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商人》雜志做過一個調查,就是:如今一提到晉商,你會想到誰?
答案是,幾乎百分之百的人們就會自然而然聯地想到明清時期的晉商。
這似乎表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當代晉商并沒有找到新的商業突破支撐點。如果說晉商的名聲靠票號支撐,那么“新晉商”憑什么立足?
山西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劉建生就表示,無論在經營范圍還是從業人員,以及對社會發展的影響上,現在的山西商人與老晉商都無法同日而語。除了黃河文明中一些潛移默化的影響仍在發揮作用,新老晉商之間已沒有什么聯系。晉商只是一個歷史概念,因為晉商文化在大約一百年前出現了斷層,至今還沒有緩過氣來。
“晉商,已成為歷史。”百度CEO、新晉商聯合會副會長李彥宏說。
“山西哪有什么民營企業家,還不都是靠官府吃飯的”。太原市一位搞電力的老板曾經這樣對采訪的記者說。山西省是中國能源重化工基地,提到山西商人,幾乎眾口一詞“煤老板”、“暴發戶”。從常規上看,資源型的產業,一般都是誰掌握了資源,誰就擁有了財富。 “熱錢都投在煤、焦、鐵等見效快、產出多的短期項目上,特別是煤礦,因為煤礦最掙錢。”山西省政府的一位官員這樣向記者表示。
當年名震一時的李海倉涉足的就是焦炭和鋼鐵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