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飛機轟炸南京時,才出生不久的他被壓在瓦礫下,是媽媽冒著生命危險沖進廢墟把他救了出來;上小學的他經常逃學甚至留過兩次級,是媽媽的贊美和鼓勵讓他開始認真讀書;在艱難時期,媽媽依然信守承諾,給考上中學的他買了一輛他一直想要的自行車……抗非英雄、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在一個報告會上深情回憶了對他的一生影響巨大的母親。
出生不久:
“媽媽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我能夠活到今天,是媽媽給了我第二次生命,”鐘南山回憶起70多年前的經歷,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我是在南京出生的,出生后沒多久,我家就遭到日本飛機的轟炸,房子被炸塌了,是媽媽和外婆冒著生命危險把我從瓦礫堆里救了出來。”
“聽我姨媽說,當時我的臉都已經黑了,后來才慢慢喘過氣來。我能活到72歲,要感謝我的媽媽給了我第二次生命。”話音剛落,臺下立刻響起持久的掌聲。
兩次留級:
“媽媽的鼓勵讓我認真讀書”
母親不僅給了小鐘南山又一次寶貴的生命,還對他后來的人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我上小學時經常逃學,學習很差,還留過兩次級”,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鐘南山坦然地回憶道:“五年級時有一次考試我偶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媽媽知道了很高興,對我說,‘南山,你還是行的啊!’”
鐘南山微笑著說:“那時我覺得媽媽一下子把我的亮點找了出來,我有了自尊心,覺得有人贊美我,從那時起我就開始認真讀書了。”
艱難時期:
“媽媽信守諾言獎我自行車”
鐘南山拿出一張1950年自己騎自行車的黑白照片,回憶起另一件難忘的事,“當時我看到別的孩子有自行車,非常羨慕。小學六年級時,媽媽對我說:‘你要是小學畢業能考到前5名,我就獎你一輛自行車!’我說:‘真的呀?’媽媽說:‘真的。’后來媽媽沒再提過這件事,但11歲的我記住了媽媽的話。”
“1949年,我在嶺南大學附小(現中山大學附小)讀書,因故學校不能舉行畢業考試。后來,學校根據平時的成績發了一份成績單,我排在第二名。我很高興,但也不敢說什么,因為媽媽是說考試才有自行車的。”
“而且,那一年解放軍南下,國民黨發行金圓券,通貨膨脹非常厲害,家里生活很困難。沒想到的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媽媽還是給我買了一輛自行車。”
“當時我在日記里這樣寫道:媽媽實現了她的諾言,給我買了一輛自行車,我是多么高興啊。”在大家的笑聲中,鐘南山認真地說道:“從那時起,我就記住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只要你答應的事,就一定要做到,這就是媽媽教給我的。我現在對我的孩子、對我的研究生也是這樣,要么不答應,答應了我就一定要做到。”
同學困難:
“媽媽伸出援手資助路費”
1955年,鐘南山考上北京醫學院,“當時我在華師附中的一個同學考上了北大物理系,他對我說:‘鐘南山,你能不能借我點錢,我坐火車沒有錢。’我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媽媽。媽媽說:‘南山,你不知道,我們為了準備你的錢都很困難了,實在沒辦法了’。”
“沒想到,就在我出發前幾天,媽媽把我叫到面前,手里拿了20元錢,對我說:‘把這些錢拿給他吧’。那時的20元,大概相當于現在的800元。”
鐘南山回憶說:“到現在我還記得這件事。我覺得,在治學嚴謹上,我受的是父親的影響,但我對人的同情心是從媽媽那里學來的,我到現在還記得媽媽是怎么對待其他有困難的人的。”
今日追憶:
“媽媽,您走得太早了……”
1958年,鐘南山的母親被分配到現在的中山大學腫瘤醫院當副院長,“她是護校畢業的,并不懂腫瘤學。有一次我放假回來,看到媽媽老是去上夜校,讀的書都是關于解剖、腫瘤的,我就問她學這些干嗎,她說:‘我要當腫瘤醫院的院長,總不能連腫瘤是什么都不知道’。那時候她已經快50歲了,這件事也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文革”期間,鐘南山的父親——中山醫院兒科老教授鐘世藩被打成“資產階級反動權威”,母親也在這場劫難中不幸去世,“我媽媽去世時才56歲,她走得太早了。今天,我來參加這個報告會,也是希望以此表達對我媽媽的尊重和懷念。媽媽生前哪怕是一點一滴的事情,我都不會忘記。”
呼吁科學母愛:
六大教子經贈天下母親
“母愛是最純潔、最無私、最珍貴的情感,但我們需要的絕不是溺愛,而是科學的母愛。”在報告會上,鐘南山呼吁媽媽們,要學會給予孩子科學的母愛,“母愛的核心,不是傳授知識和技能,而是教會孩子怎么做人。”他認真總結了6條科學母愛的方法:
一、尊重孩子的人格。千萬不要當眾訓斥他,而是要引導他。孩子有了自尊心,才會尊重別人的自尊心。
二、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
三、表揚孩子的亮點。
四、鼓勵孩子的獨立意識。“我女婿是美國人,我孫子現在一歲零兩個月,有一次孩子在家扶著東西要上兩級的樓梯,阿姨馬上要去扶他,我女婿馬上說:‘別,別,別,讓他自己上’,他一直對孩子說:‘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