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就會成功,我們要像成功的領導人那樣,堅持到底,直至成功!”在一間不足100平方米的簡陋租賃房中,來自吉林大學的大三學生王丹,在臺上揮舞著雙臂,神情無比堅定。“我們一定會成功,成功!”臺下歡呼的人群中,十幾個在校大學生高舉雙手熱烈應和,掌聲如雷。這是近日某直銷團隊“分享會”現場的一幕。
現實中,直銷向大學校園的滲透已成為一個日益嚴重的現象。
直銷借助“同學網”在校園中滲透
“我是被同學介紹來的,同來的還有其他幾個同學。我們這個學生團隊的成員有理工大學的、裝飾學院的、長春大學的,一般都是大二大三的學生,也有研究生。”加入直銷大軍3個月的王丹說,這段時間他們參加了很多培訓,平時每周三次,也看到過其他團隊,“幾乎每個團隊都有數量不等的大學生?!?br/> 據某大型直銷公司的內部人士透露,現在大部分直銷團隊中都有在校大學生,數量從十幾人到幾十人不等,僅該公司在長春一地的直銷團隊就不下幾十個,如果再加上其他公司的直銷隊伍,大學生“直銷族”可謂人數可觀。
“我們班接觸直銷的很多,最多的時候有十分之一的同學在從事各種各樣的直銷,基本都是化妝品、保健品之類?!苯衲陝倓倕⒓庸ぷ鞯姆锻┱f,他也曾經加入一個大型跨國公司的直銷團隊,“當時帶我們的是一個學長,團隊中的同學基本都是同學介紹來的,一般來說熟悉的人比較容易留住。”
“同學網”是直銷隊伍在校園里迅速擴展壯大的主要方式?!捌鋵?,在加入之初,我們對直銷并沒有明確概念,只是想參加社會實踐,為日后工作積累一些經驗?,F在就業壓力那么大,如果直銷確實是一個好機會,花費一點時間還是值得的?!狈锻┱f。
荒廢了學業惡化了人際關系
不過,更多學生坦言,直銷公司“快速成功”的宣傳才是致命誘惑。“三五年的努力,換一份穩定的市場,一生都有了保證,甚至不用再找工作”,被拉去聽了幾堂“培訓”課或參加了幾回“分享”之后,直銷公司這種快速成功的“洗腦”,使得加入的學生們用一種近乎宗教的狂熱,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創業之路。
楊晨原是一所理工院校03級本科生,2004年3月實習時接觸到一家大型跨國公司的直銷團隊。聽了幾次團隊中“成功人物”的激情演講之后,這個來自陜西農村的貧家子弟毅然加入了這家公司。
“誘人的產品展示、動聽的遠景分析、近在咫尺的創業機會,讓我看到了似乎觸手可及的成功?!睏畛空f,尤其是“兩三年的努力能換來一份終身保障”的“美好藍圖”讓他熱血沸騰。
毫無社會經驗的楊晨,滿懷憧憬地開始了他的“創業”歷程。然而,頻繁的產品知識培訓以及對“業績”的努力追求,使他無暇顧及學習,盡管老師和同學一再好言相勸,他仍然鍥而不舍地奔向夢想中的“成功之路”。
“大二開學時,課堂上已基本不見他的身影;大三時則徹底消失,直至退學。”楊晨所在班級的班干部小范很惋惜,小范介紹以前的楊晨沉默寡言,但很好學、很內秀,自從加入直銷之后,完全變了一個人,仿佛中了魔一樣,“他堅信自己兩三年之后一定是百萬富翁,用他的話說,直銷業一定是21世紀的主流,只是現在人們看不懂、不接受罷了。他退學時,我們都覺得這個人毀了,太可惜了?!?br/> 大三學生肖言,加入直銷3個月之內,花了四五千元“體驗”產品,希望用自己的變化說服周圍人,以此“帶動消費”。
“上學期,我替她寫了大半個學期的作業和簽到條,希望她下學期能清醒一點。然而現在看來情形并不樂觀,這個暑假,她并沒有回到受地震波及的家,而是繼續著自己的‘事業’,真讓人擔心?!毙ぱ缘暮糜褵o可奈何地對記者說。
沒完沒了的培訓和推銷,打亂了許多校園直銷族的正常學習生活,而校園人際關系惡化,也是他們面臨的一個普遍問題。在很多學生眼里,做直銷的同學基本上都出現了“走火入魔”癥狀:“他們死纏爛打,拽著所有關系好的同學去聽其團隊的‘分享’,而且抓住一切機會不分場合地推銷產品,講獎金制度,講突破自身,喋喋不休,鍥而不舍,弄得大家頭疼不已,惱火不堪,最后只好敬而遠之?!?br/>
“直銷不是成功的神話”
在直銷團隊的培訓中,“成功”似乎隨處可見。幾百人的培訓會上,總會有“成功人士”現身說法:有車有房、國外旅游,這些似乎觸手可及的誘惑,讓在場的大學生興奮不已。
事實果真如此嗎?
楊晨退學后一直沒有離開直銷行業,小范前幾天跟他聯系過一次,“他說生活維持不下去了,現在準備回老家,希望能踏踏實實找個工作,奉養年老的父母。”據了解,大多數從事直銷的同學,由于“業績”不理想,最后都放棄了。
其實,在校大學生并不適合從事直銷。首先,直銷產品的價位大多并不低廉,大學生無力消費這些產品,很難達到“成功”所要求的業績。其次,要想取得高業績,必須花費大量時間去推銷產品,這必然會耽誤學習,有的學生因此拿不到學位,對以后的人生道路造成了相當嚴重的負面影響。雖然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很重要,但一定要慎重選擇,直銷并不是成功的神話,千萬不可盲目。
?。ㄕ浴吨袊嗄陥蟆?00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