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寒
黑木耳,白木耳,就是我們經常食用的木耳和銀耳,它們雖然色澤上截然相反,但卻在黑白之間演繹著營養與美味。
黑木耳:“素中之王”
黑木耳,因長于腐木,形似人耳,故名木耳;因似蛾蝶玉立,又名木蛾;因味道如雞肉鮮美,又名樹雞;重瓣的木耳嵌于樹上如片片浮云。又名云耳。因為營養豐富,黑木耳被譽為“素中之葷”。據古籍載,黑木耳曾是帝王獨享之佳品。
食物阿司匹林
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先生曾用“紅黃綠白黑”來解釋“合理膳食”的涵義,其中的“黑”即是指黑木耳。
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常吃黑木耳可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現代醫學也證明了這點:如果每人每天食用5-10克黑木耳。它所具有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與每天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的功效相當。
人體清道夫
黑木耳中含有豐富的植物膠原成分,具有較強的吸附作用,對無意食下的頭發、谷殼、木渣、沙子,金屬屑等異物具有溶解與氧化作用,而黑木耳潤肺和清滌胃腸的作用,可將殘留在消化系統中的灰塵,雜質、廢物吸附和排出體外,從而起到清胃滌腸的作用。因此,對于從事礦石開采、冶金、理發、面粉加工、棉毛紡織等職業的人來說,黑木耳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天然補血佳品
說到補血,很多人會想到菠菜,豬肝。其實,菠菜含鐵量并不高,每百克中只有2.9毫克,還不及雪里蕻(3.2毫克)。豬肝的含鐵量為22.6毫克。而黑木耳則高達97.4毫克,是豬肝和菠菜的數倍、數十倍。早在漢代,黑木耳就已被用做補血良藥了。
結石克星
黑木耳對膽結石,腎結石、膀胱結石等內源性異物有比較顯著的化解功能。因為黑木耳中所含的發酵產物和植物堿,具有促進消化道與泌尿道各種腺體分泌的特性,并協同這些分泌物催化結石,促使結石排出。
腸道健康衛士
腸道是人體中最勞累的器官之一。腸道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視,專家們甚至提出了“腸道年齡”的概念。腸道健康與許多疾病有關,除了人們會自然想到的便秘,更重要的是癌癥。日本專家預測:21世紀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將是大腸癌。大腸癌是腸道直接罹患的癌癥,而肝癌、乳腺癌等許多發病率很高的癌癥,也都與腸道健康密切相關。
黑木耳中豐富的食物纖維能促進胃腸蠕動,既可以促進脂肪排出利于減肥,又可以有效地防止便秘,從而起到預防腸癌及其他消化系統癌癥的作用。黑木耳中的多糖類物質能促進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和淋巴細胞轉化等,從而達到抗癌目的。
銀耳之“養”
據《中國藥物大辭典》記載,銀耳有“強精補腎、強肺、生津止咳、降火、潤腸益胃、補氣和血、強壯身體、補腦提神、美容嫩膚、延年益壽”之功效。
銀耳的營養價值及藥用價值均很高。中醫認為,銀耳甘平無毒,入肺、胃、腎三經,能清肺熱,養肺陰,濟腎燥,滋養胃,益氣和血,補腦強心,治肺熱咳嗽,久咳喉癢、咳痰帶血,痰中血絲,月經不調、肺熱胃炎,大便秘結等。因此自古以來,銀耳就是備受青睞的滋補性食品,也是虛弱病人的補養品。
現代營養學研究發現,銀耳含有多種氨基酸及酸性異多糖等化合物,能增強細胞免疫功能。促進骨髓造血功能,促進蛋白質和核酸的合成。更為可貴的是,銀耳還能提高肝臟的解毒能力,增強腫瘤患者對放療、化療的耐受力。銀耳多糖有抗血栓形成的功能,所以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血脂患者常吃銀耳可起到輔療作用。現在臨床上也會用銀耳輔助治療虛癆,咳喘,痰中帶血,虛熱口渴,肺癆等癥,對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肺源性心臟病,慢性胃炎也都有較好的療效。
銀耳:“菌中之冠”
銀耳,又名白木耳、雪耳,在古醫書《名醫別錄》上已有白木耳的記載,說明古代就開始食用銀耳了。作為一種食用菌,銀耳既是名貴的營養滋補佳品,又是扶正強壯的補藥,歷代皇家貴族都將其視為“延年益壽之品”、“長生不老良藥”,享有“菌中之冠”的美譽。清代學者張仁安形容銀耳“獨有麥冬之潤而無其寒,有玉竹之甘而無其膩,誠潤肺滋其陰之要品。”
銀耳對人體的滋補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字上,“養”和“潤”。
銀耳之“潤”
銀耳之“潤”,一是針對肌體,二是針對皮膚。
銀耳對身體之“潤”,前文已有介紹。用銀耳與菊花水煮,加冰糖代茶飲,可用于肺陰虛損、口干舌燥,咽喉腫痛,銀耳煮水與蜂蜜同飲可清熱利咽,銀耳百合同煮粥可祛火潤肺。
這里特別要說的是銀耳對肌膚的“潤”。人的皮膚之所以會產生皺紋,失去光澤,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皮膚下層的膠質失去彈性。很多人為此求助于整容醫生,利用膠質外物植入皮下拉平皺紋。其實,銀耳就富含天然植物性膠質,加上它的滋陰作用,可做潤膚佳品長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