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 生
“馬彩”登陸內地還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且性質也不同于香港馬彩。
11月30日,武漢第六屆賽馬節結束后,“賽馬彩票”再次成為了國內輿論的焦點,“馬彩”在內地發行似乎已是箭在弦上,更有專家指出,“如果真的發行馬彩,其影響力不亞于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那將是一場顛覆性革命”。然而,記者從國家體育總局及相關方面了解到,“馬彩”登陸內地還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且性質也不同于香港馬彩。
內地無法照搬香港馬彩
日前,中國內地發行“馬彩”的話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湖北、遼寧、上海、山東、廣東、四川等省市更是爭先恐后,積極向國家體育總局申請試跑“馬彩”,很多人以為未來中國內地發行的馬彩將與香港馬彩完全一樣。為此,記者于上周走訪了國家體育總局體彩中心,從那里了解到,內地“馬彩”照搬香港馬彩是不現實的,實際上即使發行“馬彩”也僅僅是競猜性質的,這與香港馬彩有著本質的區別。
談及“馬彩”,國家體彩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員首先給記者介紹了足球彩票在中國的發展歷程,由于“博彩”問題十分敏感,這位業內人士一再向記者強調,不能透露他的真實姓名。他說,足球彩票登陸中國內地已經整整7個年頭了,然而直到今天我們的足彩僅僅停留在“原始”階段,球迷們玩的只不過是勝負彩和進球彩,足球博彩仍然是被禁止的。當然,球迷和體彩中心誰都明白,最刺激、最吊胃口、最有吸引力的當數足球博彩,什么盤口啊、水位啊、上下盤啊,聽著那些創造暴富神話的專業名詞,很多球迷也許會被誘惑、被吸引,可是鑒于中國內地的現狀,足球博彩至今還無法“試水”。
那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很多人以為中國內地要將發行與香港賽馬會一樣的‘馬彩,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至少在未來的幾年之內是不可能的。退一步講,如果中國內地能夠發行真正意義上的馬彩,那么足球博彩也必然是合法的,馬彩、足彩都一樣,那么博彩公司是不是也應該是合法的呢?”
因為賭馬帶有明顯的博彩性質,所以說真正意義上的“馬彩”要想登陸中國內地在短時間是不可能的。那位業內人士從體制和經濟兩大方面分析了其中緣由。他說:“內地和香港不同。目前,中國內地正處于體制轉型期,相關法制尚不健全,監管力度欠佳,而賽馬博彩過程中一旦發生舞弊,將比一般的腐敗案件更具破壞性,很容易引發激烈的群體性沖突,乃至局部的社會動蕩。從經濟學角度分析:賽馬博彩活動需要相對集中的高消費群體的支撐,香港人均GDP達23000美元,而內地人均GDP還不足800美元,這種水平不足以支撐龐大的賽馬業?,F實擺在面前,在今后較長時間內,內地尚無開放香港式賽馬博彩的條件。”
內地“馬彩”具有中國特色
照搬香港馬彩和歐洲足球博彩不現實,但是光玩那些形式單一的體育彩票又顯得不夠刺激,時間久了難免會失去新鮮感和生命力。為此,國家體彩中心也是絞盡腦汁,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尋找新玩法,折騰新花樣。
去年,在歐洲新賽季開始前,天津體彩開了足球單場競猜,湖北、遼寧、上海、山東、廣東、四川等地也醞釀著試跑“馬彩”,據說能更好地推廣賽馬運動。事實上,誰都明白,這些做法無非是希望政府控制的“合法競猜”或“合法博彩”能更刺激一些,希望中國體彩產業能夠更快發展。只是我們用SP值代替“水”,說法上要和賭球劃清界限。
北京奧運會過后,中國體育彩票市場最熱門的話題不是正在加獎的雙色球,也不是方興未艾的賑災彩票,然而是一直“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賽馬彩票,尤其是在11月30日武漢第六屆賽馬賽事結束后,“賽馬彩票”更是成了輿論的焦點,急劇升溫。
其實早在三年前的全國兩會上,來自武漢的政協委員曾提議將體育彩票與速度賽馬有機結合,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賽馬型體育彩票”。
委員們在提案中設想說,利用體育彩票已經形成的發行渠道和市場技術、信息和人力資源,在保持原有體育彩票的性質和發展方向不變的基礎上,將速度賽馬結果作為體育彩票開獎的新形式,以提高彩民主動競猜的積極性,努力擴大體育彩票的銷售規模,發展賽馬運動,為我國舉辦2008年奧運會籌集資金。
提案中還提到賽馬彩票的相關規則:以速度賽馬比賽的結果作為競猜對象,以4至5場比賽(每場共有編號為0至9號的10匹馬參加比賽)冠軍馬號,對應代替原用搖號方式產生的4至5位中獎數字;同時建立全國速度賽馬比賽中心,每年舉行有規模、有影響的全國速度賽馬賽事,建立和完善賽制,為“賽馬型體育彩票”的實行構建賽事平臺。當時,甚至還有傳聞,北京奧運會前馬彩就將在武漢“試點”,可是直到現在,“馬彩”登陸內地依然像是武漢方面的一廂情愿。
那么,有中國特色的內地“馬彩”會在什么時候與人們見面呢?國家體育總局的那位業內人士表示,賽馬彩票尚在醞釀中,相關規則還沒有成形,而一旦規則制定之后,還要由國家體育總局上報到財政部,財政部批準后才可以上市銷售。尤其值得說明的是,短期內如果有中國特色的“馬彩”在中國內地發行,那也只是“競猜型賽馬彩票”(類似于武漢賽馬節期間推出的彩票),絕非是真正意義上的馬彩。
“馬盲”太多,何以掃盲?
“賭馬”在香港有著100多年的歷史,然而在中國內地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直到今天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見過速度賽馬,甚至不知“馬彩”是何物。所以說,賽馬彩票與足球彩票的情況還是不一樣的,前者在內地一點群眾基礎都沒有。
足彩在中國很火爆,除了比傳統的中國體育彩票增加了趣味性和“技術含量”外,還在于其特有的厚重的群眾基礎。盡管中國足球很臭,但是作為世界第一大球,畢竟足球在中國內地有著太多的球迷,因此當年足球彩票甫一推出,便成為了新寵,被球迷們普通接受,而且喜歡歐洲五大聯賽的球迷幾乎個個都是“專家”,甚至不用足球專家們的指點,他們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判斷去選擇勝負結果,而且其眼光不遜于所謂的足球專家們。
相比于足彩,“馬彩”則完全不一樣了。在很多人眼里,賽馬與賽狗幾乎是沒有區別的,因為對這項運動一竅不通。在武漢賽馬節期間,記者采訪了數十位觀眾,他們絕大多數都是白領,結果其中沒有一個人是專業的馬迷。其中一位諸姓的朋友還告訴記者:“說心里話,我們今天來看賽馬就是抱著好奇的心態來的,畢竟在中國內地我們還無法看到真正的專業的速度賽馬,畢竟絕大多數的中國人尚不知‘馬彩為何物……”其實,那位諸先生的話很有代表性的,武漢賽馬期間,之所以有那么多的觀眾,一方面因為門票免費,另一方面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圖新鮮、看熱鬧去現場的,此外其中還不乏賽會組織者邀請來的制造聲勢的觀眾。
據記者在現場的不完全統計,在擁擠人群中,竟然有超過90%的觀眾都稱對賽馬絲毫不懂,純屬亂猜,而一小部分持票較多的觀眾,則約好數人一起將參賽所有馬匹的馬號券都兌換到手,廣撒大網,“總有一個能中的?!痹谒麄冄劾铮安还苜悎錾吓艿氖邱R是狗,我們都會這么猜。”不知賽會組織者,聽到這些言論會有何感想。
“馬盲”太多,何以掃盲?所以說,中國內地發行“馬彩”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要想使“馬彩”真正有生命力,健康地發展下去,首先應該把賽場運動開展起來,培養出更多更專業的馬迷,當老百姓真正愛上賽場上的時候,也許那時候的“馬彩”登陸內地的時機才真正成熟。反之,如果不顧中國國情,一味追求經濟效益,倉促推出“馬彩”,對中國體育彩票市場和中國賽馬運動來說都未必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