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中和帶著他的徒弟吳耀,故事、小說、散文寫了十多年,成果是有了點,可終究沒有大的突破。柳中和就對吳耀說:“看眼下小品火得不得了,咱改寫小品得了。”
師傅寫出一個喜劇小品,吳耀只是在電腦顯示屏上讀了一遍,就笑得止不住;而吳耀呢,雖然也寫成了一個,但比師傅差一層,就覺得缺滋味。
果然,師傅柳中和的小品被一位名演員看好,徒弟吳耀的受了冷落。可名演員的報酬給得極低,簡直就是想白撿!談了幾次沒成,柳中和便將稿子另尋出路,還是因為價錢相差得太懸殊,又黃了。
徒弟吳耀的小品再差,那也不能白寫呀,名演員看不上,他賣給省臺,也沒看好;后來,被軍隊一位業余演員看到了,說,改一改有可能活。那演員提意見,他改了三遍,雖然比師傅那個不行,可到底是大有進步。本子在軍區聯歡會上演出,還上了電視。商量價錢時,吳耀說,給不給都成啊。
吳耀又埋頭寫第二個小品。柳中和看不慣了:“你咋那么淺薄?人把你賣了還幫著數錢。攢一個小品就燒得睡不著了,趕緊RrywxKaSdjySdOPqipwJ5o7X9Br5X32S+2xKM5NPoJU=賤賣掉?”吳耀說,反正不是什么好玩意兒,只當練習了。師傅討厭他這種沒見過世面的輕浮勁兒,再不理他。
柳中和繼續小品創作,不斷有人看好,但還是稿酬的分歧,擱在了手里;而吳耀寫得不如師傅,卻漸漸地忙起來,不斷有人請他寫本子,名字時常在省市級電視臺出現……
后來,吳耀的本子上了央視,他自己也成了名人。在一次有市領導出席的文化名人茶話會上,宣傳部長向書記、市長做介紹時,首先介紹的吳耀:“全國著名小品作家……”而介紹到柳中和,卻說:“也是咱市的名人,創作骨干……”
說到吳耀,柳中和總是不平衡:“他算個啥呀,小人得志。”并且指出吳耀小品的某些缺憾,一二三四五,說得非常讓人信服。
(責編/鄧亦敏題圖/樂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