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皮
“我們能夠生活在這個時代是我們的幸運。”說這話的人在荷蘭銀行的北京分行擔任零售總監(jiān),一個地地道道的海歸;說這話的時候,上證指數(shù)正在1800點附近探頭探腦,“9·18”的中午,我們在萬達索菲特一起吃西餐。

為什么是我們的幸運?
因為在他看來,一年之中能看到上證指數(shù)從6124點飛流直下到1800點的情景在此生此世恐怕不會再看到第二次,人生能經(jīng)歷如此巨大的起伏不是幸運又是什么?
類似的話一年之前水皮也曾聽朋友有過感慨,從998點到6124點的行情人生百年不會超過三次,對于四十而不惑的老男人而言,這樣的行情再趕不上第二次。但是,世事難料。
一年前的感慨和一年后的感慨又有多少人能夠想到呢?
雖然都是幸運,但是此幸運和彼幸運滋味不同,意味也不同。如果可能,我們寧可放棄998點到6124點的幸運來交換從6124點到1800點的幸運。畢竟,這樣的幸運對國家、社會、人民的傷害太大太大。
9月17日的晚上,水皮把最近兩年上市的銀行股都整理了一下,結果發(fā)現(xiàn)除工商銀行(601398)外,不但跌破開盤價,而且都跌破了發(fā)行價。
9月19日上市一周年的北京銀行當天收盤價是6.68元,而當初的發(fā)行價是12.50元,開盤價是23.00元。而比北京銀行上市早兩個月的南京銀行(6010 09)和寧波銀行(002142)一個收盤7.65元,一個收盤6.42元,南京銀行(601009)的發(fā)行價是11.0 0元,開盤價是19.20元,寧波銀行(002142)的發(fā)行價是9.20元,開盤價則是20.38元。9月25日上市滿一周年的建設銀行(601939)的收盤價是3.83元,發(fā)行價則是6.45元,開盤價是8.55元。2007年5月15日上市的交通銀行(601328),發(fā)行價是7.90元,開盤價是14.20元,而同年4月27日上市的中信銀行(601998)收盤價則是4.20元,發(fā)行價則是5.80元,開盤價為9.21元,興業(yè)銀行(601166)的收盤價是13.85元,發(fā)行價則是15.88元,開盤價為24.80元。上市已經(jīng)兩年的中國銀行(601988)收盤價為2.97元,發(fā)行價為3.00元,開盤價則為3.99元。上市不到兩年的工商銀行收盤價則為3.42元,離發(fā)行價3.12元尚有一段距離。而距開盤價3.40元則只有兩分的距離,即便這點例外也在第二天被暴跌所擊破。
9月16日和17日連續(xù)二日銀行股板塊的集體跌停是中國股市有史以來前所未有的現(xiàn)象,即便在惡心的“5·30”也沒有出現(xiàn)過。雷曼兄弟的破產(chǎn)不能不說有影響,但是影響再大也就是幾分錢的問題,根本不至于如此夸張。在水皮看來,銀行股的集體雪崩更像市場對于政府的絕望。因為在這個市場里,再沒有哪個板塊的國有股能夠超越銀行集中度,而如果當國有商業(yè)銀行的國有股股東都對自己跌進發(fā)行價的狀況無動于衷的時候,普通的投資者又可以相信誰,依靠誰,不放棄不拋棄又有多大的意義?誰能說中國的國有商業(yè)銀行沒有中國政府的信用擔保?
中國市場缺錢嗎?美聯(lián)儲聯(lián)合歐洲央行、日本央行注資30 0 0億美元全力救市的當天,中國的央行通過市場操作收回的資金高達1800億,這種所謂的逆勢操作不但對沖了下降存款保證金釋放的資金量,更讓投資者產(chǎn)生了強烈的錯覺,上證指數(shù)不暴跌還有別的選擇嗎?
實話實說,中國資本市場的管理層的所作所為讓人心寒齒冷,而對長達近11個月的惡性暴跌,要么裝聾作啞,要么指鹿為馬,要么推三阻四,要么光說不練,口口聲聲以保護投資者利益為重中之重,卻坐觀人民財產(chǎn)灰飛煙滅。當初那個在股改中為流通股爭取對價而不惜和國資委相左的可愛的管理層如今已經(jīng)成為自己一手推進的股改的掘墓人和大小非的代言人。我們至今不明白,為什么大股東不能隨便增持,但是大小非卻可以隨地大小便?
財政部印花稅單邊開征,國資委要求大股東增持股份,匯金公司公開回購中建工商,中國政府的救市力度和美國政府相比并不遜色,遺憾的是我們卻沒有看到中國證監(jiān)會關于大小非的解決方案,“二次發(fā)售”的細則如此難產(chǎn)令人匪夷所思,而大小非問題一日無解,中國股市則無寧日。中國股市今非昔比,投資賬戶已高達1億以上,資本市場和宏觀經(jīng)濟更是息息相關,股民的資產(chǎn)就是人民的財產(chǎn),所以穩(wěn)定股市就是穩(wěn)定社會,政府救市就是強化國家認同,這不僅是經(jīng)濟問題,更是一個政治問題。
“一次股改”給予大小非全流通的權力,“二次股改”要解決的是大小非的有序流通,同樣要靠制度安排,要有法律約束,誰也沒有絕對的自由,沒有義務和沒有責任的權利。“二次股改”并不是開倒車,走回頭路,更不是否定一次股改,而是真正的救市,拯救投資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