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梓
那天上午,我到幫手公司應聘市場分析員。剛下了車,見一個西裝革履的男人夾著包從大樓里出來,正是負責招聘的張經理。我急忙走過去,向他問好。張經理疑惑地看看我,問我是誰?我說自己是來應聘市場分析員的,我相信自己具備這方面的天分。他上下打量一下我,指著院子里停著的一卡車土豆說:“我倒要考考你的天分。這車土豆是從哪個菜場拉來的?走了哪些地方?有多少噸?你仔細分析一下。”
我望著車上一麻袋一麻袋的土豆,說:“從皮色看,這土豆是本地產的。而且土豆大小均勻,應該是同一個農場。本地只有朱家園農場大范圍種植土豆。”經理若有所思地微微點頭。我低頭看卡車車胎,說這車為了走近路,穿過了大清河地道橋——地道橋正在翻新路面,那兒是紅土地,所以車胎里側才有沒甩盡的紅泥。出了地道橋,卡車應該走石場路,繞道方村。經理皺起眉,問何以見得繞道方村?我指著車幫上的片片泥點說,前幾天下了大雨,城中村街道狹窄,雨水要積幾日才能排出去。進城到公司,只經過一個城中村。所以,卡車能走的絕對是方村。出了方村,卡車走和平街,然后穿淮安路,進了公司。經理疑惑,問為什么走和平街?還有一條石崗路,那條路更近些。我笑了,說交通局前天發了通知,石崗路禁止載重卡車通行一星期。
經理點頭,問這卡車上載著多少噸土豆?
我大概看了看,說是四噸半。經理詫異,問何以見得?我笑了,和平街有載重地磅,最高限載是四噸半。出一次車耗油耗時都不少,卡車絕對會裝到高限。
經理聽罷,急忙叫過拉土豆的老師傅逐一核實。結果完全與我的分析相符。
經理拍拍我的肩,臉上露出贊賞的微笑。就這樣,我成了幫手公司的市場分析員。
我干得盡職盡責,三年后,經理成了副總,我被提升為業務經理。慶功酒會上,副總坐在我身邊,悄聲問我:“那次考你時,看你灰頭土臉,本想難住你。想不到,你卻真正有分析天分。告訴我,這觀察能力是天生的還是后天培養的?”
我看著副總,問一定得說實話?副總說當然。
我喝了口酒,說:“這和先天無關,也和后天不搭界。這完全是巧合!那車土豆恰好是我裝的,我恰好是坐在副駕駛位子上來的公司。而這一切全都是因為那個老司機,他是我父親!”
副總呆呆地看著我,嘴巴里像塞了個大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