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備課充分,提高預見能力
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體育教師在課前應針對所學內容,針對學生情況、不同的特點等,設計本次課的教學內容和方法,科學而藝術地把握教學中的預設與生成,對易發生的安全事故要有預見性并加以防范,并對課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做好應急方案。這樣才能掌握主動,預防和處理偶發事件。所以在我們備課時要做到周密,提高預見能力,預想課堂上可能發生的各種意外事件及處理的方法。
二、做好準備活動,減少傷害事故發生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教育理念的變化,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一切為了學生,從有利于主體性、創造性的前提來進行組織教學。于是,我們一些體育教師就步入了一個極端,上課不用整隊,準備活動由學生自己來完成,老師身邊是一群雜亂無章的學生。可是,體育課的準備活動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部分,也是我們能否順利完成一節體育課的保障。體育課準備活動是結合所學習的內容來進行的,從實際出發,不玩花哨的架子,動作到位,幅度要大,使全身各部分關節、器官都得到動員,都能充分活動開,使學生在身體和心理上,對將要開始學習的內容做好充分準備。這既有利于動作技能的學習,又能有效地避免因準備活動不充分而造成的傷害事故。
三、良好的課堂常規,保障安全的前提
課堂教學并不是課外活動,課堂教學是教師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而精心設計的學習過程,學生在學習中只有按照一定的組織安排和教學要求,才能進行正常的學習,也可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過分地放縱學生,忽視紀律性的組織教學,很難達到我們的目標要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教學中,保證良好的課堂常規是保障安全的前體,從而也可以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和遵紀守法的自覺性。體育教學形式多樣,空間廣闊,如果沒有一定的規范性和紀律性,就難以控制教學的全過程。在課堂上沒有目的的放任,自由發展學生所謂的自主學習,這樣的教學只能培養學生自由、散漫的習慣,現在的學生缺少必要的自我約束能力。假如我們給他們自由的空間越大,他們就會變的越散漫、自由。這極易發生安全事故,所以,體育教師在課堂中,應該嚴格紀律教育,以培養學生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的良好習慣,在學習中得到良好的教育。
四、精選內容,防止事故發生
在我們的體育課中教學內容很多,而且往往在我們眼中一個很安全的活動內容,如果不加小心,有時也會發生意想不到的傷害事故。所以我們在選擇教學內容時,力求合理,同時教師要預見到不同教學內容容易發生的安全問題,要有相應的防范措施。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要根據季節和氣候的特點合理分配課堂內容,課堂學習內容,要做到新授、復習相搭配,課堂學習的內容,要看所需的場地、器材等硬件是否達到,對于存在危險的學習內容,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
五、適宜的運動負荷,避免傷害事故發生
體育課的運動負荷,是指學生在練習時所能承受的生理負荷和心理負荷,它反映學生在練習中的生理和心理的變化。運動負荷的安排是否合理,對體育課的質量有直接的影響,負荷過小學生不能起到鍛煉的目的,過大可能會給學生的身體帶來傷害。比如:在一節體育課中,由于在課的準備活動時,學生又跑又跳致使運動量過大,結果在接下來的練習中,學生才剛進入重要內容的學習,就已經出現頭暈、惡心、甚至嘔吐的現象。由此來看,在一節課中生理負荷曲線應呈逐漸上升的趨勢,一般在課的中間稍偏后才能達到高峰,然后逐漸地下降。所以在體育課上,課堂教學必須注意課的節奏。做到有張有弛,保持適宜的運動負荷,切不可無目的的加大或減小運動負荷。這樣才能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六、針對特殊學生,要做到區別對待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熟知中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另外必須要細致了解有病史學生的狀況,以便合理安排這類同學的活動,防止因體育教學安排不當而導致病癥出現,引發事故。身體有病的學生想上體育課,要請醫務室醫生開證明,并請家長簽字后再來上課,并安排適合該學生的體育教學內容及活動,以防止因體育課安排不當導致病癥加重,引發事故。如果學生確實不能上體育課就讓該學生申請免修體育課。這樣才能減少和避免傷害事故的發生。
七、場地、器材的布置、使用,要做到安全、合理
場地、器材的準備是最基本的安全預防,也是引發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外部因素,是可見的,也是可預防的。對于場地器材我們必須做到以下幾點:1、對場地、器材的布局要合理,能夠移動的器材向固定的器材靠攏。對于活動范圍不大的項目,如:單杠、雙杠等,應盡量安排在場地的邊角或面積較小的地方。投擲場地的安排,應考慮到對其他場地練習的影響。2、在安排練習時,應充分考慮到場地、器材的情況,應盡量做到場地既不空閑,也不擁擠。對同時進行的練習,應劃分好場地使用范圍,以免相互影響。3、在布置場地器材時,課前體育教師應對所有投入使用的體育器材、體育設施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查,來到操場,上體育課前先自覺地檢查一下場地是否平整,有無坑坑洼洼,有無磚頭、石塊等。4、在使用器材上,體育教師應有組織措施和要求。比如在練習時,經常造成學生一哄而上搶器材的現象,這很容易出現傷害事故。
八、掌握簡單的急救和處理方法,做到早發現、早處理
在我們的體育課中,經常出現由于因處理方法不得當或沒有采取急救的措施,致使傷害事故進一步惡化,給學生、老師、家長、學校等帶來較大的麻煩。所以,作為體育教師,應掌握一些運動醫學常識和簡單處理方法,如運動中暑、抽筋、脫臼、骨折等情況的應急處理。這樣遇到問題時,教師就能從容不迫、臨危不亂,坦然處之,妥善加以解決,并在第一時間里可以采取正確的方法進行急救處理或治療,而后及時與相關部門聯系,采取合理、有效地處理措施。避免因恐慌、無助而使得事故進一步的擴大,盡量做到早發現、早處理。
九、事后妥善處理,以免事態進一步惡化
在體育課上發生傷害事故后,我們切不可存在僥幸心理,否則有可能使事態進一步惡化。首先,應積極與家長聯系,不要等待家長來再處理,這是大忌,這樣會耽誤救治的時機,也有可能會引起家長的誤解,由此加深矛盾的激化。此時就算家長有過激的行為,我們切不可與其理論,家長總體講都是講理的,孩子受傷,心情可以理解,我們也應該理解做父母的心情。其次,在治療期間,老師、學校應該積極主動地墊付醫療費用,在學生住院期間盡量安排人在醫院陪護,然后再和家長商談關于如何處理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