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鵬
古力,24歲。第四屆全國十佳少先隊員。圍棋九段。6歲學棋,1995年進國家少年圍棋隊,1997年底拜聶衛平為師,曾獲世界青少年圍棋賽冠軍。2001年第8屆新人王賽冠軍,第二屆理光杯冠軍。2003年第17屆天元戰冠軍。2004年NEC杯冠軍、阿含·桐山杯冠軍、第18屆天元戰冠軍。2005年第19屆天元戰冠軍,第18屆名人戰冠軍,阿含·桐山杯冠軍,第11屆NEC杯冠軍。
古力所在的中國棋院訓練基地狹小、整潔,位于北京東三環勁松橋邊的一棟國際公寓里。透過一面墻的玻璃,可以很清楚地欣賞到樓下的生活節奏:大門口盡職的保安,來往的車輛,以及不時晃過的北京叫“板爺”的三輪車夫,他們微彎著腰,以一種固定的姿勢向前蹬著。
從概率上講,古力說他比三輪車夫幸福,“因為我在做我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如果蹬三輪是他特喜歡的事,那他也會幸福。幸不幸福是個人的感覺。知足者常樂,幸福不在于社會地位,關鍵在于這個人知不知足。”
古力卻并不是一個很“知足”的人,他現在年紀輕輕已經成為中國圍棋界當仁不讓的“一哥”,從世俗的角度講,有名有地位,屬于成功人士,可是他說“我才剛剛上路”。
上個世紀80年代,中日圍棋擂臺賽牽動無數國人的心,該項賽事由于在最初的三屆比賽中,中國棋手聶衛平保持八場不敗的紀錄,并使中國隊奪得了頭三屆比賽的勝利。聶衛平也因此被封為“棋圣”。
古力的父親古巨山,一個普通的地理老師萌發了讓自己的兒子來接班聶衛平,充當“抗日先鋒,民族英雄”的念頭。殊不知,就是這樣一個簡單而沖動的想法,培養出了日后中國圍棋的領軍人物。“可能跟我的性格也有關系,我比較好動,爸爸感覺下棋可能能讓我動靜結合。”對于古力來說,父親在某種意義上扮演了一個人生榜樣的角色,小時候由于淘氣或者學棋的時候貪玩,古力也沒少嘗棍棒之苦。
古力剛剛進入重慶市棋藝學校圍棋班的時候師從龔良廷教練,學校的訓練極其嚴格。童年的古力喜歡街機游戲,但是口袋里面沒有零花錢,有一次他竟然站在旁邊看別人打游戲看了整整一個下午,回到家里,古力騙父親說去學校學棋了,被父親識破之后免不了遭受一番毒打。回憶起那次挨打,古力至今還搖著頭說:“那次打得,唉……”一副不堪回首的模樣。據古力回憶,那時讓他聞風喪膽的“刑具”很多,有棍子、搓衣板等。
在父親的嚴加管教之下,1994年,年僅11歲的古力代表中國赴美國參加當年的應氏杯世界青少年圍棋錦標賽,在比賽中古力戰勝韓國選手趙漢乘,奪得少年組冠軍。也正是這次比賽的出色表現,讓他入選1995年第四屆“全國十佳少先隊員”。
談及這段往事,古力說其實當時應該是岳亮去參加的。那一年的全國少年賽,古力和岳亮、王堯并列第一,結果岳亮抽簽拿到了冠軍,不過后來隊里決定讓古力與岳亮來一次五番棋的對抗,勝者代表中國參賽。當時岳亮無論是名氣還是實力都在古力之上,但那次比賽,古力卻有如神助,發揮特別好,尤其是第四盤棋中走出一個漂亮的手筋,最終以3:1勝出。古力說:“可以說就是這步手筋讓我確定了我的圍棋之路。”
1995年,古力成功定段并入選國家少年隊,12歲的他開始了獨自一個人在外的生活。那時古力因為年齡還小,什么都不會做,完全是一個邋遢小子的形象。有一年,古力的母親到北京照顧他,足足洗了半個月的衣服才返回重慶。
十年彈指一揮間,如今外形俊朗的古力已經成為國家隊中的帥哥之一,而且開始注意衣服的搭配和品牌的選擇。“手表是浪琴的,錢包是路易威登,墨鏡是酷奇的”,古力這樣向記者展示他的“裝備”。“其實我知道的名牌也不是很多,可是我現在畢竟在國內的等級分排名很高,在外人看來,穿著也是棋手地位的一種體現,假如我們穿得太土了,很可能會影響許多愛好者對這個項目的信心,那樣的話就不好了。”
在很多人眼中,年紀輕輕的古力風度翩翩、事業有成,而且以百萬的年收入成為中國棋壇第一吸金高手,但是古力看來,這樣的人生卻不完整。“我在重慶一中讀了兩年初中就調到國家隊了,以后再也沒有進過課堂,后來在國家體育總局運動技術學校讀過一段內部中專,和各個體育項目的精英,像李小鵬、劉璇他們是同班同學。可是沒有進入大學的課堂成為了我最大的遺憾。”說到讀書的時候古力立刻來了精神,“圍棋不像田徑、游泳,我們這一行賽場壽命比較長,而且現在是我的黃金時期,讀書的夢想我會珍藏起來的。”
2007年應該是古力最春風得意的一年,3月底在南京奪得春蘭杯冠軍,隨后又連續第五次奪得中國天元頭銜,并追平常昊的紀錄。24歲的古力已經成為圍棋運動的標志性人物,還被指定為重慶市運動會上點燃火炬的唯一人選。前重慶市委書記汪洋甚至稱古力是“重慶名片”。一連串的喜悅讓古家歡喜不已,然而就在這時悲劇發生了——5月4日下午,古力的父親古巨山參加了重慶市運動會橋牌比賽,其所在的代表隊獲得冠軍,晚上的慶功宴,古巨山因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不幸逝世,享年54歲。
父親去世后,古力遭受了空前的打擊,其競技狀態陷入了“低迷”之中。中國棋界上下都曾為之擔憂。回憶那段時間,古力說自己也曾經承受不住,但是 “我告訴自己,我現在是家里唯一的男人,我要挑起家中的重擔,照顧媽媽。還要讓自己變得更加堅強。我會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績來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為了照顧好母親,古力現在把母親接到北京同住。只要條件許可,古力都會帶上母親參加比賽。古力說:“母親在身邊,我會很踏實。看著我比賽,母親也很滿足。”
2007年11月3日,第13屆NEC杯快棋賽半決賽在江西藝術劇院落子,結果孔杰七段執黑189手中盤勝周睿羊五段,古力九段執白196手中盤勝邱峻八段,孔杰和古力攜手闖進明年1月在北京舉行的決賽。古力是目前榮獲世界冠軍和國內冠軍最多的棋手,孔杰在棋壇等級分排名第一,兩人堪稱中國棋壇的絕代雙驕,NEC杯的這次決賽正好給古、孔兩人提供了一個一決雌雄絕佳的舞臺。對此,這位圍棋場上的翩翩少年笑著對記者說:“我會讓大家看到古力還是原來那個古力。”
對話古力
把隊禮敬反了
《大學》:還記得當年評選全國十佳少先隊員的一些情況嗎?
古力:1995年吧,當時是我來到北京參加頒獎,住在崇文門旁邊的一個賓館里。當時我和孫巖、車亮、洪煒四個住在一起。大家玩得很好。記得第二天的頒獎典禮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給我頒獎的是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嵐清。當時有一個小細節,給領導人敬少先隊禮的時候,因為太激動。我把禮給敬反了(笑)。
《大學》:和你同一屆的全國十佳中,你對誰的印象最好?為什么?
古力:孫巖。當時他作為一個盲人。鋼琴彈得那么好。我很敬佩他,他自強不息的精神當時給了我很大的鼓勵。(編者注:孫巖,盲人鋼琴家。2003年被保送進入中央音樂學院,開創了國內音樂學府盲人大學生的先例。)
《大學》:從出道至今,獲得的榮譽無數,認為哪一個對你最重要,為什么?
古力:其實每個年齡段都有一個特別有意義的獎杯,對自己都是一個新的臺階。意義最重要的我覺得還是去年奪得了LG杯世界棋王賽冠軍,從2∶0領先到被對方連扳兩局,真的有些心灰意冷了,最后挺了下來可能是老天對我的眷顧。
我的水平世界前十,全國前三
《大學》:在你看來,中國圍棋與韓國以及日本的排名是什么情況?
古力:現在中國的圍棋是保持著穩固向前發展的勢頭,特別是年輕一代的崛起是中國不可忽視的后備軍團。韓國現在一有李昌鎬,二有李世石,這是令整個世界棋壇頭疼的兩個對手。韓國也正是因為有這兩個人在而把整個圍棋水平給提高了,從而略微領先中國。日本的水平應該在中國之后,因為他們更加注重國內比賽,好像他們的國內比賽的獎金比世界級的比賽都要高(笑)。
《大學》:有媒體稱你是繼聶衛平、馬曉春、常昊之后的中國圍棋第四代領軍人物。你怎么看待這種說法?
古力:現在就分段還早吧,拿常昊來講,他現在仍在一線,可能年齡大了一些,另外沒有達到大家對他領軍人物的期望就說他過氣或者走下坡路了。但是單從80年代的棋手來看,我、孔杰、胡耀宇、王檄、謝赫等等這批人還處在群龍無首的狀態,誰會成為領軍人物,還有待時日。
《大學》:你覺得自己在全國以及世界的排名是個什么情況?
古力:最近可能狀態還比較好。世界前十,全國前三吧。
《大學》:全國前三的另外兩位是誰?
古力:這個(猶豫),具體是誰我現在還不太敢說(笑),大家一起來較量,一般能拿前六,但是如果狀態好了我有信心能拿前三。
做我的女朋友會很累
《大學》:平時的生活除了下棋還忙些什么?
古力:上網打打聯眾,偶爾無聊了喜歡K歌,其實我唱歌還是蠻不錯的。我喜歡《十年》,連我的彩鈴都是這首歌。
《大學》:喜歡什么樣的女孩子?
古力:一切還是憑感覺吧。心地比較善良的,最重要的是能照顧人的,我自立能力還比較差,經常比賽什么的,然后不僅僅是照顧我還要照顧我母親。所以我的女朋友可能會比較累。
《大學》:如果你把女朋友帶回家,媽媽不同意怎么辦?
古力:難!這太難了!主要是看我媽媽討厭的程度了,如果是細節方面我可以讓我媽媽慢慢接受,但是如果是大的原則方面的問題,可能我就要重新考慮了。不過話又說回來,我媽媽還是相信我的眼光的,我都能帶回家,說明應該是很優秀的了(笑)。
《大學》:從懵懵懂懂到今天,你覺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古力:首先是勤奮,其實做任何事都一樣,“天道酬勤”嘛,然后就是天賦和悟性,還有就是堅強吧,爸爸走的這件事情給我的打擊最大。但是沒辦法,自己要堅強,“有山靠山,無山自山。”這是每一個男人都要具備的。
采訪后記
當我們還小的時候,賴寧的故事就開始流傳,賴寧的圖像就在我們的教室……賴寧們一直是我們的榜樣,他們的名字一直在我們的耳邊回響。很多年后,我們長大了,除了生命的時鐘停止在14歲的賴寧,那些曾經的榜樣人物也長大了。我們很想知道他們現在都過得怎么樣。我們很想把他們的成長告訴《大學》的讀者,因為他們的成長也正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成長。或許,從他們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里能觸摸到這個年代不輕易能觸摸到的脈搏。
可是,在采訪過程中,我們碰到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十佳少先隊員的榮譽過去很久了,很多人都不愿意再回顧。也有很多人堅決拒絕采訪。盡管如此,我們還是通過調查和訪問,獲得了很多信息,比如,第一屆的劉玉玲在美國奧蘭多大學讀博,金冰一在上海做了律師,吳超在中國少年報社;第二屆的周婷婷在美國波士頓大學,張潮人大畢業之后在中國糧油儲備公司工作,蔡建在中國科技大學讀博士;第三屆的杜瑤瑤從中國海洋大學畢業之后去了深圳,從事律師職業;第四屆的黃思路北大畢業之后去了美國,車亮去了英國,楊葉在新加坡,孟娜就讀于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而當年的盲童鋼琴天才孫巖則成為中央音樂學院歷史上第一位盲人學生。
更多的人我們無法聯系。其中尋找包八斤(第四屆)的細節最讓人唏噓,根據資料我們找到哈日干吐蘇木中心小學的主管單位(編者注:蘇木來自蒙古語,指一種介于縣及村之間的行政區劃單位),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教育局。他們告訴我們,因為沒有了水草,哈日干吐蘇木已經荒廢了很多年了,村落的人也早已遷往他鄉。包八斤也隨著村落的遷徙而淡出了的視野。我們沒有他的任何消息。編輯們做了如下的推測:也許現在的他仍舊騎在馬上,追尋著夢想,也許就在某個大學讀書,也許已經有了自己的事業,不管怎么樣,我們都祝福這個蒙古少年平安幸福。
按照世俗的眼光來看這些曾經榮譽加身的少年和他們的今天,他們當中有人“成功”了,也有人很平常,但我們相信,他們再次回首自己的青春歲月時,一定還是充滿了溫暖與懷念。因為十幾年歲月流逝也許帶走了他們的榮耀,卻帶不走他們對生活的激情。
“我是普通人,我想過普通人的生活。” 這是所有接受采訪和拒絕采訪的人告訴記者的第一句話。我們想,這也是十多年的生活中他們最想說的一句話。
好吧,讓我們一起祝福,為了他們,也為了我們自己。
附:前五屆“全國十佳少先隊員”名單
第一屆(1989年)
賴寧(四川石棉)劉玉玲(河北石家莊)成潔(四川南江)
邊榮唐(山東濟南)金冰一(上海靜安區)孔慶山(遼寧丹東)
田淑娟(天津和平區)吳燕(福建漳州)巴合提(新疆哈密)
吳超(浙江東陽)
第二屆(1991年)
張琳(上海)史琳(北京)熊俊峰(安徽金寨)
周婷婷(江蘇南京)陳俊(湖南長沙)武文梅(山東肥城)
意娜(四川康定)張潮(浙江諸暨)林 濤(廣東廣州)
季洪波(黑龍江哈爾濱)
第三屆(1993年)
蘇進(北京)杜瑤瑤(山東青島)蔡建(河南信陽)
宋濤(吉林長春)周菲(江蘇南京)張喜忠(山西大同)
崔美娜(天津塘沽區)李文慧(黑龍江大慶)賈力肯·阿合買
提托拉(新疆烏魯木齊)吳莉娜(遼寧阜新)
第四屆(1995年)
黃思路(福建福州)孫巖(吉林長春)楊葉(上海)
何蓉(湖北荊沙)洪煒(浙江臨安)古力(重慶)
華卉(北京)孟娜(遼寧鞍山)車亮(黑龍江哈爾濱)
包八斤(內蒙古通遼)
第五屆(1997年)
王海濤(黑龍江)劉濤(天津)張壽祿(山東濟南)
杜書(廣東深圳)汪翠萍(浙江衢縣)李默涵(重慶)
周林(河南安陽)姚歡(遼寧沈陽)索娜卓嘎(西藏拉薩)
董文娟(吉林九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