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連海

依照薛福成《庸庵筆記》中的記載,和坤家的財產全部合計約值11億又600萬兩,相當于清朝15年到20年的財政收入。
實際上,和和作為乾隆皇帝的第一寵臣,其財產的來源,很大一部分來源于乾隆皇帝的賞賜!也就是說,和坤財產的來源,很大一部分其實是正當的合法收入!
除了乾隆皇帝大量的賞賜之外,和坤斂財的手段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大發人情財
在朝為官,重要是能消息靈通,尤其是職位較低不能接近權力核心的官員,能否從大官口中得到瞬息萬變的內部信息,決定著他們的前途和命運。因此,為了得到這些信息,總會有人不惜花費巨額財富打通關節。
和坤的地位無疑是追逐者的首先目標。他只憑朝廷的“內部消息”就可以大發“人情”財。比如,乾隆皇帝第五次南巡,就讓和坤發了不少的財。
此前剛剛投靠了和坤的泗陽縣令國泰,接到了和坤的密信。信中說皇上此次南巡,必然會去祭祀孔廟。祭孔之后一定會途經泗陽縣,皇帝經過的地方應在距離縣城東邊五十里的地方。和珅命國泰在此精心籌建一處行宮,以博皇上的垂青。國泰馬上調集全縣能工巧匠,在和坤指定的地方修建了一座行宮。
乾隆祭祀過孔林、孔廟后向南進發,路過泗陽縣境時,果然發現了這座優美別致的建筑,命人進入行宮,只見行宮修建得非常好看,令乾隆頓生世外之感,當即降旨擢升國泰為道臺(相當于地級市市長)。國泰感恩不盡,立即給和坤送去了大量的金銀。
在當時的情況下,一般的人也不會覺得和坤收受國泰這樣的人的禮品是不道德的行為。
利用職權進行貪污
從28歲起和坤長期擔任戶部尚書(相當于財政部長)。而戶部的職責就是管理天下錢糧。因此,和坤就可以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進行貪污。
清朝時規定京師統一在崇文門征稅。乾隆知道這一職位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肥差,就把它賜給了和坤。和坤呢,他對崇文門稅關的控制也很嚴格:所有往來的商人、官員,甚至連進京應試的考生也都一律要收稅。外地進京的官員,職位越高收取的稅金也越高。
除了戶部之外,和坤還掌管著內務府的糧庫、綢緞庫、顏料庫、圓明園茶膳房、選辦處、上駟院、太醫院、御藥房等與財政有關的部門,這就意味著他掌管著國家的經濟命脈。同時,他還負責各種內宮所用物品的制造,宮殿園林的建造和維修。實際上,和坤雖然不曾擔任工部的職務,卻把工部的職權也收到自己手中。這樣一來,他就把整個國家的財政大權都由自己控制了。
利用吏部勒索百官
和坤從32歲起長期擔任吏部尚書(相當于人事部長兼組織部長)。而吏部的職責就是管理百官。因此,和坤就可以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勒索百官。
朝廷中每隔幾年,就會命各地的大臣回京述職,以檢查全國各地的治理情況,地方上的大臣進京的時候,一般都會攜帶一些珍稀之物,作為貢品進獻給皇上。
有一年,有個 叫孫士毅的總督,從安南(今天的越南)前線回京述職。總督被稱做“封疆大吏”,掌管一省或幾省的行政和軍事,是朝廷中的大官,一般都是皇帝極其信任之人,他們在朝中的地位頗高,一般的官員對他們都非常敬畏。
話說孫士毅前往金鑾殿面君,在宮門之外偶遇和坤,和坤一眼就看到他手中拿著一個什么東西,就向他要來一看,原來是一個用珠子做成的鼻煙壺,大如雀卵,雕刻精巧,晶瑩剔透。和珅一見,便愛不釋手,口中連連稱贊,把玩了一會兒,就對孫士毅說,孫大人如果不嫌棄在下的話,能否把這個玩意送給在下呀?孫士毅見和坤竟然當面索要,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如實說道:此物原為進獻皇上,而且下官已經向皇上奏明了,和大人喜愛,本當贈給和大人,不過下官不好向皇上交代了,望和大人見諒。和坤沒想到孫士毅竟然拒絕了他,覺得很沒面子,只好掩飾說:我只不過是一句玩笑罷了。
孫士毅以為這件事就這樣被搪塞過去了,誰料幾天之后,孫士毅又在軍機處見到和坤,和坤手拿一個鼻煙壺對他說:孫大人,我也請你看一個鼻煙壺,比你那個如何?孫士毅一見大驚,和坤手中所拿的鼻煙壺正是他進獻給皇上的那個。和坤得意地笑道:孫大人不必驚訝,此物乃是皇上所賜的。孫士毅經由此事明白了和坤在朝中的地位與權勢,此后對和坤再不敢有半點不敬。
有主動索賄的,更有主動行賄的,而且還大有人在。張杰、汪虹在他們的著作《和坤傳奇》里提到了和坤索賄行賄兩件具體事實:和坤妻子死后,兩淮的鹽政官員征瑞送去助葬銀20萬兩,但和坤嫌少,要他再送緞匹珍寶,結果合計送了40萬兩。
商業經營活動
和坤的錢財,很多都是靠自己的商業經營活動取得的。在這些商業經營活動中,為和坤帶來最多財富的,還是兼并土地。

野史上說他有8000頃的土地,但和珅有史實可查的能夠收取地租的土地共有1266頃,一部分來自乾隆的賞賜,另外的絕大部分就是和坤自己出錢購的。他的土地大都分布在北京南部以保定為中心的地區。
土地買賣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是一件大事,大部分的地主都不會輕易出讓土地。但白蓮教起義等一系列不安定的事件發生后,很多地主都不愿再保有土地,紛紛把土地換成更為保險、安全、便于攜帶的金銀,地價隨之大大下跌。和珅有天生的商業才華,他瞅準時機,壓低地價,用極少的錢買入了大量的土地,安排自己的親信管理,收取極高的地租。
買地過程中,他確實是做到了只認錢財不認人,不管是他的親戚還是朋友的土地,他都毫不留情地把價錢壓到最低,最大限度地購進。而且,他采用所謂“典買”的方式,地主像去典當行當東西一樣,將土地典當給和坤。價格自然要遠低于市價了,原來的土地主可以在籌足銀兩支付高額的利息之后,再將土地贖回。在這期間,土地上的一切收益就全歸和坤所有。原來的土地主,根本沒有能力贖回、或者不想贖回自己的土地,這些土地就成了和珅的永久財產。
和坤為了斂財,還經營著幾十家當鋪。除了經營房地產和當鋪外,還經營糧店、酒店、古玩店、瓷器店、灰瓦店、柜箱鋪、弓箭鋪、杠房、鞍氈鋪、小煤窯。此外,他還購置了80輛大馬車,搞起了長途販運。在當時的社會人人都看不起商人的背景下,雖然和坤身居高官,但他竟不顧名譽與商人為伍,這一點嘉慶帝也罵他是無恥小人。
問題在于,大清朝規定,在旗的滿洲人是不允許搞各種商業經營活動的。也就是說,盡管和坤的各種商業經營活動都是靠和坤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心血干出來的,但是從法理上來講,這些活動本身還是非法的活動。雖然這些商業經營活動不能叫做貪污受賄,最起碼也是以權謀私。
由上我們可以看出,在斂財這一點上,和坤的確是到了癡迷的地步,他為此費盡了心機,幾乎當時所有能想到的斂財途徑全被他涉足了。
其他手段
當然,也有一些事情是很難區分和珅具體是用了什么手段斂財的。
乾隆在第六次南巡之前,遠在揚州的一個地方官員叫汪如龍的收到了和珅的快馬秘信,和坤隨信寄去了“香妃”的畫像,告訴汪如龍可以按畫像中的樣子為皇上找尋美女,如若辦成這件事,定會有好處。
和坤密信的到來,無異于給汪如龍打開了通往財富和權力之路的大門。乾隆南巡駕臨揚州,果然對汪如龍找到的這個女子非常珍愛,從她那里,年邁的乾隆回想起已飄零遠逝的青春,感到很久未有的溫暖和幸福,汪如龍被乾隆大加贊賞,官職立刻提升。為此他還特地送給和坤20萬兩白銀,乾隆也更加信任和珅。
和坤心想,對待汪如龍這樣的人,必須能夠以威勢強制于他,不然一定不會去除他的野心。于是,和坤私下召見汪如龍,一見面就擺出了一副嚴酷的表情,仿佛滿懷怒氣,令汪如龍心中忐忑不安,原有的驕矜、狡猾先已經去掉了一半,進而,和坤忽然說道:“恭喜先生討得皇上如此歡心呀!”一雙眼睛如同結了一層寒冰,氣勢逼人,汪如龍越發不知所措靜靜地等待著和坤的教訓,只聽和坤忽然怒斥到:“你可知罪!對皇上惑以美色,致使君王不朝,論罪當斬!”汪如龍頓時大驚失色,雙膝跪倒,口中忙稱罪不止,乞求和大人能網開一面,說自己早已心儀大人,定當好好進奉。和坤聞聽,覺得自己的目的差不多達到了,這才緩緩舒展開緊蹙的雙眉,換上了一副和氣的表情,汪如龍深深感到自己雖然富甲一方,詭計多端, 然而,在大清朝的天下,還是命懸一線,和坤才是真正能翻云覆雨的人物,如若能死心塌地依附于他,讓他明白自己的忠心,日后才會雞犬升天、官運亨通。
汪如龍經過和坤的這一番威懾,將原有的躍躍欲試之心盡數收斂了起來,心甘情愿地為和坤做一名爪牙。為了向和坤表明自己的忠心,他將家里祖傳的一幅名畫送與和坤,并在畫中夾帶了一張銀票。汪如龍的苦心自然沒有落空,很快就升官了。
從上述和坤斂財的幾種手段我們可以看出,和坤應該說的確是一個貪官!
和坤真的是太有錢了,真的是太愛財了。他斂財的手段在當時的社會里也太高明了。他的存在已經嚴重威脅到了大清朝的利益了。應該說,嘉慶殺他,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