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文宣
貸款人可通過投保房貸險及家庭財產險達到轉嫁風險的目的。
“5·12”地震,使家園盡毀、親友天人永隔。噩耗傳出,千千萬萬中國人民前所未有的團結在一起,以實際行動共同迎接挑戰。同時,天災也給予了人們警示:保障應位列家庭理財之首。
房屋被毀≠不必還房貸
災后,不少人面臨著房屋已毀,還要繼續償還銀行房貸的尷尬局面。據民法規定,貸款者和銀行分別擔當債務人和債權人的角色,而房屋產權便是銀行發放貸款時收取的抵押品,抵押品的滅失并不導致債務人和債權人之間關系的終結。因此,只要貸款購房者仍然健在,還是需要進行償還的。如果貸款購房者不幸遇難,重建后可“對應”其生前的房屋比照市場價格進行評估,給予銀行相應的收益補償。
政府也考慮到了這些貸款人的實際困難。不久前,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對災區的貨幣政策施行“特事特辦”。采取“不催繳、不罰息、不做不良記錄”,“暫緩上調災區的存款準備金率”等金融措施。這些措施從一定程度緩解了貸款人的還款壓力。
“偉嘉安捷”的專家認為,房屋完整產權一般包括房屋的所有權和與之相應的土地使用權。雖然借款人房屋因不可抗力等因素被損毀,但其房屋的土地使用權還在,只要在原有土地基礎上進行重建即可履行借款人義務。而且,即便不在原有土地上重建也將會在其它區域獲得新的房屋產權,這樣就可以相應地“恢復”與銀行的債務關系,然后根據政策進行貸款償還。
投保房貸險有講究
不要棄投房貸險
據了解,自2006年起銀行不再強行要求貸款人購買房貸險后,不少貸款人風險意識淡薄,存著僥幸心理,一葉蔽目,不見泰山,為了節約眼前一丁點支出而主動放棄投保房貸險。
然而,有些錢卻是不能省的,尤其是災難發生后,看似小小的保險有可能會起到扭轉整個局面的作用。因此,購房者在貸款買房時一定重視保險問題,這樣一旦發生意外也可以相應轉嫁風險,降低損失。
除房貸險之外,購房者還可以根據自身經濟承受能力購買家庭財產險,它也能對你的財產起到保護的作用。由于地震涉及面和賠償金額超過保險公司的理賠能力,家庭財產保險通常不賠償地震這種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但是,目前在涉及家庭財產保險中的部分其它險種中,有的也沒有排除地震的情況。因此,投保時一定要看仔細。另外,由地震造成的意外殘疾、意外醫療、意外身故情況,被保險人或保險受益人均可按保險合同約定獲得相應的賠償。
不要急于退保
2008年,由于A股市場疲軟投資收益不理想,再加上高通脹引發的加息預期,不少貸款人選擇全部或者部分“提前還貸”以緩解自身貸款壓力。
在提前還款后,原貸款人通常會將原個人住房貸款的房屋保險合同也一并終止。這種做法,在無事故發生時雖然無可厚非,然而一旦房屋因遭受火災、爆炸、暴風、暴雨等災害而被損毀時,貸款人則會因已退出房貸險而得不到任何賠償。因此,應在慎重考慮后,再決定退不退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