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次級按揭貸款危機仍然籠罩全球各主要經濟體,美聯儲為拯救金融機構及龐大的業主,2007年9月19日起步入降息周期,在經過連續7個月的降息后,美國的聯邦利率從5.25%下降至2%,美元資金的吸引力大打折扣,資金不斷從美國流出,導致美元持續貶值。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以美元標價的商品價格開始瘋狂飆升,最具代表性及影響力的是原油價格。原油價格從70美元/桶一路狂飆至最高147美元/桶,在不到一年時間翻一番。而美國政府在油價狂飆不止下只能暗中施法,推升美元匯價以打壓原油價格。
那么在美元升值預期下如何處理手中的外幣呢?
旅游換匯
十一長假即將到來,消費者如選擇在此假期出國旅游,在美元預期升值的情況下,到美國旅游,可以兌換多一點的美元,剩余貨幣還有增值的機會;若去非美貨幣國家出游,應使用信用卡消費,之后一次性購匯還款是最方便及劃算的,因為如果現金兌換過多,剩下的就會在美元升值預期下手持貶值預期的貨幣,造成更多的匯兌損失。
換匯美元賭升值
由于人民幣本身兌外幣仍處于震蕩升值之中,其中以美元和與美元掛鉤的港元最為顯著。市場預期人民幣在未來一年兌美元仍存在升值空間,這將抵消了美元兌其它非美貨幣升值預期所產生的額外匯兌收益。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將手中的外幣兌換回人民幣。
目前人民幣的1年期整存整取的存款利率為4.14%,而主要外幣在國內商業銀行的存款利率都不超過4%,將外幣兌換成人民幣再進行1年期的整存整取較直接外幣1年期存款的年收益多1%或以上。
從分散投資的角度,若要保留一定數額的外幣存款,可以在美元升值預期下,將非美貨幣兌換成美元后再進行存款,一方面可以獲得較高的利息,一方面可以規避美元一旦升值所產生的匯兌損失。例如:美元、澳元、英鎊的1年期存款利率介乎3.1%~3.25%,是較為高息的3個幣種,若有澳元及英鎊存款,可以考慮轉為美元存款,這樣在利率基本相同的情況下,因美元的升值預期而可以增加匯兌上的收益。
套利高息商品貨幣
歐元、加元及日元等其它非美幣種在國內商業銀行的存款利率更低至1%左右,若持有這些外幣,更有必要兌換成較高息的存款幣種。
另外,今年因商品期貨處于大牛市之中,一些商品貨幣(如澳元)一路大幅升值,國內商業銀行在去年紛紛推出與這些高息商品貨幣掛鉤的外匯理財產品。這種理財產品的收益主要來自于高息幣種與低息幣種之間的利率高低進行套利。如可以從日本這個低利率國家進行貸款并兌換成澳元,再把貸款存入澳大利亞的銀行賺取高息(目前日本的貸款利率不到1%,而澳大利亞的存款利率達到7.25%,利差高達6%以上)。
這種套息操作也會存在流動性較差,存貸國利率的變化及操作過程中所產生的匯兌盈虧及成本。去年澳元一直處于升值狀態,利率也是一路走高,而日元的利率則停滯不前,加上日元匯的升值速度遠低于澳元,因此以澳元作為參照對象的外匯理財產品收益能名列前茅。
進入2008年下半年,這些號稱收益達到10%左右的外匯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已從巔峰時期下滑,8月份澳大利亞聯儲銀行暗示將可能減息,這是7年來的首次,利率下降的預期將打擊澳元的吸引力從而令其匯價下跌,這將給套息交易產品收益率大打折扣,投資者在今后選擇這類外匯理財產品時要注意。
美元升值預期的確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方面面的影響,高薪階層更能體驗到美元升值后帶來的優勢,正所謂針無兩頭尖,若要想在此過程中避免損失,又想有效地保持外幣資產穩定增值及提高生活質量,就要懂得去思考和發現新事物,因勢而變,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逐步改變理財方向,這樣才能在投資理財領域事半功倍。
淘金網(www.678678.com)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