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筱
作者簡介:
段筱,一個宣稱“事業(yè)第一,娛樂第二”的80后女子,似乎天生就與藝術有緣,也從事著與之相關的工作。從她一篇篇張揚卻不失理性的文章里,我們讀出了女人的自信與驕傲,讀懂了女人應有的風韻與嫵媚。
二十幾歲時,對到了三十多歲或四十多歲的女人不可想象,覺得那就太老,太沒意思了。人家說,其實你不必感慨人到中年很多大門都對你關閉,因為你年輕的時候,這些大門也未必為你敞開過。
仔細想想,好像是這樣的,年輕時沒折騰出個甲乙丙丁,上點兒年紀卻胡亂感慨。其實,不必太去理會別人如何看待年紀問題,更何況每個年齡段都會有各自的風采。而且,當人到了有點兒年紀時,去好好理會“順應天命”這句話也沒什么壞處。僅因為年長了幾歲,就竟自沮喪、左顧右盼、膽戰(zhàn)心驚、潰不成軍的,也不大成體統(tǒng)。初時,有點兒小沮喪倒也不為過,關鍵是自己要調整。適時將沮喪收住,很必要。另外,對待比自己年輕的人,要當做風景來欣賞,別當對手攀比,比不過還徒增郁悶。給個臺階吧,給別人也就是給自己。
很多上了點兒年紀的女子視年輕女子為敵,不是恨那個她,而是擔心她把一切都搶了去。其實想開了就是,世界是她們的,也是咱們的。她們養(yǎng)眼,咱們養(yǎng)心吧。
男人到四十,還可以做“一枝花”,四十五,還有“下山虎”一說。但女人的情況好像不妙,有說是“女人四十豆腐渣”。這一說法的依據(jù),可能和婚戀市場的取向有關。但說的也都是一般情況,還有些情況是對這種論調的極大反論。有些男人三十也會枯萎,四十就更不值一提,看看周圍那種蔫頭耷腦的男人還少嗎?而有些女人,智力、耐力、能力都是一流,越老越有味道,隔山隔水的都有小青年來獻殷勤。憑的是什么?她的實力使她的年紀根本不算問題,使她的魅力也勢不可當。
其實,這一切都與一個要素有關——風韻。男人對上了年紀的女人會有一個施舍式的說法,叫“風韻猶存”。我們可以聽到他們對女人的贊美,是不是沒聽誰說“挺風韻”,而不加“猶存”的?
可是,我怎么想都覺得這“猶存”二字就使“風韻”成了孔雀禿屁股上的三兩根毛,好像隨時都要掉下來。我看風韻,不是看它是否猶存。把它只“猶存”還是“不存”地看,是把風韻外化了。這東西對女人自己來說,太不可靠也太不中用。
女人是如何修得風韻的呢?陳逸飛的畫作里常有那種長臉細眉大眼兒的女子,溫婉、嬌羞狀被人稱之:風韻。但是天生沒長成這樣的女人也不是此生就和風韻絕緣了。風韻應該是一種力量,一種舉手投足間的流露,因為自信、因為清明、因為從容而飽有的具有持續(xù)性的優(yōu)美姿態(tài)和優(yōu)雅氣質。
有人說,女人得培養(yǎng)“野生魅力”。對比在家使勁兒做賢妻的“圈養(yǎng)”型女子來說,有野生氣質和野生魅力的女人更具戰(zhàn)斗力、更有進退自如的本領。可是,人不是比一般動物要高級些嗎?動物不懂得未雨綢繆,但是人可以懂;動物不懂得因地制宜,人也可以懂。并不是“圈養(yǎng)”的就沒生路,這“圈”其實也具備了可塑的空間。關鍵問題是:要有在魚缸里也能乘風破浪的氣勢和機靈。而野生,也不是那么一本萬利,萬一被更兇猛的吞噬了呢?萬一迷路了呢?
所以,我并不主張女人往“野生”上奔。女人這一生,要想持久地修得幸福,簡而言之地說,就是到什么時候辦什么事兒。你二十幾歲的時候,該揮霍青春就揮霍青春,該談戀愛就談戀愛,經(jīng)驗是需要經(jīng)歷來積累的。趁著青春年少、復原能力強,一定要操練起來,千萬別端著揣著地蹉跎了歲月。你三十幾歲的時候,能做事業(yè)就做好事業(yè),沒啥大事業(yè)就找個有點兒實力、心眼兒厚道的男人嫁了,好好經(jīng)營自己的小日子。但你不管是做事業(yè)還是找男人,都要有“耐住和控制”兩大本事。你四十幾或五十幾的時候,手頭兒得有富余的錢以備不測,還要守護好健康。什么階段就做什么階段的事,歲月帶走了年齡,可帶來了風韻,這是時光的饋贈。
(摘自《今日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