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年輕的時候拿健康當資本,拼命掙錢,人到中年以后,已經是疾病纏身,再拿掙的錢去治病,買健康。這樣做究竟值不值?我們應該怎樣處理健康與掙錢的關系?
很多人認為年輕時拼命賺錢,年老時再好好享受人生是天經地義的事。越來越多的事例表明,年輕時忽略健康,長期透支身體的人,多半來不及活到年老的日子就已經英年早逝了。而那些幸運活到了退休的人也多半因為體力長期過度的消耗,而落了一身的病。如果拼命賺錢的結果就是換來在病榻上度過余生,那么就算坐擁金山,還有什么價值呢?——汪雨涵
醫生說的道理,我明白,可事實上,我們感到很無奈?,F在社會競爭那么激烈,如果工作沒有成績,說不定什么時候就做不下去了。我在外面租的房子,一個月要1200元,要是沒了工作,我就得露宿街頭,這是很現實的。像我這樣的人,在一個陌生的城市里,沒有背景,沒有關系,除了一些技術外,就只能選擇拼命工作,所謂的“以命掙錢”了。 ——劉中棋
我碰到過一位患者,是位有碩士學位的年輕女士,做管理工作。平時大家都說她身體壯實得很,也正因為大家都這么說,她也覺得透支一下體力并不是不可以。但正是這樣的想法,長期的疲勞使她倒下了。在生病的時候,她想了很多,最后寫了一篇心得。心得的結束語是:健康是1,財富是0,當沒有了前面的1,后面的0還有什么意義? ——陳曉鐘
人們應該懂得適當休息,不要為了錢,而不注意自己的健康。我以為,這話說起來簡單,可事實上,卻很難有人做到,因為,當你去珍惜你的健康時,工作往往就離你越來越遠了,所以,40歲前用命博錢,40歲后用錢買命看來已然成了一種宿命?!隇t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