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島有個偏僻的小鎮叫鳳凰鎮,是三亞最南邊的一個小鎮,人口只有一萬多人。小鎮椰風海韻,優美安詳。有一天,這個幽靜的小鎮里突然來了100多位陌生人,而且都是清一色的美女。小鎮上的人們大飽眼福,被閃光燈和美女眩暈了雙目。
由世界小姐機構主席莫利夫人帶隊的這106位小姐,全部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選美比賽獲勝選手,她們是來海南省三亞市參加第57屆世界小姐總決賽的。世界小姐總決賽是國際頂級的選美大賽,而鳳凰鎮是個小地方,不可能安排比賽項目,是什么吸引她們突然造訪?
商務考察帶來的珍珠夢想
吸引這些美女們的,是海南京潤珍珠博物館里的珍珠。當她們涌進博物館,一看到柜臺里琳瑯滿目的珍珠,都興奮地尖叫起來。
世界小姐們對珍珠產品非常感興趣,大家紛紛試戴,為不同的服裝挑選不同的款式,每個世界小姐都是連買數套,個別人甚至成堆成堆地購買,一個比一個瘋狂。美女們大大地過了一把購物癮,每個人都是滿載而歸。
世界小姐的到來,在鳳凰小鎮上,最高興的莫過于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他就是珍珠博物館的主人周樹立。
周樹立祖籍沈陽,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經濟學博士,畢業后,于1998年獨自來到三亞創業。他從經營水晶起步,在三亞市鳳凰鎮建立了一個大型的水晶展示中心。
“作為我個人來說,非常喜歡水晶,水晶晶瑩剔透,表現出男人的清澈和剛毅。” 周樹立掏心窩地說道。
海南是一個水晶大省,在周樹立的水晶展示中心里,除了本地產的優質水晶以外,還有他從世界各地采購來的水晶,算是集世界水晶之大成。可是,酷愛水晶的周樹立,怎么轉而做起了珍珠博物館呢?原來,這是周樹立2006年到南太平洋的塔西提島進行商務考察時,突然萌生的一個想法。
“塔西提是個不大的小島,珍珠業很發達,尤其是卡塔西提的珍珠,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看到這個小島上有這么一個漂亮精美的博物館,我感到很震撼,當時我就想中國是不是也應該有一個這樣的博物館。”周樹立開始了向往。
海南島有2000萬平方米的熱帶海域,盛產各種海水珍珠,而且中國又是一個珍珠大國,淡水珍珠占世界產量的90%以上,海水珍珠占40%以上,珍珠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從塔西提島回來,周樹立建一個珍珠博物館的想法更加堅定了。
周樹立是個急性子,說干就干,他馬上開始了籌備工作。可是,要建立一個珍珠博物館,彌補國內的空白,談何容易。地址的選取和巨額資金的到位是兩大難題。雖然周樹立的水晶生意很不錯,可是要新建個博物館,實力還遠遠不夠。
或者把水晶館改建成珍珠博物館?誰知道,周樹立剛試探著把自己的這個想法說出來,馬上遭受到一片反對聲。
“好好的一個水晶館不知道怎么去折騰,又去建博物館。博物館是一個企業所為嗎?”水晶館的同事反對的呼聲非常強烈,他們認為放棄水晶館現有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去追求一個虛幻的夢,太不劃算了。
為了水晶展示中心,周樹立已經投入了1400多萬元資金,而現在要轉做珍珠行業,風險太大,大家認為周樹立是頭腦發熱。
摸著石頭過河建珍珠博物館
周樹立一意孤行,力排眾議,他認為國內已經有了水晶博物館,在水晶行業很難超越別人,但國內還沒有珍珠博物館,如果自己第一個建起來,不光填補了空白,還會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我只能割舍水晶,把珍珠做強。”經過反復考慮,周樹立下定決心要建中國第一個也是最好的珍珠博物館,盡快實現自己的夢想。
“我的性格是做什么都比較快,吃飯快、走路快,既然下定決心轉型,就應該做得更快更好一點。”周樹立是個非常強調效率的人。
在周樹立的心里,既然自己建的是全中國第一家珍珠博物館,那就要展示出中國的珍珠歷史與文化,于是急性子的他風風火火地忙起來了。
周樹立想在兩個月內把博物館建立起來。可是,折騰了一個多星期,海南的那些裝修公司做出來的設計方案,沒有一家讓他中意的。
他好不容易看中了一家北京的著名設計公司,沒想到人家剛聽說他的來意,馬上就斷然拒絕。
設計師呂志道解釋說:“我們公司曾經設計過許多家博物館,但他要求在兩個月的時間內完成珍珠博物館的設計和建設,是不太可能實現的事情,所以我們把它推掉了。”
說來也不怪這些裝修公司,中國原本就沒有珍珠博物館,找不到任何可以借鑒的設計經驗,而且周樹立本人對珍珠博物館究竟應該設計成什么樣,也沒有成熟的想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像拍電影電視都要有一個腳本一樣,做展覽博物館也要有一個內容,才能做得更好。周樹立對珍珠博物館的思路,只是想講有關珍珠的故事,這個要求讓設計師感到無從下手。

“珍珠體積非常小,把珍珠說成一個故事,做成一個博物館是非常難的事情。” 呂志道為難地說道。
設計公司雖然拒絕了,但周樹立卻不肯放棄,他邀請對方先到三亞去看看再做最后決定。于是對方的設計師勉強跑到三亞去看了看,沒想到,這一去,被周樹立的真誠和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