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經濟學家、湖南大學博士生導師廖進中教授,雖然年過花甲,但對湖南的經濟發展和中部崛起依舊充滿無限的期待和熱情,而且他還有個“怪癖”,喜歡在論壇發表犀利的言論和挑戰性的觀點,甚至不惜與人針鋒相對,相互辯駁。最近,他擔任了紅網“解放思想大家談”的版主,發起思想解放的討論議題,為富民強省獻計獻策。
對于正在崛起的湘商和如火如荼建設的湖南商會,自然逃不出這位老經濟學家的觀察視野。在湖南大學圖書館旁的綠草地里,廖教授接受了筆者的采訪。
“湖南要大發展,思想要大解放,首先要打破對‘湘軍’的崇拜?!睂先说南孳娗榻Y,廖教授的批判可謂毫不留情。
而湘軍是由背后的湖湘文化支撐起來的:“這就要對湖南人引以為自豪的湖湘文化做一個梳理和反思。湖湘文化的主流還是一種農耕文化,一種軍事文化,更重要的還是一種封建文化乃至專制文化。無論哪一點,都不符合現代文明的發展潮流。而我們湖南人不管什么都貼上‘湘軍’的標簽,什么電視湘軍、體育湘軍、出版湘軍、動漫湘軍。歷史是歷史,但都搬到現代來,其實是有違現代文明和法制的?!?br/> 廖教授認為,一直以來,商在湖南不是主流,這種思想在湖南人的骨子里沒有根本性的改變。當年人家在“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從商的時候,湖南人在干什么呢?
今天這個歷史的大轉型終于到來了。湘商的提出,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符合中國發展的潮流,符合世界發展的大勢,也符合老百姓的心情。現在就是要把“湘軍”概念轉化為“湘商”概念,乃至完全替換。“軍”的理念說到底是官的理念,而商業的理念是民的理念。民是要商的,民是要生產的,“富民強省”的提出,正好契合這種趨勢的到來。
對于把湖南精神歸結為“心憂天下、敢為人先”,他并不全認同:“心憂天下”的確是湖南人的傳統,曾國藩也好毛澤東也好,表現得淋漓盡致;但“敢為人先”則不盡符合事實,湖南人往往在省內“先”不起來,而必須走出省外,走向全世界,這并不代表他在湖南的成功,說明湖南的環境還是有很大問題,因而才出現湖南人“出生于省內,成功于省外,揚名于全世界”的情況。提倡湘商,就是要在湖南提倡和創造良好的商業氛圍,讓湖南人在本土扎根,開創湖南全民創業的新局面。
結合最近的思想大解放討論,針對湖南人濃厚的“官情結”,他認為解放思想要首先改變“官”念:“改變‘當官’的概念,改變‘作官’的觀念,改變‘為官’的理念!”就是要做好人民的公仆,執政為民,還要還權于民。進一步,不但為官者要改變“官”念,老百姓也要改變“民”念:“改變‘臣民’觀念,改變‘順民’觀念,改變‘暴民’觀念?!焙先说挠^念中,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出了最高領袖和大救星,因而下意識里依賴毛澤東,躺在“主席故里”、“紅色故鄉”睡大覺,總是埋怨上面沒有給我們好的政策、好的項目,“等、靠、要”思想嚴重??墒乔∏⊥浟嗣飨f的最重要的話:“人民萬歲”、“人民創造了歷史”、“要走群眾路線”、“要依靠群眾和相信群眾”。毛主席早就給了我們人民當家做主和自己創造歷史的“思想”。“湘商”根本上是一種“民”的概念,“湘商思想”就是“民本思想”,通過商業活動,激勵全民創業,激發民間活力,將從根本上改變這種“臣民”、“順民”的思想。
“改變順民觀念,鼓勵全民創業,就要‘法無禁止即自由’。”他說,不要非得等到政策非常明確的時候才搞創業,只要法律沒有禁止的我們就可以去嘗試,我們的解放思想可以從這里找突破口,這方面浙江人是我們的學習榜樣。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雖然我們已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最近又遇到了中部崛起的大好時機,但相比其他省份,湖南的全民創業才處于起步階段。他不無感慨地說:“湖南真正稱得上‘企業家’的,還不多。三一重工我最熟悉了,他們剛剛在漣源火車站辦小焊條廠的時候,那是很艱苦的,一步一步才發展成一個國內外知名的大企業。梁穩根是真正的企業家,真正的商人。還有遠大幾家。而其它的,大多數是國營企業,是國家給的基礎,而不是自己創造的?!?br/> “沒有創業故事的人不能叫企業家。”他呼吁更多的湘商用行動書寫自己的創業故事,媒體要為湘商鼓與呼,為這些真正的湘商樹碑立傳。
“‘湘商’、‘湘商’,相互商量,和諧文化的理念嘛?!嫔獭莻€好東西,比湘軍要好。”廖教授一邊在綠草地里走著,一邊嘴里反復默念著,他期待湘商能夠引領湖南人民掀起全民創業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