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平鎮上的人都知道,太平鎮只有一個大俠,那就是鎮西的歐陽金鐘。歐陽金鐘自幼習武,得到過高人指點,武功十分了得,曾接連打敗神拳劉三、鐵臂無敵霍鐵山、利劍張風遙等人,就連行走江湖多年的逍遙禪師也只和他打了個平手。歐陽神鐘又以江湖和俠義為重,三次謝絕了縣太爺的登門邀請,甘愿隱居鄉野,也絕不加入六扇門為虎作倀。他佑護著太平鎮的安全,人們都非常敬重他,稱他為大俠。
太平鎮的人都知道太平鎮上歐陽金鐘是大俠,可就有一個人不承認,那就是鎮東的孔二先生。孔二先生從小飽讀詩書,自覺滿腹經綸,又自稱是孔圣人的后世嫡孫,雖然未考得什么功名,可他說那是他淡泊名利不屑為之。孔二先生在鎮東開設一學館,每天傳道授業,學館里書聲瑯瑯,人人見了他都施禮作揖,叫一聲先生。孔二先生始終認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一提起歐陽金鐘,他先是嗤之以鼻,然后搖頭晃腦地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歐陽金鐘,一介武夫,既不能安幫定國,又不能撫民濟世,何敢稱俠?
太平鎮上的人都知道孔二先生瞧不起歐陽金鐘,歐陽金鐘自己也知道,他恨不得一拳把孔二先生砸扁,可習武者最忌以武欺人,況且孔二先生又是太平鎮上人人敬重的文膽,因而他縱有滿腔怒火,也只能憋到肚子里捂滅。而孔二先生似乎也清楚歐陽金鐘對他仇恨滿懷,所以他從不主動惹怒歐陽金鐘,即使兩個人走路碰面,他也會繞道而行,用他的話說:恃武好勝,胸無點墨,不屑為伍。
太平鎮的人都知道太平鎮上的大俠和文膽不睦,也知道他們之間早晚會有一戰,可他們不知道是大俠最后制服文膽還是文膽最終降服大俠。
2
太平鎮很太平,太平得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孔二先生家的學館乃書香教化之處,更是整日門庭大開,隨時歡迎眾人前來求學討教。這夜三更,孔二先生正在桌前秉燭夜讀,燭光一閃,一人來到桌前。
“先生坐,深夜至此,不知有何見教?”孔二先生伸手相讓,目光卻依然留在書上。
“速將《圣訓》三卷交出!”來人說話間帶著寒氣。
“先生想知書中何事何理?在下可為你口述。”孔二先生說話間抬頭,這才發現來人竟是黑衣黑褲,面罩黑紗,惟有手中鋼刀寒光耀眼。
“速速交出書來,否則取你性命!”來人手腕一抖,寒氣四濺,隨著鋼刀劈下,孔二先生的眉毛、胡須、頭發皆被斬落。
孔二先生的夫人聞聲從里屋走出,頓時嚇得花容失色,癱倒在地。
黑衣人飛身躍到孔夫人跟前,鋼刀橫在她的頸下:“書呆子,速速取書!”
孔二先生急忙起身,翻出《圣訓》三卷,雙手交給黑衣人。
黑衣人接書在手,腳尖點地,燕子一樣縱窗而出,穿房越脊,眨眼間便消失在夜色之中。
孔夫人驚慌失措,急忙撲到丈夫懷里,聲淚俱下。
“斯文掃地!”孔二先生邊為夫人拭淚邊看著黑衣人遠去的背影晃頭嘆息,“欲學圣人道,卻用粗蠻法,可嘆呀可嘆!”
很太平的太平鎮竟然發生了不太平的事,而此事竟然就發生在本應最太平的孔二先生書館內。孔文膽被人剃光了須發,正給學生講授的《圣訓》三卷被搶,夫人也因受到驚嚇臥病在床,整個太平鎮都震驚了。歐陽金鐘聽聞后親自來到孔二先生的學館,向他壓驚,又詢問他飛賊的情況,發誓要親手捉到飛賊,為先生討回失書。孔二先生淡然一笑:“求書心切,不擇手段,原為習學圣人之理,由他去吧。”
孔二先生雖然嘴上那么說,可歐陽金鐘心里清楚那是故作無謂之語,他笑一笑,抱拳離開孔家,四下尋找飛賊下落。而此時,鎮上又發生幾起飛賊入室盜銀案,歐陽金鐘跟蹤數日,終于在鎮外山神廟找到了飛賊。一場惡戰,飛賊用飛鏢傷了歐陽金鐘,而最終卻被歐陽金鐘砍為兩斷。
眾人聞訊趕到山神廟,被搶的《圣訓》三卷仍在,被盜的銀兩也大部仍在,孔二先生認出了被殺的正是那天晚上的飛賊。看著年紀輕輕的飛賊已經身首異處,孔二先生長嘆一聲,把三卷《圣訓》抱到尸體跟前,親手點燃:“欲學圣言,卻因圣言而死,何故?君方式不對耳!”
太平鎮又恢復了太平。太平鎮的不太平源于孔二先生的《圣訓》三卷,而重新太平則是因為歐陽金鐘的不凡武功。太平鎮的文膽和大俠雖然沒有親手過招,卻已經分出了勝負。人們見著孔二先生雖然嘴里依然叫著先生,可臉上已沒有了什么笑容,而見到歐陽金鐘時卻都要尊稱一聲大俠,臉上堆滿了由衷的笑容。許多人都把孩子送到歐陽金鐘家,求他收徒傳功。歐陽金鐘礙于面子收了幾個,可送的人越來越多,最后歐陽金鐘只好在鎮西開了一家武館,廣收門徒,傳授武功。鎮上以及外鎮的人紛紛把孩子送到歐陽大俠的武館,就連鎮東孔二先生學館里的孩子也都在父母的帶領下,直接去了鎮西的武館,棄文學武,僅僅幾天的工夫,鎮東的學館便只剩下了孔二先生一人。
弟子走光了,孔二先生實在忍不住,他氣沖沖直接來到鎮西,一把推開武館的門:“歐陽金鐘,你憑什么奪我的弟子?”
歐陽金鐘一愣:“孔先生這是說的什么話,你我都是開館收徒,人家學文學武全是自愿,又不是我用繩子把他們綁來的,怎么能說我搶你的弟子?”
孔二先生一時語塞:“你……你早不開館晚不開館,偏偏這個時候開館,你就是專為奪我弟子,居心叵測!”
歐陽金鐘說:“孔先生這話好像正說反了,我原以為有你孔先生傳文,定會天下太平,可誰知一個小小的蟊賊就把你孔先生弄得文不像文武不像武,要不是有武圣人的傳人在,這天下還不知會鬧成什么樣。我現在再不開館傳武,再有壞人出現,這太平鎮還不得鬧得天翻地覆呀!”
孔二先生的臉紅一陣白一陣:“那也不能光學武不學文,武只是其形,文卻是其宗……”
歐陽金鐘擺了擺手:“你說的話我聽不懂,我也不想跟你爭論,孩子們愿意學什么讓他們自己選。誰愿意跟孔先生學文,現在就可以跟他走。”
歐陽金鐘接連問了三遍,數十個弟子中,竟然一個也沒有應聲的。孔二先生看了看,一句話也沒說,低著頭默默走出了武館。
又恢復了和往常一樣太平,太平鎮反倒有些不太平。鎮東一個學館,里面只有一個沒事可做的孔二先生,沒有一個弟子,更沒有瑯瑯的讀書聲。鎮西一個武館,里面有一群揮汗如雨的弟子,還有一個被人尊為大俠的師傅,更有一陣緊似一陣的刀光劍影。沒事兒可做的孔二先生總覺得不太平,他天天呆呆地望著鎮西的武館發愣,他總覺得武館要出什么事兒,具體要出什么事兒他也不知道,或許,要出什么事兒本來就是他心里的一種沒有根據的盼望。
3
太平鎮終于發生了大事兒。
這天,歐陽金鐘正在武館向弟子傳授拳術,館門一開,兩個體格健壯的彪形大漢走了進來:“請問,哪位是歐陽金鐘大俠?”
歐陽金鐘連忙收招上前:“在下就是歐陽金鐘,兩位是?”
“歐陽大俠還記得黑蝙蝠吧?”一個人冷冷地問道。
“黑蝙蝠?!”歐陽金鐘渾身一抖,“不認識……”
“是嗎?”那人大叫一聲,手一抖,一道寒光直奔歐陽金鐘面門打來。
歐陽金鐘側身躲閃,伸手接過暗器,竟然是一枚與飛賊打傷他的一模一樣的飛鏢。他一愣:“你們……究竟是誰?”
“我們是黑蝙蝠的把兄弟,你以為你殺了他滅口就一了百了嗎,今天我們就來給他報仇!”兩個人說完,抽出兵器惡狼一樣沖了上來。
歐陽金鐘急忙操起鋼刀迎了上去,三個人各施絕技,刀光劍影,嚇得眾弟子退縮在一旁,連大氣都不敢出,呆呵呵地看著。歐陽金鐘清楚這是一場死戰,絕沒有其他選擇,他拼命使出平生絕技,很快,一個人被他砍翻,另一個人也被他砍斷了雙腿。他一腳踏在雙腿被打斷的那人胸口:“快說,你們是怎么到這兒來的,還有沒有其他人?”
“有!”那人惡吼一聲,手一抖,拼命甩出了最后幾枚飛鏢。
歐陽金鐘急忙避開暗器,手臂一揮,鋼刀狠狠地劈了下去。
“大哥,別忘了給我們報仇!”那人慘叫一聲,被劈成了兩半。
歐陽金鐘指揮眾人把尸體抬走掩埋好,拖著身子走到眾弟子跟前:“師傅受傷了,我要去找郎中治傷,你們先回家吧,沒有師傅的話你們不要回到武館來,也不許承認是我的徒弟。”
眾弟子立即散去,歐陽金鐘看了看,帶好鋼刀,離鎮而去。
歐陽金鐘走了,大禍卻降到了太平鎮眾人的頭上。
第二天傍晚,在似血的殘陽中,上百匹馬圍住了太平鎮,為首的竟然是黑風斬。提起黑風斬沒有人不知道的,他雖然是數百里外的刀客,可聲名遠播,官府也拿他沒辦法,惹到他的人實際上就已經惹上了閻王。眾刀客把太平鎮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驅趕到了鎮西的空場,怒吼著要歐陽金鐘出來。
原來,入室搶劫的那個蒙面人外號黑蝙蝠,是大刀客黑風斬的五弟,他在云游江湖時碰到了歐陽金鐘,而歐陽金鐘并不認識他,兩個人便交往起來。歐陽金鐘想報復孔二先生心切,求黑蝙蝠把孔二先生的須發剃掉,搶走《圣訓》三卷,還許諾事成后給付重金,并要他多盜幾家銀子,以免讓別人懷疑自己。可事成后歐陽金鐘不但沒有給黑蝙蝠銀子,反而要殺掉他滅口。雖然他最后殺了黑蝙蝠,可黑蝙蝠已經事先把情況用飛鴿傳書告訴了大刀客黑風斬,告訴大哥如果自己有什么不測的話一定要為他報仇。
說完經歷,黑風斬吼了起來:“誰是歐陽金鐘,馬上出來,你我拼個高下!”
“歐陽金鐘不在鎮上,他已經走了。”有人應道。
“歐陽金鐘,你既然自稱大俠,就要不愧大俠的稱號,馬上出來決一死戰,否則我就把你們一個個全殺光,我看你還怎么藏。”
黑風斬連吼了數十聲也沒人應聲,他一揮手,幾個刀客猛地撲了上去,就要往外拖人。
“慢!”隨著一聲大吼,孔二先生走了出來,“不關其他人的事兒,放了他們。”
“你就是歐陽金鐘?”黑風斬眼睛里露出了殺氣。
孔二先生點了點頭:“你兄弟是我殺的,要報仇找我。我知道你黑風斬從不濫殺無辜,說到做到,而且殺了這些手無寸鐵且不懂武功的人會影響你大刀客的聲譽,所以,我請你發誓放過他們,咱倆來個公平決斗。”
“大俠就是大俠,在下佩服!”黑風斬說著對天發誓,“我黑風斬對天發誓,絕不傷害此鎮居民,否則天打五雷轟!”
“多謝大刀客。”孔二先生說著朝著黑風斬的身后一遞目光,“動手!”
黑風斬渾身一抖,急忙扭頭回望,身后根本沒人偷襲。這時,孔二先生已經向他猛撲過來,他急忙轉手拔劍迎擊,劍光一閃,孔二先生的人頭飛出老遠,尸體倒在地上。
“就這樣的身手還敢稱大俠?”黑風斬把劍收到鞘內,“把三爺四爺的尸體抬走,帶上歐陽金鐘的腦袋,咱們回去祭他們!”
黑風斬帶著眾人風一樣離去。如夢初醒的眾人急忙擁上前,齊刷刷跪在了孔二先生那無頭的尸體前。
眾人花重金求能工巧匠為孔二先生鑄造了一顆鐵頭,和軀體一起埋進了地下。墳前,人們給孔二先生立起了一塊碩大的石碑,石碑上刻著兩個碗大的遒勁有力的字:大俠。經歷生死之劫,他們明白了,危難之際能挺身而出者,才是真正的大俠。大俠,不一定非要會武功。
歐陽金鐘再也沒有回過太平鎮,其實在太平鎮人們的心中,他早已經死了。
太平鎮的人都知道,太平鎮只有一個大俠,那就是為救他們而死的孔二先生。
(責編/朱近插圖/黃全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