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陽

汪大文承認,當時自己的作品“在色彩上更為大膽,也更符合西方人的審美”。盡管畫的仍是傳統的荷花、觀音,但無論色彩還是筆墨,都有了許多“中西結合”的韻味……
一年時間沒有見到汪大文,沒想到這位當年在海上畫壇頗為著名的女畫家竟然頭發全花白了!在她位于上海蘇州河畔的畫室“神石軒”,墻上正掛著一幅剛完成不久的《牡丹》,富有文采的畫家在上面題了一首小詩,頗能道出其中的“奧妙”:“我本無意畫牡丹,隨手寫得富貴來。原想隨花尋桃源,卻應春宴赴瑤臺。紅塵碌碌總是夢,丹青款款訴情懷。只須留住童心在,已白雙鬢笑燦爛?!?/p>
“我的人生就像一個圓,在外轉了24年,如今又到起點。”汪大文舉起手劃了個圈,微笑著說道,臉上帶著淡然與慈祥,仿佛自己筆下的觀音一般。
程門立雪繪丹青
汪大文從小就與繪畫有緣。如今93歲仍精神矍鑠的母親丁靜影,當年曾是上海美術??茖W校圖案系第一屆的畢業生。在家庭的影響下,汪大文自然而然地拿起了畫筆,先是拜著名畫家錢瘦鐵、唐云兩位老師學畫,后來又進了少年宮進修,她的作品還曾經作為禮物送給班禪、蘇加諾等領導人。1960年,剛成立不久的上海中國畫院準備招收5名青年學員,采取傳統的“師傅帶徒弟”的辦法,繼承國畫藝術。汪大文很幸運地被選中了,而她的授課老師正是程十發。
“那時我18歲,老師也只有38歲。第一次見到老師,他的兩道眉毛又濃又黑,只要眼睛稍微一抬,我就嚇得趕緊低頭?!?/p>
從1960年到1963年,在程十發全面、細致的培養下,汪大文掌握了扎實的筆墨技巧與寫生手段。“文革”結束后,汪大文過了一段“頗為幸福的生活”,她幾乎天天伴隨在程十發老師的身邊,從內蒙到洞庭,從黃山到北京……聰明的她看老師揮毫作畫,細致耐心地模仿老師的作品,從中學到了許多筆墨技巧與構圖方法,畫技大進,一度學得幾可亂真。一時間,榮寶齋、朵云軒等紛紛前來訂畫,日子過得寬松舒適。
初到美國的日子
“如果當初我留在國內,或許我的風格永遠就是模仿老師的。當時甚至有很多人說:汪大文專門造程十發的假畫。”汪大文并沒有這樣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自1981年起,年過40的汪大文帶著自己10歲不到的兒子離開了大陸,輾轉于美國、香港等地,在異鄉開始了自己新的起步,至今已整整24年。當初的這個決斷使女畫家承受了很大壓力,但回頭看來,她的確成功了:無論在香港還是在紐約,汪大文始終很活躍。創作精力旺盛的她時而畫荷花,時而畫觀音,時而又畫起了牡丹……每次拿出的作品都令人耳目一新,甚至得到了眾多西方人的喜愛與追捧。
回想起1981年,懷揣著僅有的400美元,汪大文母子倆踏上了美國的土地。惴惴不安的汪大文帶著老師程十發的介紹信,叩開了在美國上流社會素有“C.C王”之稱的著名收藏家王己千先生家的大門。想不到,熱心的王老第一句話就說:“我知道程十發。我很早就開始收藏他的作品。他是不可多得的一代大師!”當汪大文拿出了老師親筆寫下的介紹信時,王己千意味深長地說道:“你有這樣一位好老師是你的幸運。為此你應該加倍努力?!痹诮窈蟮娜兆永铮跫呵г谏钌?、藝術上給了汪大文極大的幫助與指點。
“我真的很幸運。在美國創業的日子里,得到了許多好心人的幫助?!背送跫呵В舸笪倪€非常感激華人畫家楊思勝先生,當時,身為牙醫的楊思勝極為熱心,毫無目的地為這位素不相識的國內同行推銷畫作。“當時,我可能是大陸去美國最早的一批中國畫家。當地的華人圈子真是很友善!他們都毫無回報地幫我的忙。至今想來令人感動?!蓖舸笪倪€清楚地記得,為了推銷她的作品,楊思勝自費出資印了一本《汪大文觀音畫冊》,逢人就拿出這本只有十二張畫作的小書介紹、推銷,甚至連自己的岳母都“不放過”……最終,12幅作品悉數賣出,成為了汪大文在美國安頓下來的第一筆收入。
不久之后,在當地華人的集體策劃、組織下,汪大文在“中華街”的“東方畫廊”舉辦了赴美以來第一個個人畫展。盡管設備很簡陋,甚至連做鏡框的錢都沒有,每幅作品只能用塑膠紙封一下,但畫展卻出奇地成功,幾乎所有的作品都賣出去了,最小的一幅也賣到了150美元。
教美國人畫中國畫
盡管汪大文已經小有成就,但畢竟,其作品的主要欣賞者依然是居住在美國的華人。若要得到美國本土藝術圈的認可,談何容易。由于文化上的差異,西方人根本不能理解傳統中國畫的審美韻味。在美國,很少有收藏中國畫的專門機構或收藏家。蘇富比等著名拍賣行常常無法對中國畫的價值、真偽做出準確估價。即使是中國古畫的拍賣,也純粹作為“文物拍賣”,而并非“藝術品拍賣”。
機緣湊巧,汪大文遇上了王少陵。這位當年曾是徐悲鴻好友的老人根本與汪大文素不相識。一天,汪大文接到了王少陵先生的電話,“你是汪大文么?我看了你的畫很激動!畫得非常好!我們能見見面么?”相遇之后,王少陵告訴汪大文,自己是“華美協進社”的美術老師,多年來一直從事傳統中國畫在美國人中的傳播。如今,年邁的他很愿意將自己的職位讓給汪大文,讓汪大文來執教美國學生?!斑@對我是根本無法預料的意外之得!”汪大文介紹,“華美協進社”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的,旨在向美國友人宣傳、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大型文化教育機構,能在那里任職,不僅是對于自身藝術水平的一種肯定,更可以由此跨入“美國社會圈子”的大門。王少陵能無私地將此寶貴的機會轉讓給汪大文,是需要何等的過人胸襟與膽識的?。 爱敃r,我表示自己不可掠美,王老卻堅持‘你比我畫得好。我不善英語,害怕無法教學,王老又親自來做我的翻譯!”在王少陵的鼓勵與幫助下,汪大文開始了“教美國人畫國畫”的生涯。
除了教學,汪大文還為費城一家頗為知名的高級手工藝術品公司設計創作了大量花布、瓷瓶、項鏈、擺件等工藝品。這些價格昂貴的作品每件都限量生產若干件,并簽上汪大文的名,出人意料賣得相當好。為此,該公司特意為汪大文舉辦了大型畫展,邀請了當地所有的名流政要、藝壇名人出席,盛況空前,熱鬧非凡,甚至從紐約一直開到了費城,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爱斎?,那時候的作品我也做了一些變法。來到美國后藝術視野打開了,我的畫也開始變化了,越來越絢爛,越來越抽象,但保留著中國畫的筆法與精神。”汪大文承認,當時自己的作品“在色彩上更為大膽,也更符合西方人的審美”。盡管畫的仍是傳統的荷花、觀音,但無論色彩還是筆墨,都有了許多“中西結合”的韻味……從“酷似乃師”到“有別乃師”,汪大文完成了自己藝術上的一次飛躍。當她將自己創新的《荷花》送到恩師程十發上海畫室的案頭時,古稀之年的程十發極為高興地說了句:“這才是我的學生汪大文!”
回到人生的起點
汪大文在美國取得了成功。不久之后,她來到了香港,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開始了新的探索。由于香港中外文化交匯的獨特優勢,使得汪大文更是如魚得水,不僅在最高級的“萬玉堂”舉辦了個人畫展引起轟動,還成為了香港大學的教授,專門教授國畫藝術。甚至連著名嶺南派大師黃君璧都將自己的門生轉投汪大文的門下……
2004年,飄泊了整整24年的汪大文回到了自己的故鄉——上海?;叵肫鹪浀姆N種經歷,汪大文別有一番感悟:“我生命的圓圈從上海出發,經過了紐約、香港,應該說,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大城市都留下了我的足跡。很幸運,我在美國融入了當地社會。紐約這樣一個國際性的大都市,讓我這個原先只知道黑、白、灰、紅的中國畫家看到了世界藝術的五彩繽紛、絢麗奪目,讓我離開了老師的風格,走上了自己的道路。這也正是程十發老師所希望的。在美國,我帶去了傳統的中國文化,并且讓中國畫這顆小小的種子能夠在美國的大地上開出了一朵小花。而在香港,中西兩種文化的完美匯合給了我更大的發展空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