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笑妍
藍光DVD標準壟斷了高清影碟機市場,但索尼和松下卻為中國DVD企業的加入問題各持己見。在此情形下,面對“列強”垂涎中國市場所表現出的灼灼態勢,CBHD又會發揮怎樣的作用。
由于缺乏核心專利技術,新一輪的藍光價格戰和專利危機很快擺在了中國DVD企業面前。
5月30日至6月1日,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舉辦的“第16屆上海國際音響影視展覽會暨上海國際數字家庭娛樂展”上,中國高清光盤產業聯盟展示了由TCL、新科、清華同方等國內公司共同參與開發制造的中國藍光高清DVD(CBHD,俗稱中國版HD DVD)播放機,以及中國唱片總公司、中影音像出版社等制作的CBHD碟片。中國高清光盤產業聯盟還聲稱,這是一項為了應對藍光陣營的不同聲音,避免重蹈DVD專利費覆轍而采取的重要舉措。
此前,藍光光盤協會聯席董事長、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存儲事業戰略室室長小塚雅之表示,想要推廣藍光產品,需要得到中國碟機企業的支持。但讓人不解的是,已經表示有賴中國市場來全面復興的索尼公司,此時態度變得曖昧起來。
既然重視中國市場,為何又在一只腳已經踏進來時還猶豫不決,藍光光盤協會有怎樣的顧慮?而中國企業如何應對?
價格引發陣營分歧
相比從錄像機過渡到碟機市場,從普通DVD過渡到藍光的市場環境已經有很大的不同:來自網絡下載的威脅,消費者的觀望態度,都成為藍光市場啟動的絆腳石。
據美國CNET網站5月28日報道,索尼首席執行官霍華德·斯金格表示,此前索尼在標準藍光播放器方面仍然虧損,因為需要追趕HD DVD的市場份額,并且應對HD DVD播放器的超低價格。而桑福德·伯恩斯坦聯合機構4月份的研究報告也指出,預計今年藍光DVD的銷量僅增長1%。
增幅緩慢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價格。藍光DVD的成本比普通DVD高出11美元,整機價格更是高達400美元,而一般DYD播放器價格僅60美元。兩種機型的售價相差太遠。而另據索尼預計,藍光播放器價格要到明年底才有可能降到200美元以下。
本刊記者從北京中關村幾大賣場了解到,目前索尼在中國市場推出的藍光碟機價格為4890元/臺,而松下與大連華錄合資生產的藍光碟機的價格則在5999元,個別型號的藍光碟機價格居然高達萬元。顯然,藍光碟機距離市場心理還有較遠距離。蘇寧、國美等賣場的工作人員對《IT時代周刊》透露,藍光DVD更多是作為企業展示形象,銷售量微乎其微。
市場分析人事表示,要想實現藍光產品的快速提升,僅僅依靠日本、美國、歐洲等市場遠遠不夠,中國市場將是今年藍光產品開拓銷售局面的重要目標市場。
小塚雅之說,要在中國市場推廣藍光產品,需要得到中國碟機企業的支持。作為藍光光盤協會董事長,他代表藍光協會對中國廠商持開放歡迎的態度,而且希望中國廠家能快速推出更有競爭力的藍光產品。
然而,就在藍光協會高層發出積極信號的同時,索尼等藍光陣營的核心成員對中國碟機企業的加入不以為然。索尼美國公司總裁斯坦·格拉斯哥曾表示,為了防止藍光碟機價格像傳統DVD碟機一樣暴跌,管理藍光光盤規格的部門尚未把技術授權給任何一家中國內地廠商。索尼目前在中國市場銷售的藍光碟機是在其馬來西亞的工廠生產的。
有業內人士分析,索尼對中國的排斥態度,有可能緣于中國的龐大市場份額和中國企業如果掌握了核心專利就會加大與索尼競爭的狀況。
專利池引發口水戰
藍光陣營內部除了在是否允許中國碟機企業加入方面有不同意見外,分歧還出現在中日雙方企業對建立藍光專利池——藍光專利費的收取模式上。
在普通DVD時代,雖然業界已建立起統一的DVD論壇聯盟,但是這一組織對旗下成員不具約束力,飛利浦、松下、東芝、索尼等企業都擁有各自的技術專利和格式,它們向加入這一論壇的其他成員收取不同的專利費用,這就形成了3c聯盟、6c聯盟以及湯姆遜單獨收費等不同的收費主體和收費模式。
中國電子音響協會秘書長金正龍表示,當時中國出口一臺碟機的價格在30-40美元之間,而這幾家專利聯盟的專利收費就達到每臺245美元,在協會統一談判后依然高達每臺20美元,而且飛利浦等企業還采取在港口堵截中國產DVD的方式來收費,最終導致了每年達到幾千萬臺規模的中國DVD產業逐漸凋敝。
小塚雅之說,“DVD時代,專利已經成了阻礙整個產業發展首要問題。在藍光時代,專利持有者將會吸取這一教訓,會通過成立一個專利池來簡化專利收費方式,盡管目前仍舊沒有具體的方案,但相信相關政策很快會出臺。”
對于藍光專利池,索尼中國有關人士表示,雖然藍光協會將建立專利池,但專利池中的一般都是基礎和通用技術,索尼不會把核心專利放人該專利池,依然保持單獨收費的方式。
然而,作為藍光陣營在中國的對手,中國高清光盤產業聯盟(CHDA)在6月2日炮轟對方,稱早前藍光光盤協會聲稱的已授權包括TCL在內的11家中國企業藍光技術的說法涉嫌說謊,并對此予以回應:TCL只購買了藍光的一個規格書,并正在研究,但未獲得授權。
針對清華專家炮轟藍光光盤協會董事長涉嫌說謊一事,6月3日藍光協會中國工作組主席趙桂志表示不愿就此事作出回應,會在適當的時候澄清事實。
面對各大陣營的不同聲音,有業內人士向《IT時代周刊》說,“我們最擔心的是專利費問題上重蹈傳統DVD時代的覆轍。”
CBHD挑大梁
在東芝宣告敗退HD DVD業務后,為防止藍光DVD的壟斷,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標準的CBHD堅持在2月22日如期推出。據了解,CBHD是物理格式建立在東芝放棄的HDDVD之上,是導航、解碼等方面加入中國技術的中國自己的藍光光盤格式(編者注:索尼的藍光DVD和東芝的HD DVD,其激光頭均發射藍色激光讀取磁盤。因此,兩種技術在物理上都基于藍色激光),俗稱“中國版HD DVD”。
絕大部分企業都希望在新一輪產業機會上把握應有的主動權,但由于不掌握核心專利,大家又怕在投入巨資生產后,有可能會遭到專利陣營的封殺DVD時代的舊傷疤仍隱隱作痛。一些國內企業采取觀望態度,而另一部分國內企業仍然考慮堅持做中國版HD DVD,反擊索尼主導的藍光DVD。
讓中國企業有能力叫板藍光專利陣營的是中國龐大的市場,并且,較低的生產成本是其有效利器,從而實現藍光產品市場的快速提升。
中國高清光盤產業聯盟、光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潘龍法介紹,CBHD以及CBHD播放機的出現使得我國在調制解碼、音頻解碼、導航以及數字版權管理方面擁有了自主知識產權,CBHD龐大產業鏈在中國即將全面啟動。聯盟成員中,新科、TCL、清華同方等企業已相繼推出了最新高清視聽產品。
業內人士分析,CBHD作為我國新一代光盤的主流產品,能帶動我國光盤產業從DVD的失敗中重新崛起。CBHD的技術性能可以滿足廣大消費者對高清音像節目品質的需求,相對低廉的成本也符合我國國民的消費水平。同時,發展CBHD還可鞏固我國業已形成的強大的DVD產業基礎,避免完全進口新設備組建新產業鏈,給境外廠商帶來巨額利潤的同時造成我們的巨大浪費。
不過,有專家認為并不可就此高估了CBHD的實力,它只是抗衡藍光、謀求話語權的一個途徑。畢竟藍光DVD已被接納為國際標準,并且全球各大電影公司全面倒向藍光。
中國電子商會副會長陸刃波分析,本土企業當前通常采取“腳踩兩只船”的方式,在國外市場與藍光陣營合作,在國內則生產CBHD產品。
藍光陣營在突現一些反對聲音的同時也意識到,在中國市場,中國企業是否加入并大力推動,也成為藍光能否主導中國,從而在全球擴大規模降低成本的關鍵。藍光光盤協會在去年9月已宣布成立中國音視頻編碼評估特別工作組,若中國音視頻標準AVS和DRA通過其技術審查,將有望躋身藍光格式專利,從而使中國碟機可享受部分專利互換,使藍光專利費降低。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高清光盤產業聯盟于6月1日亦發布了建立CBHD專利池的聲明,以避免出現DVD時代的專利費問題。
藍光陣營是否會在中國龐大的市場面前徹底妥協,CBDH的做法能在多大程度上削弱藍光的專利優勢,這都值得業界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