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艷梅 張 潔
自從南方全球配置9月12日首推開始,基金系QDII的認購在2007年一直處于火爆之中,華夏全球精選、嘉實海外中國和上投摩根亞太優勢都是當日募集完畢,認購QDII的金額連創新高,配售比例連創新低,南方全球配置的配售比例為62%,華夏全球精選的比例為47.65%,嘉實海外中國股票基金的比例僅為40.7%,上投亞太優勢的配售比例更低,為25.8%。
但是,基金系QDII生不逢時,剛出海就遭遇到了全球股市的大調整,基金系QDII無一幸免,全部跌破面值。使得投資者對QDII的熱情大打折扣。2008年1月3日,發行的基金系QDII—工銀瑞信中國機會全球配置,經過半個多月,仍未能結束發行,與去年基金系QDII當天認購完畢并還要接受比例配售的熱銷盛況不可同日而語。
2007年發行的基金系QDII的四季報已經陸續披露,通過對其四季報和投資策略的深入分析,以探求基金系QDII在2008年的發展方向。
圖1 基金系QDII凈值走勢圖


數據截至2007年12月31日
截至2007年12月31日,基金系QDII全線跌破面值,除南方全球精選以外,其余三只基金系QDII凈值甚至跌破了0.9,不但其凈值全部出現負增長,而且均跑輸業績基準。
基金系QDII出海不利主要因為全球股市由于美國次級債風波而大幅調整,并且由于港股直通車的剎車和其后QDII二個多月的發行空白的原因所致;政策上的不連貫性也是致使先發的四只基金系QDII收益為負的重要原因。

基金系QDII在2007年第四季度基本建倉完畢(除了華夏全球精選),嘉實海外中國和上投亞太優勢的股票倉位在80%以上;南方全球精選則屬于FOF(基金中的基金)產品,基金的投資比例達到了57.45%,股票的投資比例達到了31.04%;華夏全球精選仍然處在建倉期,其股票倉位為51.77%,銀行存款和清算備付金比例占到了42.83%。
從按國家(地區)分類的股票投資組合分析中,四只基金系QDII全都重倉在香港市場上,其中嘉實海外中國的香港市場的股票倉位為80.25%,這就決定了嘉實海外中國嚴重受到香港股市波動的影響,其風險收益的特征是高風險、高收益型的基金。上投亞太優勢為區域性股票投資基金,在香港市場上的配置比例為44.77%,同時還在亞太地區的其它國家也作了適量配置,以及在美國和英國的成熟市場配置了9%以上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能較好的分散投資風險。
此外,在行業配置上,基金系QDII基本上是重倉金融和能源,電信服務和工業等其它行業的配置在基金資產比例中有所上升。
行情回顧及運作分析
2007年第四季度全球證券市場基本呈現高開低走的震蕩行情,季初受美聯儲降息預期與市場豐沛流動性推動使得股市大幅上揚,包括香港、香港國企股、新加坡、澳洲與韓國等市場分別于10月底創下新高,尤其是香港股市由于港股直通車和QDII的持續發行的預期也是大幅上揚。
而后,由于國際大型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的次貸損失不斷暴露,美國房價不斷下滑,投資者對美國次級債與經濟衰退的擔憂加劇,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預期增強,全球資本市場再次經歷了大幅振蕩,使市場出現了獲利回吐的現象。尤其是香港市場還因為港股直通車的剎車和QDII發行空白導致的后續資金的斷流而大幅震蕩。
四只基金系QDII出海投資運作情況如下:
南方全球精選——于2007年9月19日成立的基金,策略上看好香港的高增長、相對低估值、和未來增量資金進入的可能性,加重了基金在香港市場的配置,同時,認為由于新興市場受美國次級債的影響要相對低一些,因此增加了對一些新興市場,例如巴西、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的配置。第四季度末,香港股票投資占基金資產的比例為32.91%,受全球市場調整以及香港市場的大幅調整的影響,使得基金凈值跌破面值。
華夏全球精選——2007年3季度,美國次貸問題引發了全球資本市場的劇烈動蕩。預期該問題有一個逐步暴露的過程,美國房地產市場將出現衰退,因此2007年4季度華夏全球基金合同生效后,主動回避了與美國房地產及次貸問題相關的公司,也較少投資與美國經濟明顯相關的企業。但對于內地資金流向香港市場的規模和速度預期過高,對于香港市場投資節奏偏快。“港股直通車”延緩后,香港市場被過度拋售,本基金凈值出現了明顯下跌。
嘉實海外中國——該基金于10月15日開始正式建倉。基金正式運作之時正值香港股市在港股直通車的浪潮下大幅上漲的末期(2007年10月15日國企指數為19752點,全年的最高點為出現在2007年11月1日,此時國企指數為20609點)。受國內叫停港股直通車以及美國四季度次級債風波的影響,香港市場自10月底開始出現了大幅的調整,是一個劇烈波動的市場,導致基金凈值巨幅下跌。
上投亞太優勢——基金成立于10月22日,第四季度基本完成建倉,在市場大幅震蕩之際,關注公司基本面因素,主要選擇與美國經濟關聯度較低,持續受惠亞洲內需與基礎建設成長動能產業中,競爭優勢明顯、長期發展潛力明確、估值有優勢的上市公司作為目標。在行業分布上,本基金超配的市場為中國(以香港H股為主),香港本地股,印度與印尼等股市。超配的產業為原油,消費與工業(基礎建設)相關類股,但是仍然無法幸免于全球股市震蕩下跌的行情,該基金凈值明顯下跌。
市場展望及投資策略
2008年美國經濟軟著陸的機會較大,美聯儲預期美國經濟放緩后將重新進入上升通道。在美聯儲最新公布的經濟預測中,調降了2008年美國GDP增長率,從原先2.5-2.75%降為1.8-2.5%,不過預估2009年將回升至2.3-2.7%,預估2010年將維持在2.5-2.6%;在通脹的預估方面,對2008年通脹(PCE)平均預估將從2007年的3.0%降至2.0%,預估2009與2010年將持續降至1.9%與1.8%。從美聯儲對未來美國經濟預估來看,仍舊樂觀預期美國經濟應可順利軟著陸。
此外,美聯儲多次降息和減稅等一系列有效政策措施來刺激國內消費、投資來帶動經濟增長,旨在于實現美國經濟的軟著陸,但是在2008年初,全球股票市場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展望2008年新興市場,在美國次級債風暴影響下,新興國家經濟亦難免受到波及,尤其是仰賴對美出口的新興國家經濟體,因而內需與投資將成為推動其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
在QDII基金運作策略上, QDII基金經理對美國經濟走勢和2008年資產配置持有不同的見解,見表3。

由于2008年第一季度美國主要的投資銀行將陸續公布四季報和年報業績,海外市場很難有根本性的起色,基金系QDII仍然面臨著凈值下跌的風險。
但是第一、二季度將很可能迎來一個全球股票市場階段性的大底,是投資國際資本市場的好時機,持有基金系QDII的投資者可以逢低補倉,以平攤投資成本,尚未投資QDII的投資者可以擇機入市,在A股震蕩行情下,分散國內A股市場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