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逸
滄浪亭本是全國四大名亭之一,與醉翁亭、陶然亭、愛晚亭相并列。慕其聲名,皆因蘇舜欽與歸有光的詩文,便南下,便去尋訪古代文人雅士涉文的滄浪亭。目睹蘇州園林中的城市山林,看“納平傾江洋,收四時爛漫”,品味傳承千年的江南亭臺樓榭之美。
城市山林的滄浪亭,傍水而建,借“滄浪濯纓”之典,葑溪入園,古木森郁。湖中群山倒影,婆娑起舞;山蔦浪嶼,搖曳多姿。碧波飛燕,滄浪泉涌。再看奇石怪崗,或若武士戍立;或如玉池芙蓉,閉目嬌羞;或若飛龍,若行若飄。“澄川翠干,光影會合于軒戶之間,尤與風月為相宜。傍小舟,灑然忘其歸。觴而潔歌,踞而仰嘯,野老不至,魚鳥共樂?!边@是怎樣的瀟然自得?!扒锷肓旨t黯淡,月光穿竹翠玲瓏”,翠玲瓏處的斑斑湘妃竹,搖曳出千年詩情萬年畫意,讓人流連。多想在此相逢一位凄婉、婀娜的湘妃美人。
清香館里,李商隱有詩“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魚鎖桂叢”。秋來丹桂吐蕊,清香滿溢,該是一處休閑讀書的妙所。那么,藕花水榭處,四季該是春荷嬌嬌,夏蓮盛放,秋蓬高舉,冬季殘荷聽雪聲,便是處處詩韻時時情,道不盡的景致,寫不完的詩文。
滄浪亭在山巔,四周老樹參天,怪石嶙峋,登高一望,頓有“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的感慨。在城市中隱逸山水,逍遙自樂,該有怎樣的襟懷。在滄浪亭觀景臺眺望,但見千巒疊翠,萬壑流清,滄浪山水里的滄浪書院,該是文人雅士聚集興會的場所?!懊C>排蓶|入海,脈脈橫崗斷長江;婉約湖光壯山色,最愛書院泛滄浪。”
蘇舜欽借《滄浪之歌》之意境建亭建園,在清幽寧靜山水問,便感到“跡與豺狼遠,心隨魚鳥閑”,因留千古名篇《滄浪亭記》。其實,“筆端常帶感情”記述滄浪亭的,要數蘇州文士沈復沈三白,他在《浮生六記》中,深以宅近名園為幸,得“居滄浪亭畔,天之厚我可謂至矣”,遷往他處后,情懷依依,“滄浪風景,時切蕓懷?!逼溆洈@林佳勝,饒有韻致:“檐前老樹一株,濃陰覆窗,人面俱綠,隔岸游人往來不絕?!薄隘B石成山,林木蔥翠,亭在土山之巔,周望極目可數里,炊煙四起,晚霞燦然。少焉,一輪明月已上林稍,漸覺風生袖底,月到波心?!笨上襾硎浅跸陌讜?,沒有體味晚霞成燦,月映波心的幽情逸韻,但過石橋,風行四方,翠柳搖絲,再望浩渺清池,頓起煙霞之想。
不過,滄浪亭使我疲憊煩悶的心靈獲得自然的滋養,心情愉悅,之后每每常憶滄浪水,以及滄浪之山之佳木之好景致,以達古人所謂的“三忘”境界,即使足不出戶,心中自有乾坤了。這正是我所追求的,還須更加努力。
(摘自《城市晚報》200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