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茶不洗杯危害健康
天津藥物研究院副教授李紅珠說,茶雖有益健康,但錯誤的飲茶習慣卻會帶來相反的結果,“不勤洗茶杯”就是最常見的一種。沒有喝完或放得時間較長的茶水暴露在空氣中,茶葉中的茶多酚與茶銹中的金屬元素就會發生氧化,形成茶垢,附著在杯子內壁,而茶垢中含有許多致癌物,加上水垢里的重金屬,就成為危害人體健康的罪魁禍首。
因此建議,每次喝完茶后,即使杯子沒有茶漬,也要認真清洗一下。如果杯子里已經積滿了茶垢,可用牙膏反復擦拭,或用加熱的米醋、蘇打水浸泡24小時,再反復沖洗。
★上網太多表情僵硬
曉雨是某公司的職員,由于長年跟電腦打交道,他感到高興悲哀時,臉上卻顯得十分木然 。“他的臉和屏幕倒是真有夫妻相”,朋友這樣說他,同事也對他敬而遠之。“電腦臉”是因為面神經出了問題嗎?其實,這只是暫時的表情障礙。
就像太久不說話聲帶不聽使喚一樣,曉雨長期只與電腦為伍導致社交刺激不足,最后面部表情“不用則退”。從根本上說,這是常說的“網絡成癮”的一個癥狀,嚴重時可能引發人際障礙。中國如今已成為“第一網民大國”,在我們身邊,這種“電腦臉”也已不再是個別現象。看來,上網還是要適可而止。
★西紅柿配酸奶可有效補血
現代社會,由于工作壓力大且繁忙,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嚴重地影響了健康。西紅柿配酸奶可算是上班族營養又美味的補血食物。
鐵是預防和改善貧血所不可缺少的成分,如果和維生素C一起攝入,則更易被人體吸收。熟透了的紅色西紅柿中所含的維生素C極其豐富,因此能提高鐵的吸收率。而酸奶的蛋白質成分也能促進鐵的吸收,因此,把西紅柿和酸奶搭配在一起榨出的西紅柿酸奶汁是提高體內鐵元素吸收的良好來源。而且,酸奶的種類繁多,為了避免糖分攝取過量,最好選擇無糖的原味酸奶。
★老年人多看電視容易癡呆
長時間看電視,不但不利于老人的身體,還會影響其正常的認知與社會交往功能。
從身體影響來說,活動不足會導致體內脂肪堆積,可能誘發心腦血管疾病,或使原病癥加重。從精神方面來說,首先,長期久坐導致的血液循環變慢,心肺功能減弱可能引起大腦供血不足,增加老年癡呆的患病率。其次,如果總盯著電視看,大腦的認知能力會長時間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讓腦子變得越來越“懶”。長期如此,必會引起大腦整體認知功能的下降。再次,不參加社會活動,不與人互動交談,人的內心變得封閉也會讓社交能力降低,大腦變得固化不靈。
國外曾有研究顯示,每多看1小時電視,今后患早老性癡呆癥的幾率要比不愛看電視的人高出1.3倍。所以,老年人日常看電視的時間應加以控制,最好每天在12小時。電視節目則應選擇一些新聞類的,多關注社會能促使大腦多思考;兒童節目充滿童趣、活潑可愛,能給人帶來亢奮、向上、歡樂之感,并能喚起童心,是醫治老年人抑郁、孤寂等不良心理情緒的良藥。當然,其他閑暇時間也不要都放在家務事上,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與大家互動交流,這樣才能讓大腦的衰老速度慢下來,長期保持旺盛的精力。
★嚇唬孩子害終生
“再哭,窗外面大灰狼吃掉你。”家長和保姆經常會描繪一些虛構的、負面的情景來嚇唬孩子。而近日荷蘭研究人員發現,比起中性事件,孩子們更能記住這樣消極而虛構的事件,并會添油加醋。
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臨床心理學系的亨利·奧特加爾和同事找來76名年齡在79歲的孩子,要求他們回憶前一年經歷的某個真實事件(如表演音樂劇),以及一個虛構的中性事件(如換教室)和一個虛構的消極事件(如被冤枉抄襲同學作業)。一周之后,再要他們記起這些事件和細節。結果發現,74%的孩子都記起虛構的事件,并補充了一些虛假的細節。研究人員認為,大腦中儲存的消極信息之間聯系緊密,所以從一件壞事就容易想到另一件壞事。
眾所周知,不愉快的早年記憶可能導致孩子成年后出現心理問題。所以,父母最好拋棄嚇唬的方法、尋找更科學的教育方式。
★吃完海鮮不要馬上吃水果
吃完海鮮之后如果馬上吃水果,可能引發食物中毒。海鮮和水果都屬“寒涼性”食物,大量進食海鮮本來就容易引起腹瀉。另外,海鮮中的魚、蝦、蟹等都含有比較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物質,它們若與含有鞣酸的水果,如葡萄、石榴、山楂、柿子等同食,不僅會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而且容易使海味中的鈣質與鞣酸結合成一種新的不易消化的物質。這種物質刺激腸胃,便會引起人體不適,輕者出現嘔吐、頭暈、腹痛、腹瀉等癥狀,重者胃腸出血。最好隔一個小時再吃水果。如果出現胃腸不適,可以用綠豆一把煮湯喝了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