萬元廣告費,同時,淘寶還將把搜索、社區的大量廣告資源都通過阿里媽媽平臺進行銷售。
易觀國際分析師曹飛認為,淘寶和阿里媽媽的合并直接意義在于給淘寶一個類似Google AdSense的廣告聯盟。在“大淘寶戰略”宣布啟動之際,阿里集團方面介紹,阿里媽媽是“集團發展最為迅速的公司之一”,已經“覆蓋到了40萬中小網站及每日30億巨大的網絡流量和8000萬網民”。
馬云稱,“大淘寶戰略”將在今天淘寶的基礎上超越自己,只有走“非常規”的發展路線,也只有打造出世界獨特的商業模式,才有可能實現“淘寶十年交易量超越沃爾瑪全球交易量”的目標。
去年,沃爾瑪全球交易量達到了35000億元人民幣,而淘寶2007年實現的銷售額是500億元,即使按照淘寶預計,今年銷售額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二者仍相差懸殊。
著名互聯網行業專家姜奇平指出,通過整合阿里媽媽,可以彌補淘寶商業體系的營銷缺口。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個人網店還遠沒有進入廣告主名錄里。阿里媽媽并入淘寶后,前者已經覆蓋的廣告客戶,可以為數百萬淘寶賣家提供精準、高效的網絡推廣服務;后者可觀的成交量,在解決淘寶商家推廣瓶頸的同時,也將給他們帶去巨大商機,有助于鞏固和吸納淘寶的廣告客商。
10月8日,淘寶總裁陸兆禧對外宣布,阿里集團未來5年將對淘寶投資50億元,并將繼續沿用免費政策。業內觀點認為,這將有利于打造一個更大的電子商務生態鏈。

馬云稱對淘寶大規模投資是“淘寶救市的一個動作”。他曾多次強調,如果沒有當初中小網站的拔刀相助,淘寶就無法擊破當時對手的圍追堵截。由于阿里媽媽主要覆蓋對象是中小網站,此番合并有助于發掘這些網站的流量價值,創造盈利的機會。馬云顯然是在報恩,但也有業內人士把它看作是其高明的未雨綢繆。
封殺百度
淘寶表示,屏蔽搜索引擎是出于保護用戶個人隱私的行業慣例。關于為什么只完全屏蔽百度一家,盧維興向《IT時代周刊》介紹,其原因是“一段時間以來,越來越多的淘寶用戶反映,他們通過百度搜索淘寶賣家,經常被釣魚網站誤導,有相當多的人因此被騙”,而且“淘寶在8月底就開始完全屏蔽百度了”。
然而,作為國內首例大型商業網站公開宣稱屏蔽搜索引擎的事件,難免讓人想到其實質是一場商業利益的博弈。聯系到近乎同時啟動的“大淘寶戰略”,有業內觀點認為,屏蔽百度,意在阿里媽媽。
馬云成立阿里媽媽的目的,就是直接切入由百度和谷歌一統江湖的網絡廣告市場。目前淘寶熱推的“淘客”,即是合并之前阿里媽媽為淘寶量身定做的產品。淘寶通過“按成交計費”的方式,在中小網站中幫助淘寶店主進行營銷來獲得傭金。
宣布合并消息的同時,阿里集團特意強調,在堅持免費五年后,淘寶僅僅依靠廣告收入,已經實現當月收支平衡。馬云在郵件中更是一連使用了六個感嘆號表達喜悅之情。目前,淘寶已經確定繼續堅持免費策略。
業界部分觀點由此認為,馬云此舉是希望來自賣家的廣告收入將成為日后淘寶盈利的主要支柱。而在失去了百度搜索這個免費的宣傳途徑之后,淘寶店主們自然要轉向收費的阿里媽媽廣告平臺。
但這只是一方面。更多觀點認為,淘寶此舉劍指年內有望上線的百度C2C平臺。
“這是淘寶在利益驅使下的自我保護行為,對百度并沒有什么影響。”百度電子商務事業部總經理李明遠對百度屏蔽事件態度鮮明,“百度馬上就要進入C2C領域了,因此淘寶這么做是很容易理解的。”
據了解,淘寶在2007年下半年停止了與百度的競價排名合作,并在年末停止在百度上投放廣告。而據盧維興介紹,淘寶從2007年就開始屏蔽百度了,只不過現在開始“完全屏蔽”。看來,取消合作和開始屏蔽基本在同一時間發生。
9月10日,百度正式宣布,已經將其C2C支付平臺定名為“百付寶”,將與百度C2C平臺一起正式推出;9月17日,歷時近一個月的內測報名結束,百度C2C平臺進入上線前的沖刺階段。同樣在10月8日,百度C2C平臺定名“有啊”,首批賣家已在籌備開業。
互聯網評論人士洪波指出:“即使淘寶不封百度‘爬蟲(指搜索引擎),由于百度自己的電子商務產品即將上線,百度能帶給淘寶的用戶數量,也勢必會大幅滑坡。與其被動挨打,不如主動亮出自己背上的刺。”
不過,盧維興表示,淘寶歡迎任何希望加入并推動電子商務健康發展的企業,而且“電子商務在中國目前階段并不存在競爭問題……我們唯一的對手是自己”。易觀國際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第2季度,中國C2C市場總體交易規模達到257億元,淘寶一家獨大,市場份額超過85%。
與很多業內人士的觀點相同,CNNIC互聯網發展研究部分析師孫秀秀認為百度具有極高的知名度,而且在搜索功能和社區(如百度貼吧、百度空間)上的優勢已經存在,有利于發展電子商務。同時,“在數千種甚至是數萬種商品中挑選到合適的商品不是一件省時省力的事情。盡管淘寶的搜索在盡可能地改進,但是在搜索功能上,與專做搜索很久的百度比,可能百度要占優勢一些。而搜索功能幾乎是電子商務網站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打造阿里生態系統
對于“大淘寶戰略”,馬云喊出的口號很直接:“打造全球最大電子商務生態體系!”在他看來,無論是將淘寶和阿里媽媽合并發展,打造個人賣家與中小網站之間的電子商務生態體系,還是維護淘寶的行業地位,都是為阿里生態系統添磚加瓦。
中國三星經濟研究院產業技術研究員孫曉菲指出,如今,“一些企業已經通過生態系統的力量與競爭對手展開角逐”。
馬云團隊把淘寶和阿里巴巴未來十年的規劃確定為“打造全世界最大的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馬云希望阿里集團成為“整個電子商務企業的水、電、煤的基礎設施提供商”,將來“提供各種服務,去幫助更多的企業,更多的創業者成為電子商務企業”。
馬云的模仿對象是微軟。在由成千上萬的硬件制造商、軟件開發商、咨詢機構和用戶等組成的微軟生態系統中,微軟連接起價值鏈的各個節點,它們或為微軟提供產品和服務,或借道微軟的平臺,或與微軟協同工作,或享受微軟的產品。
來自IDC的研究顯示:與微軟合作的公司獲得的收入遠遠超過微軟的收入。2007年,微軟在中國每創造1元人民幣收入,與微軟合作的其他企業就會創造出合計16.89元人民幣的收入。
“微軟能夠成功,是因為它站在一個關鍵的角色上,它是一個核心,大家都在圍繞它轉。沃爾瑪也是一樣,他們的位置都足以影響整個經濟鏈,這種模式是我們所要學習的。”淘寶產品研發部資深總監兼首席架構師王文彬說。
去年11月,百度正式宣布即將進軍國內C2C市場一個月之后,百度CEO李彥宏在香港大學回答學生提問時表示,盡管eBay已經壟斷了美國C2C市場,但其他一些地區并不一定非得有專門的C2C公司來壟斷市場。當時業內人士即認為,李彥宏一番話實際上是在暗示中國C2C市場不會由淘寶一家壟斷。這被部分人士視為對期望穩坐行業核心的淘寶的一種威脅。
有資深互聯網分析人士認為,近年來,阿里集團與百度均開始多元化發展,未來,兩個軍團之間的大規模戰爭可能爆發,此次讓淘寶充當先鋒,試探百度的態度與實力,是遏制百度的第一步。
孫曉菲認為,控制產業鏈和享受協同效應是企業構建生態系統的動機。這肯定是馬云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