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少杰
對于音樂,莫艷琳是執著的,因為從11歲開始,她已經堅定地知道,音樂將成為她一生的職業,對此,她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對于音樂,莫艷琳很“花心”,因為她會喜歡任何類型的音樂,只要能打動她心。對于音樂,莫艷琳很虔誠,虔誠地堅持著她對音樂的信仰,也執著地尋找著屬于她的聆聽者……
臉譜:
莫艷琳,歌手、詞曲作者、制作人。2002年為周迅創作歌曲《看海》,成為熱門作品。2004年10月簽約太合麥田。 2006年為李宇春首張專輯《皇后與夢想》創作了《下雨》、《想哭》和《等》三首歌曲。2008年8月,推出第二張個人專輯《宅情歌》。
對于生活,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也會傾注各種不同的情感。也許,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都會選擇不同的方式記錄下自己與生活的“對話”。莫艷琳選擇的是靈動的音符。時而簡潔明快,時而深情婉約……莫艷琳用她的“音樂日記”體驗著創作的樂趣,也享受著生活的暢快淋漓。
有夢,就去實現
莫艷琳是個很有主見的人,這與她的成長環境有很大的關系。從小成長在一個寬松開放的家庭環境中,父母給了莫艷琳很大的空間和信任,讓她能夠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莫艷琳說,這樣的成長環境能更好地釋放自己的心情、追逐自己的夢想,因為只有莫艷琳清楚,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
對于夢想和未來的道路,有的人很迷茫,會在追夢的過程中迷失方向。但莫艷琳是冷靜的,更是堅定的,因為從11歲開始,她就知道,音樂,將成為自己一生的職業。
當臺灣偶像團體“小虎隊”風靡中國的時候,莫艷琳也像所有追星的同齡人一樣,對“小虎隊”的歌非常癡迷。歌曲聽久了,莫艷琳便會去模仿,當發現自己模仿得還有模有樣的時候,心里就會有種小小的成就感。后來,莫艷琳去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演唱比賽,每次比賽,莫艷琳幾乎就沒得過第二,都是第一名。這不僅給了莫艷琳很大的信心,也讓她堅定了一條自己將來要走的路——唱歌。
演唱是對生活的詮釋,也是演唱者對自己情緒的宣泄。唱多了別人的歌,莫艷琳突然感覺很空洞,似乎不足以表現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于是,她開始嘗試自己創作歌曲。創作是個很漫長的過程,剛開始的時候,幾乎毫無進展,寫不出任何東西。莫艷琳就開始自學吉他和鋼琴,雖然學得并不是很系統,但足以支撐她用音樂記錄自己的生活。
在路上,尋找喜歡自己的那些人
相比很多為夢想而“北漂”的人來說,莫艷琳無疑是幸運的。2002年,初到北京的莫艷琳便敲開了華納的大門,得到時任華納副總宋柯的賞識。莫艷琳創作的第一首歌曲《看海》不僅讓初涉歌壇的周迅“火”了一把,也為自己開啟了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門。莫艷琳的作品,純凈自然,她不會為了迎合大眾而作出許多商業的雕琢,也不會一味地追求編寫時下熱門的曲風,而更多的是跟隨自己的感覺走。莫艷琳說,現在的創作更多的是積累,有了創作想法之后,不會馬上寫出來,而是會放下來沉淀,等到再翻出來看時,會對作品有更完整的理解,也會避免一些瑕疵。
在外人眼里,莫艷琳很自信,但是她自己卻說:“極度自信的人必定會有極度自卑的一面。”但是無論怎樣,對于音樂,莫艷琳的自信是不容置疑的。在音樂創作上佳績不斷的莫艷琳,隨著第二張專輯《宅情歌》的問世,再次讓喜愛她的歌迷領略到這個創作歌手深厚的演唱功底,也讓更多喜愛音樂的人喜歡上這個鬼靈精怪的“小莫”。
莫艷琳說,自己一直在尋找。她要通過自己的歌,尋找到所有喜歡莫艷琳、跟莫艷琳有同樣感觸的人。現在,她已經找到了一部分,相信不久的將來,她會找到更多喜歡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