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靜
我們面臨的是許多學生自制力差,對學習缺乏足夠的興趣和信心,心理素質較為弱化,情緒極易波動……而學習數學需要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及計算能力等,這確實給學生學習數學加大了難度,可以說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要學好中學數學是難以想象的.
一、情感教育是由愛所牽引的教育
教育學家說過:“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只有真誠的關愛學生,面對學生時才會產生親切感,形成自身的愉快心境和良好的教學情感,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在此基礎上的師生雙邊活動,學生能更多的參與,更多的體會對話的平等,更多的感受到被人欣賞,被人關愛的溫暖與幸福,這不但利于消除病態的自戀和自大,而且學生會愉快地將老師傳授的知識轉化為他們的行為.
二、通過教師的情緒帶動學生的情緒
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如果教師熱愛學生,對學生抱有良好的期望,那么他會在不自覺的狀態中給予學生肯定、贊揚和鼓勵,學生在得到鼓勵后,會激起對老師更真誠的信賴和尊敬,產生上進的信心和決心.我們知道通過獎賞行為可能被銘記,但不能通過懲罰來拒絕行為.因此,動輒訓斥學生,對學生妄下斷語是目光短淺的表現,而能夠從每個學生身上發現閃光點,才是教師智慧的表現.所以,不僅在每個學生正確回答完畢后給予肯定,還應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來調動“學困生”的積極性,并且不要吝惜你對他們的鼓舞與欣賞,這對于塑造學生民主的性格是十分必要的.民主的性格就是樂于分享、善于溝通,能與所有人平等交往、堅守自己的尊嚴和尊重他人的性格,這需要用真誠、關愛和平等交往去培植的.
三、通過挑戰性問題的訓練,培養學生的意志
數學課堂教學內容豐富多彩,但因數學知識點多,邏輯性強,抽象程度高等學科特點,大部分學生存有畏難心理,只有經過鼓勵,大部分學生才能獨立完成任務,以磨煉他們的意志.當然,教師設計的問題要使學生能“跳一跳,摘得到”,否則適得其反.通過有挑戰性問題訓練,他們會慢慢克服畏難心理,這樣既培養了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又提高了學習興趣,自然提高了教學質量.
四、通過數學與日常生活、其他學科的聯系,激發學生興趣
數學是具有豐富聯系的,在強調內部聯系的同時,還必須重視與外界的聯系.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發現生活,恰當地把數學知識延伸到實際生活中,向學生介紹數學在日常生活、其他學科中的廣泛應用,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原來就來自身邊的現實世界,是認識和解決我們生活和工作中問題的有利武器,以加強數學源于生活的思想教育.
五、通過合作學習,培養學生交流能力
數學已滲入社會各部門,作為一種科學的語言,數學是現代社會中人際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能初步運用這種簡約、準確的語言來接受、表達數學思想是現代人必備的素養.教學中根據內容的特點,如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解決不了的問題、不同學生在探索過程中獲得不同結果的問題等,需要安排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討.每個人都認真聽取他人意見,吸取營養,同時充分自由地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對不同意見提出爭議;既努力使別人贊同自己的看法,又勇于承認自己的不足,這不僅是自主學習、而且是認知的交換、思想的啟迪,也是情感的共鳴、個性的發展.更是對課堂教學人力和時空資源的開發利用.當然,合作交流的方式是多樣的,效果也不一樣,尤其是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方式和時機更為關鍵,教師的引導也十分重要,不恰當的合作交流,以及放任自流等做法都是不可取得.
六、利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以下方法可以借鑒:
主動接近學生,以朋友身份和他們溝通,了解他們的家庭、興趣愛好、喜怒哀樂.他們中有的因青春的萌動而感到苦惱;有的因成績不好而感到自卑;有的因缺少信任和理解而感到孤獨等.這些都需要真心實意地走到他們中間去,通過觀察、談心、討論、調查等方法,來感受和體驗他們的情緒,并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
利用作業評語傳遞教師的情感,及時肯定學生的點滴成績,如“好!”、“你能行!”、“別泄氣!”等去鼓勵他們.
鼓勵學生自制學具,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動手、動腦等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的直觀認識,增強學習興趣.
“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這句話道出了情感教育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教師要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把學生當朋友,用自己的熱情和真誠激發學生的情意,使學生具有樂觀向上,積極進?。疅釔蹖W習,熱愛生活,追求真、善、美的品格;通過興趣、動機的激發,培養學生健康的個性特長;通過意志培養,使學生具備正視困難、不畏挫折、主動進取、自信自尊的性格品質.在情感教育中,既要有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感化與陶冶,又要抓住一些教育契機使學生獲得高峰體驗,情性修養,同時實現教師的教育教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