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超市式”體育活動課管理,是指把“超市”的這種經營理念引進學校體育教學,在體育活動課中開設“練習超市”。“超市式”體育活動課管理的提出與探索,可以改變現行體育活動課的活動組織形式,優化體育活動課的活動內容,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更好地為增進學生的健康服務。
一、豐富“超市”的商品
沒有“商品”,就不存在“超市”,“超市”的經營離不開“商品”。教學內容就好比是超市里的“商品”,因此,在超市化的體育活動課堂教學中,按照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要求,選取與體育有密切關系的生理、心理、衛生保健、環境、社會、安全、營養等諸多學科領域的有關知識和技能,拓展新的活動課內容,關注學生的生命價值,充分考慮到學生發展的各種需求,力求把“健康第一”的理念落到實處。
體育活動課的活動內容和體育課內容相比,有著開放、寬泛、靈活的獨特性。因而“超市式”體育活動課內容的開發與拓展需要遵循公開化、多樣化、綜合化和開放化的原則。在確保一些體育課堂教學原有的走、跑、跳、投、小球類等項目的基礎上,還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活動內容的開發:
拓展之一:師生同場競技內容的開發。體育活動課在一般的學校通常是在班主任老師的帶領下、體育教師的輔導下開展的,所以,我們應該開發一些便于學生和教師共同活動的內容,讓學生和教師在互動的活動中,增進雙方之間的情感。比如:師生合作花樣跳繩,師生混合乒乓球團體賽,師生的跳皮筋比賽等等。
拓展之二:學生集體合作項目推廣和開發。集體合作項目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合作習慣。一個良好的集體合作項目在班級中的推廣,可以極大地幫助學生建立集體榮譽感和團體拼搏精神。比如推廣學生喜歡的集體活動項目:拔河、跳長繩等;比如引進和開發學生喜聞樂見的集體項目:疊羅漢、齊心協力等。
拓展之三:與民族體育項目接軌的活動項目的開發。我們是一個擁有56個民族的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中有許多的民族體育項目,這些體育運動都可以成為學生體育活動課中的活動項目。比如:抽陀螺、踩高蹺、斗雞、貼膏藥等。
拓展之四:與學生自創游戲內容接軌的活動項目的引進和開發。學生游戲來自學生群體,深受學生的喜歡。將這些游戲進行必要的選擇,將其中內容健康向上的,便于學生掌握的游戲引進體育活動課,提高學生的練習積極性。比如學生喜歡的自創游戲“警察與小偷”等等。
二、加強“超市”的管理
創設“超市式”體育活動課學習環境,意在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格局,構建一個人人都能參與、個個都樂于參與的課堂教學新格局。因而在豐富“超市”商品的同時,更要加強“超市”的管理,給予學生在“超市”中自我選擇鍛煉項目的權利,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和活動的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中。
管理之一:營造超市學習環境,提高學生自我鍛煉的興趣。“超市”除了商品豐富以外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自選”,因此在“超市式”體育活動課中,也要營造相似的活動環境,讓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進行鍛煉和活動。根據學校現有的體育器材情況,將活動項目編排成一個個“商品”,其中有“個人商品”、“小組商品”、“團體商品”,給不同需要的學生提供可選擇的余地。同時提供各式“套餐”,比如針對學生上肢力量的套餐:“強壯你的上肢”——“準備操—斜身引體—舉實心球練習—游戲”。然后將這些內容以月為單位進行編排,供學生選擇。如十月的“超市商品供應單”(表1)。
管理之二:規范超市活動流程,培養學生自我練習的意識。“超市式”體育活動的組織與開展也應該遵循一般超市購物般的流程,其基本范式是:進入超市——選擇商品——購置商品——完成購物。根據學生參與活動人數的多少和是否以固定的形式在一起活動,可以衍射出以下的幾種變式。
變式一:集體固定式。一般而言,參與活動學生以班級為單位,選擇固定的活動內容,活動的場地也相對固定。活動流程是:進入活動區域——查看商品供應單——自主選擇活動項目——領取活動器材——獲得活動場地——開展活動——自主評價。
變式二:小組固定式。參與活動的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活動的內容也相對固定。活動場地和別的小組必須合用,因而需要有合作習慣和能力。活動的流程與集體固定式基本一致:進入活動區域——查看商品供應單——自主選擇小組商品——領取活動器材——合用活動場地——開展小組活動——小組自主評價。
變式三:個人流動式。此變式適用于選擇個人商品的學生,在鼓勵學生自主獨立練習的同時,注重對學生獨立練習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個人商品具有個體活動的特點,學生會選擇多樣個人商品,因此在活動中具有很強的流動性。其活動流程是:進入活動區域——查看商品供應單——選擇個人商品——領取一種器材——指定場地活動——與選擇相同商品的學生合作練習——歸還器材并領取新器材——再次合作學習——自主評價。
變式四:套餐式。套餐式活動內容是針對學生自己身體活動能力上的一些不足或者社交活動上的一些長處自主選擇的一種活動方案,相對來說,較之其他的活動商品,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和運動能力的提高更具有針對性。活動流程:進入活動區域——查看商品供應單——選擇套餐——根據套餐自主練習——求得教師指導——獲得提高。
四類變式中,低年段學生的活動組織偏重于集體固定式,中高年段學生的活動組織偏重于小組固定式和個人流動式,套餐式活動適合于對自己有一定了解的高年段學生。
管理之三:開設超市健身指導,提升學生科學鍛煉的能力。學生有自選的權利,而教師也有輔導學生的義務。因而,在“超市式”體育活動中,還應該開設“超市商品導購”站,教師作為學生的健身指導,在學生出現疑惑的時候給予必要的幫助,引導學生在積極鍛煉的同時科學地鍛煉。在“超市導購”上,教師要把握兩個方面的指導,一個是對學生興趣的積極保護,學生喜歡什么項目就盡量滿足學生的要求;另一個方面是對學生的身體情況進行必要的了解,對學生開出“運動處方”,有針對性地介紹一些能提高學生運動成績(特別是弱項)的“超市商品”。
管理之四:設置超市活動區域,提高學生合作鍛煉的實效。相對“超市”商品布設不同的貨品區,“超市式”體育活動課更著重的是要對學生活動區域的設置。科學的活動區域設置可以提高學生活動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因而在區域分布時,應該考慮“無班界”這個原則——即活動不按班級分配場地,而是按照學生自選的器材的活動特性進行不同場地的分配,不同班級的同一活動內容的學生在一個場地進行鍛煉和活動。
在“超市式”體育活動的管理過程中,教師必須嚴格做好“超市導購服務”的角色,維護活動的秩序,處理偶發事件,提供隨時的幫助,讓整個“超市”活動有序進行。
三、“超市”組織和管理的反思
“超市式”體育活動的組織,將體育活動課的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充分享受自主學習的快樂,在“超市”和“無班界”兩者相結合的新的形式中,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興趣愛好,滿足每一個學生的不同需要,讓每一個學生在自主選擇和自主活動中受益,讓體育活動課的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當然,“超市”和“無班界”的推出,在帶給了體育活動課前所未有的激情的同時,也帶給了體育活動課一些問題。
首先是在學生主體性把握的分寸上,學生擁有了充分的自主權后,對于自己感興趣的活動項目選擇的次數就相對多了,很多的學生會選擇同一個項目,比如打籃球;而又有許多的學生爭取不到自己喜歡的活動項目而悶悶不樂,甚至失去了體育活動的興趣。
其次是在學生合作學習的組織上,“無班界”打破原有班級組織形式,根據學生的興趣而組合成的新型活動小組,讓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自由組合;拓寬了學生互動的面,跳出了班級的“天井”,增進了學生的交往能力。但同時,學生在不夠熟悉的同學面前會顯得不夠合作,有時甚至會在相互的競爭中慪氣。
但是,瑕不掩瑜。“超市式”體育活動形式的推出,豐富了體育的活動內容,提高了學生學習和鍛煉的積極性,更增進了不同班級學生的感情。相信只要我們一起努力,必定會對學生體質的提升和運動能力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