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瑞乖,你快快長大點,媽媽把你帶到彭州讀書書……”
這是5月12日中午12時許,彭州市公安局民警蔣敏和她遠在北川縣、朝思暮想的兩歲小寶貝的一次電話通話。兩個小時后,14時28分,蔣敏與女兒永遠天各一方。在這場災難中,蔣敏全家10口人死亡。揩著永遠也揩不完的眼淚,蔣敏轉身投入抗震救災的第一線。
永遠的痛
對于地震幸存的每一個人來說,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首先想到的就是第一時間給家人報平安,但是就在那一刻,蔣敏工作的彭州市通訊中斷,電話打不進來,也打不出去。
但容不得絲毫的猶豫,也不能失去一分一秒的時間,民警們緊急集結,出門搶救傷員、上街維護秩序……在地震災難來臨的那一刻,每個民警都暫時拋卻心里所有的牽掛,迅速投入抗震救災。
19時10分,出門巡邏回來的蔣敏再次撥動那串再熟悉不過的電話號碼,然而,傳來的還是那令人揪心的忙音。
收音機的聲音在耳邊沉重地播放著最新消息:四川北川老縣城塌方,山體全部掩埋。目前,確定死亡人數大約3000余人……
蔣敏按捺不住內心的牽掛,繼續撥動北川縣家里親人的電話。周圍很嘈雜,但氣氛卻死寂。蔣敏將滑蓋手機上推的那一瞬間,民警鐘瑋看了一下,手機顯示屏上,是蔣敏女兒瑞瑞那胖乎乎的可愛小臉。
20時30分,電話依然無法撥通。
收音機里繼續傳出關于地震數據的統計。突然,蔣敏拉著同事鐘瑋的手,有些語無倫次地說:“一個僅有2萬人的縣城,一個媽媽,要照顧兩個老人,還要拖一個兩歲的小孩子,他們能不能從六樓活著出來?”那一刻,周圍的人心都碎了。時間在延續,工作也在繼續,蔣敏揪著心繼續執勤。
13日凌晨6時許,蔣敏的手機響了,來電顯示對方號碼是北川的。蔣敏剛剛和對方說了兩句話,頓時淚如雨下。蔣敏在哭,旁邊女警也在哭:蔣敏的舅舅哭著打來電話,蔣敏的爺爺、奶奶、母親、女兒全部遇難……除了舅舅,蔣敏在北川的全家10口人已經確認死亡……
永遠的傷
擺在面前的生離死別,是那么殘酷。
“道路不通,通訊不通,我回去也沒有用,還不如在這里做些事,幫幫和家人一樣的災民。”遭受重創的蔣敏,此時異乎尋常地選擇了堅強。地震發生后,蔣敏一直和戰友們忙碌在救援的一線:維持震后秩序,幫助安置源源不斷從災區送下來的災民。她想走,但不能走,也不忍心走。一天后,丈夫只身踏上了前往北川尋親的路,盡管尋親已經沒有實際的意義。
向著女兒、向著親人的所在,4個小時后丈夫滿腳血泡地走到了北川。看到縣城的一剎那,他被眼前觸目驚心的廢墟震驚了:家在哪里?女兒在哪里?
找不到人,丈夫不得不回到成都。丈夫強撐著,安撫悲傷而又疲憊的蔣敏在車上躺下,并為她蓋上了一件衣服。關上車門后,蔣敏聽到了黑夜中丈夫嚎啕大哭的聲音……離開時,丈夫對她說:“蔣敏,我們已經夠幸運了。很多家庭沒有一個幸存者,孩子沒有了,我們愛其他的人吧,你和我都能夠為他們做些什么。”
永遠的愛
看著蔣敏在抗震救災一線一天天忙碌憔悴,領導和同事非常擔心,特意把她調換到了指揮中心,但一天后,她又要求到了一線。天彭中學安置了4000多名來自龍門山、九峰山的災區群眾,整整一天,蔣敏都在這里維持秩序,幫助送水、送物資。傍晚,又和幾位同事為剛到的災區群眾扎帳篷。
和蔣敏在一起工作多年的彭州市公安局政工監督室的張燕主任一直默默地關心著她。張燕告訴記者,每次有小孩子,蔣敏總是特別細心呵護,幫他們穿衣、蓋被子、逗孩子們笑,“每當這種時候,我心里就特別的心酸”。
28歲的蔣敏出生在北川縣,她是個漂亮的羌族姑娘。由于蔣敏的丈夫在成都市衛生局工作,3年前蔣敏調到了彭州市公安局。女兒降生后,由于夫妻工作繁忙無人照顧孩子,瑞瑞只得隨外婆住在北川。女兒兩歲了,會打電話了。蔣敏說,女兒既乖巧又聰明,每次都會在電話里背唐詩給媽媽聽,還會甜甜地說:“媽媽,我想你”“媽媽,我愛你”……
蔣敏說,孩子已經沒有了,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實實在在地幫助災區群眾:“我的舅舅現在也和他們一樣,住在這樣的帳篷里面。如果我的母親、我的女兒還活著,肯定也正被很多人這樣幫助著、關愛著,這么多家庭和我一樣不幸,我感同身受,災難面前,所有的人都是一家人。”
凌晨,幾個剛剛救援出來的銀廠溝的災區群眾來到了安置點,其中有一個胖胖的小男孩。蔣敏安置好大人后,緊緊地抱起這個小孩,久久不愿意放下,看了又看,她問張燕:“你說,這個孩子有兩歲多了吧?”“差不多吧。”張燕的心一酸,她知道,蔣敏在想女兒。放下孩子后,張燕攙起了蔣敏,突然感到臂彎一沉,身邊的蔣敏怎么拉都拉不住。因為連日的勞累和悲傷,蔣敏暈厥過去。現場的警官們趕快把蔣敏扶到板凳上,用手托著她的頭,經醫生檢查發現,她的血壓非常低。在醫生的堅持下,蔣敏被送到了醫院輸液,但一醒過來,她馬上要求再次回到安置點。“我還行,我不能占醫院的床位,我也不能停下來。”蔣敏掙扎著又回到了抗震救災的第一線。
(摘自《四川日報》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