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4月,已過任職年齡的李肇星離開外交部長的崗位,他的家庭生活才為人所知,人們開始知道李肇星有個神童兒子李禾禾……
愛子不縱,高官“哭窮”
由于常年擔任駐外使節,李肇星夫婦很晚才生下兒子李禾禾。從兒子呱呱墜地開始,如何培養兒子就成為他們的重要討論話題。為了幫助兒子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穩,他們達成一致意見:培養兒子優秀的品質比什么都重要。
李肇星夫婦生活簡樸,在父母的影響下,禾禾從小在吃穿上從不與人攀比。
禾禾上小學時,來自外界的影響開始挑戰家庭的教育。一些學生經常帶可樂、巧克力到學校,也有孩子穿名牌衣服到同學中去炫耀。而小禾禾卻總是自帶白開水,穿裁縫店做的或者街上買的普通衣服,慢慢地,禾禾不平衡了。有一次學校組織春游,禾禾悄悄地問秦小梅:“媽媽,春游的時候,我們班同學都帶飲料,我帶什么?”以前外出,禾禾從來都是很自然地用水壺裝上白開水帶上。
等兒子睡著以后,李肇星和夫人緊急商量,最后的結論是: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很大,不能滋長孩子的攀比心理,更不能縱容孩子從小就追求生活享受的思想。
第二天一早,李肇星對兒子說:“不是我們不想給你買可樂,之所以不買有幾點原因:一是春游時天熱,喝白開水比喝甜水解渴;二是吃喝穿戴只是外在的東西,沒出息的人才會追求漂亮的外殼。禾禾要跟同學們比成績,這樣更能贏得老師、同學的尊重。”禾禾聽進了爸爸的話,從那以后不再提待遇問題了,他依舊保持生活簡樸,發奮學習。因為成績優異,他在同學中間很有地位。后來,他考入著名中學——北京四中。
父子“不認”,各行其路
禾禾進入高中后,說話做事越來越獨立。像所有青春期的孩子一樣,他開始掙脫父母的懷抱。
李肇星夫婦一度希望禾禾子承父業,可是說了幾次都被兒子一句“我自己的事情我自己決定”頂了回來。而且禾禾還喜歡上了搖滾樂,每天在房間里亂吼亂叫。李肇星覺得那不是什么高雅音樂,可是他的反對剛說出口,禾禾就反駁說:“爸爸,你老土,跟不上時代了!”
李肇星夫婦感到在兒子面前樹立的權威蕩然無存了,說教明顯起不了作用,還會被嗤之以鼻。如何幫助兒子規劃未來,成了李肇星最操心的事。
經過冷靜思考,李肇星召開了一次家庭會議,宣布:父母將充分尊重禾禾的個人空間和選擇的權利,他學習什么,將來去哪里深造,都由他自己決定,但他必須對自己的選擇負責,獨立面對生活的各種困難,不能利用父母的資源為自己創造條件。禾禾一聽,滿口答應。
上高二后,李肇星發現兒子回家越來越晚了,經常天黑才回家,而且很早就睡覺,作業也不做。李肇星怕他耽誤學習,心里著急,但之前說好了不干涉,他只好先找老師從側面打聽情況。原來,禾禾參加了很多體育活動,不但身兼班里的籃球隊長、女排教練,足球踢得也很棒。不過,禾禾從事業余文體活動的時間是他從學習時間里擠出來的。聽完老師的介紹,李肇星放心了。得知爸爸居然跑到學校“暗訪調查”,禾禾的反應是爸爸真是傻得可笑。
轉眼,禾禾高中畢業了,填報志愿是人生大事,李肇星想來想去,還是忍不住推薦兒子報考自己的母校——北大。誰料,禾禾卻輕描淡寫地說:“我想考清華。”李肇星只好作罷。高考成績出來后,禾禾被清華大學錄取了。
可沒等李肇星松口氣,突然有一天,禾禾說:“爸爸,我不上清華了。”李肇星大吃一驚,不知道他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兒子的回答就一句話:“相信我,到時候再告訴你。”直到有一天,禾禾把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放到李肇星面前,李肇星這才真正領略到兒子的大膽和獨立,他事先竟然一點口風都不漏,一個人埋頭完成了從申請、考試到被錄取的整個過程。面對父親的詢問,禾禾說:“我不想像別人想像的那樣,借助你的關系出國讀書。我自己能行,我要靠自己。”
雛鷹終于要展翅飛翔了,李肇星嘆了一口氣,欣慰自豪的同時,心中竟有一絲失落,當孩子真的單飛時,又有些依依不舍。
父愛博大,雛鷹翱翔
禾禾在美國上學,雖然有全額獎學金,但費用還是很緊張,他決定自己賺錢。有一天,李肇星給兒子打電話,問他想不想讓家人援助一下。禾禾卻毫不領情:“我打工是在磨煉自己,你可別干擾我的生活,違反我們的協議。”聽了兒子的話,李肇星由衷地說:“禾禾,你真的成熟了,爸爸對你有信心!”
1999年,李肇星擔任中國駐美大使。他到美國后,禾禾有時也出入使館,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李肇星的兒子,他每次只是來看看父親就走。2001年,禾禾以年級第一的成績從賓夕法尼亞大學畢業。兩個月后,被美國戴爾計算機公司聘用。
禾禾很珍惜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經常加班到深夜。有一天,李肇星打電話給他詢問近況,聊了半天,禾禾突然說:“爸爸,我想起來了,我還沒吃晚飯呢,肚子都沒勁抗議了,我要去吃飯了。”聽了這話,李肇星眼圈紅了。
李肇星被調回國工作前,約兒子一起吃飯,父子倆安安靜靜地享受這難得的共處時光。李肇星問兒子:“這幾年爸爸沒怎么幫你,你不會怪我吧?”禾禾說:“不但不怪你,反而特別感激。因為你沒有用你的名氣和關系來強行改變我的生活軌道,讓我得以按自己的意愿去闖蕩。我不需要走捷徑,多經歷些坎坷和磨難,等我有收獲時,我會覺得這是完全屬于我自己的果實。打鐵要靠自身硬,不是你從小就教我的嗎?我感激你給了我一片自由的天空。”
“9·11”事件后,美國的經濟很不景氣,禾禾所在的美國戴爾公司也大批裁員。有一天晚上,禾禾打電話回家說:“爸爸,很對不起你們,我被公司辭退了。”李肇星知道,禾禾的成長一直比較順利,遇此挫折,心情肯定很沮喪。他對兒子說:“孩子,不是你不夠出色,美國政府制定了嚴格的法律,裁員必須考慮各色人種在企業內的比例,你的出局并不能說明什么。別灰心,繼續前進!”
話是這么說,可沒有了經濟來源,禾禾在美國舉步維艱。李肇星能想像兒子的窘境,他打電話給兒子說:“要不你回家吧,我試試給你在北京找份工作。”沒想到兒子立即拒絕:“爸爸,你當年不也是靠自己闖出來的嗎?我要是讓你給我鋪路,哪還有臉做你的兒子。我們還一起發過誓,我絕不會服輸的。”
沒過多久,禾禾就打電話回家報告找到工作的好消息。
工作了一段時間后,他又報考了哈佛大學并被工商管理學院錄取為碩士研究生。這次禾禾又“故伎重演”,好幾個月后,李肇星才知道兒子又讀書去了。
2003年,李肇星就任中國外交部部長。重視“外交為民”的李肇星主張讓民眾走進外交部,實地了解中國外交。李肇星通過外交部網站及新華網與公眾進行在線交流。一系列的親民交流,不可避免地提到了自己的家庭。漸漸地,在美國也有些人知道李禾禾是李肇星的兒子。有人提出資助李禾禾在美國的學費和生活費;很多外國大公司都想爭取禾禾到他們公司工作。李禾禾一概拒絕。一方面他不愿意利用父親的關系得到任何不屬于他的東西;另一方面,他也不能讓別人利用他損害父親和祖國的利益。
2007年4月,已過任職年齡的李肇星離開外交部長的崗位。此時,禾禾也將從哈佛大學畢業。父親已退休,他不再擔心生活在父親的光環下,他決定回國效力。知道兒子的想法后,李肇星非常高興,這樣父子倆就可以生活在一起了。到那時,他就會滿面春風地說:多年父子成兄弟,踏平坎坷成大道!
(摘自《愛情婚姻家庭·情感美文》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