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琳
相親相愛的妻子躺在床上,5年來,無聲無息。對于82歲的老人周光宇來說,這個臥病在床的“植物人”妻子是自己活下去的全部意義。他和妻子的愛情,沒有華麗的承諾,沒有浪漫的玫瑰,只有一生的相知相守、不離不棄。他用男人的愛和責任,在這個繁華的都市里,默默演繹著一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情故事。
在西安市和平門內一個安靜的家屬樓內,向陽的大臥室里,79歲的張代榮老人靜靜躺在床上,鼻子里插著胃管,嘴巴張著,除了眼睛偶爾眨動一下,再沒有任何知覺和反應。床角的凳子上,放著厚厚一沓各色棉布做成的尿布。
周光宇老人走近床邊,習慣性地撫摸著妻子的額頭,趴到她耳邊用四川話叫著“代榮、代榮”,但妻子根本無法回應他。
“我們相識,那是1946年的事情,第一次見面,對她印象非常好。”老人回憶著。原來,兩位老人祖籍都在重慶壁山縣,通過一個親戚介紹認識,不久后就訂了婚,1949年結婚。周老從重慶大學畢業后分配至陜西省政府工作,妻子大學畢業后也來到西安,一直在中學當老師。
妻子多才多藝,個性好強,對工作特別認真負責,年年都是先進,最喜歡看書學習,還喜歡畫畫和唱歌。平常十分儉樸,即使是后來孩子有的工作、有的出國,經濟條件好了之后,也不浪費一分錢。結婚后,他們生有5個兒女,兩人之間從沒有吵過架,互相尊重體諒對方,生活一直十分幸福。
1999年,張代榮老人突然出現腦梗,平靜幸福的生活一下子被打破了。“發病住院的那一天,是8月15日。”對于妻子生病的日子、病情加重的日子、徹底成為植物人的這些日子,周老都記得非常清楚。病情幾經反復后,2003年3月7日,妻子徹底沒有知覺,成了植物人。周光宇老人還記得,妻子和自己說的最后一句話是:“我想走了,不想拖累你。”
“剛開始,我內心壓力非常大,覺得她太可憐了,一生要強,最后卻是這樣的結局。只要能救她,不管花多少錢我都愿意。但到了最后才發現,真的沒有辦法了”。周光宇老人選擇了堅強面對,咨詢醫生后,他給妻子定了每天的食譜,在保姆的幫助下,排骨湯、稀飯、營養米粉等等輪換著吃,每天還要給妻子喝兩次蘋果蜂蜜水,早中晚三次測量血壓和體溫,白天晚上定時翻身六次,定時大便……書桌上有一本日歷,每一頁上都記載著張代榮老人當天的體溫、血壓、是否大便等狀況。
在如此細致的呵護下,5年來,張代榮老人的生命體征穩定,身上連一個褥瘡都沒有,這讓知曉的醫生都感嘆不已,稱贊這是生命的奇跡。
老人50多歲的兒子周海濱說,每到父親節,自己都頗有感慨,因為他有一個偉大的父親。當母親不幸成為植物人后,父親整日伺候在床榻,細致入微的照顧令人動容。“他們不僅是兒女的榜樣,也可以給現代人的婚姻做個楷模。”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西安震感強烈,周光宇老人讓保姆下樓躲避,自己則一直守候在妻子床前。此后幾次比較強烈的余震發生時,不管兒子怎么勸,周老還是寸步不離妻子。“她在一天,我就不孤單,即使不能動,我心里也踏實。有一天她走了,我就孤單了。”周老說。其實,已成為植物人的妻子是他的精神支柱,只要她在,他就不會倒下。
(摘自《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