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利民
婷是我多年的朋友,文章寫得有聲有色。她那些發表在各種流行雜志上的文字,細細讀來,可以品出五顏六色的生活滋味;她寫的報刊專欄即使不署名,也可以讀出她留下的痕跡,那是一種旁人無法仿制的清新。
去年過生日時,她送我的禮物是一本書,與書店用來賣的書不同,這是一本她親手制作的“書”,如同一件藝術品,精巧細致。書是瘦長開本,封面上有手繪的綠色青藤,她親手寫的書名掩映在那些青藤之中,猶如淡施粉妝,渾然天成。書里的作品是經過她精挑細選的,裝訂簡單而整潔,令人愛不釋手。
去婷家蹭飯是我的愛好。簡簡單單的蔬菜,在她的巧手下可以拼出多彩多味的菜肴;平平常常的肉類,她可以熬出美味可口的靚湯。據她夫君講,他們有位外國朋友,每次見面都點名要吃她親自下廚做的小菜,因為過去嘗過她的手藝,然后就再也忘不了、放不下了。
婷還能喝點兒酒,但不多喝。看她喝酒特別有味道,微微漾動的液體傾淌在玻璃杯邊緣,燃燒起了她一直以來的平靜,讓她可以稍稍張揚一些。那一刻,她像一朵艷麗的花,綻放在時光之上。
她不是沒過過窮日子,但即使在最清貧的生活里,她依然是精致的。認識她時,她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一切都剛剛開始,偏偏愛上了一無所有的夫君。兩人就像小鳥筑巢一樣,一件一件銜回家里需要的物品,包括鍋碗瓢盆。他們租的房子空間狹小,卻既有床鋪又有寫字臺,還有個梳妝臺,而且小小的房間里到處是她精致的杰作,那無處不在的花,有野外采摘的,有自己用紗布扎的,蕩漾著溫馨和浪漫。
后來,他們在這個城市里不斷打拼,在她的鼓勵下,夫君自己創辦了公司。那時候,他們曾經用方便面維持一個月的生活,不同的是,她不用方便面里的作料,而是自己親手調制作料。于是,即使單調如方便面,也變得豐富多彩起來,讓他們覺得生活不是一成不變的。那段日子,他們哭過、笑過,卻從未失望過。在最艱難的時刻,她心頭仍然有對精致的向往,那種對精致的追求,讓貧窮的日子飄出不同的滋味,讓平常的生活綻放出不同的色彩。
這樣的精致女人,如同世間精靈,即使是苦難,也能在她們手中開出花來。而在她們精致的背后,是無比的堅韌與執著。
(摘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