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國平簡介:江蘇人,記者。在搜狐、新浪、貓撲等各大網站上開設有博客專欄。
自從2005年北京出現第一批5 000名大學生村官,國家對大學生支農、支教是持積極肯定態度的,先后出臺了一些有關文件。
確實,與中央預期的那樣,近年來一批年輕有知識和開拓精神的大學生進入農村廣闊的天地肯定起到一定的作用,給農村基層輸送了一批新鮮血液,某些方面有利于推動農村的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
但我認為對于大學生村官不能夠僅僅從表面上看他們的熱鬧,如此大規模的下鄉行動必然會影響一代年輕人的發展,甚至對整個民族的心靈產生后遺癥,很多本來應該繼續接受文化教育和素質鍛煉的年輕一代匆匆打起背包奔向農村,完全是一種愚蠢的行動。
大學生經過國家和政府幾年的高等教育倘若仍然不問青紅皂白統統下鄉,勢必造成新的浪費。而且,大學生村官是否能夠勝任工作,愿意真正扎根農村?才初出茅廬的大學生能夠干好村官嗎?回答是不容易,原因有下面幾點:
一是村官盡管是中國最小的官,可是工作卻非常復雜,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毛孩子想領導好素質參差不齊的農民純屬天方夜譚。畢竟作為直接面對社會尖銳矛盾的村官實在不容易。官越大越好當,越小的官權力越小,不僅老百姓不買賬,工作也難做。一般“老油子”本地村官都頭痛,何況那些娃娃兵?
二是大學生人生地不熟,甚至對農村和農業生產一竅不通,這樣的村官還是不能夠一下子就做村長,得做一段時間副職有人帶才好,怕扎下去沒有三年根本不能夠擔當重任。等三年后他們剛剛適應農村環境,大多數都要返回城市,勢必形成走過場的“面子工程”!
三是當前下鄉的大學生村官每月2 500的月薪,這對于貧困地區可是一個不小的數目,農村本身便是需要減負的地方,資金從哪兒來?要本地出是否容易引起老百姓的不滿,會不會產生進一步的抵觸情緒?這些都是問題!而由上面出也不符合市場經濟的效率原則,廣大納稅人沒有理由去隨便為大學生村官學費埋單!
四是大學生村官的身份很難確定,組織管理和政治出路等無法落到實處!此外,村組織和鄉組織關系復雜,豈是一個個外來的毛頭小孩能夠把握的?這樣的環境下大學生村官難以作為,其中有自身的原因,也有社會的原因,更有官場潛規則的原因!
最后,大學生是否愿意真正扎根農村才是根本,知識青年整日回味城市的繁華生活如何安心工作?他們的前途甚至婚姻怎么辦?找個女孩談個戀愛都難。據了解,一份調查資料表明,有60~70%大學生村官不愿意長期呆在農村,他們也是平凡的人,平凡的人一切衣食住行以及個人前途都要考慮,并不是僅僅把他們像趕鴨子下水一樣趕到農村就行。據報道,近10年來,四川先后選派了8 600多名大學畢業生到村(社區)工作,但統計顯示,在村(社區)工作的大學生流失率高達70%以上。
有人認為我們當前的各級黨政干部隊伍中,不缺高學歷者,也不缺精明強干者,最缺的是有基層實踐鍛煉經歷的人,特別是缺少直接擔任過村官、與最基層百姓零距離“親密接觸”的干部。十萬大學生當村官,將會給今后選拔有實踐經驗的黨政干部儲備人才。這話說說可以,給予那些熱心村官事業的年輕大學生一些希望也行,但在組織上能夠直接提供制度保障嗎?毋庸諱言,他們和公務員考核制度的沖突就無法協調,不要說其他了,我看與其讓歷史上的插隊運動卷土重來,浪費人力、物力以及大學生們的青春年華,不如給資金讓政策妥善安排這些知識娃娃積極創業,包括到農村創業,為何非要大張旗鼓地盲目地把一些根本和農村就是水乳不融的外地或者城市大學生派到農村當村官呢?何必一定要讓這些大學生千軍萬馬往公務員這條并不寬闊的道路上趕呢?我看還是不要讓這些大學生去農村的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