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美國三大金融巨頭之“股神”巴菲特、“金融大鱷”索羅斯和“華爾街神話”羅杰斯最忙碌的時刻。買入股票,出書,為股民指點迷津,為政府出謀劃策,參加國際論壇,他們所到之處,有人喜笑顏開,有人欲哭無淚。
巴菲特:“當我購買股票時,
股市是不存在的。”
巴菲特常引用棒球擊球手特德·威廉斯的話:“要做一個好的擊球手,你必須有好球可打。”如果沒有好的投資對象,巴菲特寧可持有現金。
巴菲特對媒體說,他更喜歡在美國中部、自己家鄉的農場中工作,而不是金融中心華爾街,因為華爾街充斥著情緒化的判斷和眾口一詞的聲音,這會影響他做出獨立的決定。正如巴菲特的名言:“當我購買股票時,股市是不存在的。”巴菲特在牛市的時候非常悠閑,因為他找不到太多價格便宜、價值被低估的股票來買入,他只能找朋友打打高爾夫、看看棒球賽,到了熊市,一般的投資者謹慎退縮的時候,他才真正興奮起來。他的住所離辦公室很近,有時一路小跑,像跳著踢踏舞一樣去上班,一上班就趕緊給他的經紀人打電話,給他的朋友打電話,打完電話之后就開始繼續研究,看看現在有哪些公司的股票特別便宜,然后再給經紀人打電話,買股票。他的經紀人說,熊市時他有時一天會打五六個電話讓他不停地買入,股市越跌,巴菲特給他打電話越頻繁,讓他買入的股票也越多。巴菲特走上“神壇”的最成功的例子也來自熊市。
1987年9月,他拋出了絕大部分的股票,只留下三只股票。一個月后,美國股市崩盤,道瓊斯指數一天內跌幅高達22.6%。1988年,巴菲特重新進入元氣尚未恢復的股市,大量低價買入可口可樂股票。最終,可口可樂這只股票為他賺了100億美元。巴菲特自己也說,這是他這輩子最成功的一次投資。
索羅斯:“我頭腦并不冷靜,我也恐慌。”
索羅斯喜歡對世界經濟的走勢進行大膽預測,他自己也承認他并不是次次都說得準。1987年,他在一本書中寫道:“世界必須放棄美元,建立一種新的國際貨幣體系,否則就可能會發生金融動蕩,導致全球性的蕭條,甚至爆發戰爭。”1998年,他又在另一本書中寫道:“全球資本主義體系已經岌岌可危了。”這兩次預言都沒有完全應驗。如今,索羅斯又出了一本新書《金融市場新典范》,第三次喊出“狼來了”。書中說,過去25年來,世界經濟已經形成了超級泡沫,現在這個泡沫即將破滅。隨之而來的將是極其漫長的全球性經濟衰退,雖然不會發生上世紀30年代那樣的大蕭條,但可能重演日本曾經歷過的十年經濟停滯。
有美國記者問索羅斯,他在泡沫時期如何保持頭腦冷靜,索羅斯回答說:“我頭腦并不冷靜,我也恐慌。面對這些事情,我和其他人的反應一樣,也會狂喜或是失望。我要說的是,我基本上是因為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才撐過來的。”有人說,與其他金融巨頭相比,索羅斯有一種很強的危機意識,這與他的經歷有很大關系。他是出生于匈牙利的猶太人,曾經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但第二次世界大戰毀了一切。他的父親靠做假證件使家人逃過一劫。納粹占領時期的逃亡生涯給他上了關于冒險的人生第一課。17歲時,他只身到了英國并就讀于倫敦經濟學院。他做過許多工作來賺取學費。最終他獲得了一份英格蘭投資銀行的基礎工作,并以此作為他1956年進軍紐約的跳板。也許正是這些經歷使索羅斯不斷地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危機。
羅杰斯:“中國股市長期向好。”
被稱為“華爾街神話”的羅杰斯與索羅斯共同創建了量子基金。后來由于投資理念不同,他與索羅斯各奔前程。與“股神”和“金融大鱷”不同,羅杰斯特別會享受生活,他喜歡周游世界,并在旅行中發現投資機會。37歲,羅杰斯就已經“半退休了”,現在60多歲的他只是以投資為樂。
他曾經兩次環游世界,第一次是在1990年,他騎著摩托車游歷50多個國家,花了近兩年時間;第二次是1999年,他開著奔馳旅行車,歷時3年,途經116個國家,從冰島出發經過歐洲、日本、中國、俄羅斯、非洲、南極、澳大利亞、南美洲然后回到美國,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熱愛生活絲毫不影響羅杰斯的大師地位。2008年6月26日,羅杰斯在臺灣面見了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他們的這次會面直接促成臺灣股指在當日升了116.94點。因為羅杰斯說,當他意識到中國和整個亞洲的新紀元已經開始之后,他已經在伺機購買臺灣的股票了。6月28日,他在深圳參加“A股投資國際論壇”。在演講中,他說:“我認為中國股市長期向好,投資關注的是長遠的市場,不介意短期變化。我相信A股市場在未來還會上漲10倍。”
在接受采訪時,有記者問羅杰斯,為什么中國股市跌得這么厲害他還看好中國股市。羅杰斯的回答是:“我的想法和20年前沒有改變,繼續看好中國。我教我的女兒們說中文,這是對她們最好的禮物。我不會因為A股市場大跌而改教她們說丹麥語。”
羅杰斯曾經說,如果上海空氣夠好,他一定搬到上海住。目前,羅杰斯住在新加坡,他開價1500萬美元兜售他位于紐約曼哈頓的住宅,因為他打算轉移他所有的美國資產。
(摘自《環球時報》200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