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育教師職業(yè)倦怠的現狀及影響
1974年,美國臨床心理學家費登伯格(Freudenberger)首次將“職業(yè)倦怠”引入心理學研究之中。他認為,職業(yè)倦怠是個體面對過度工作需求時,所產生的身體和情緒衰竭的現象。在我國,教師壓力問題日益凸顯,教師職業(yè)倦怠客觀存在。筆者通過調查,發(fā)現體育教師群體職業(yè)倦怠比例在教師行業(yè)中尤為突出,為數不少的體育教師不喜歡自己的職業(yè)。身為一線體育教師的人一定聽過這樣的話:“做體育教師實在沒意思”;“無論如何也不再讓孩子吃體育這碗飯!”究竟是什么讓體育教師如此心酸,如此不喜歡這個本該光輝、自豪的職業(yè)呢?是什么使自己曾經想用畢生精力去追求的教育事業(yè)失去理想與激情呢?
讓我們先來聽聽來自全國各地的部分體育老師的心聲:(參見http//www.ty121.cn)
鏈接一:
我們體育老師是最不值錢的了,其他學科,如語文、數學等學科是越老越有經驗,也就越值錢。而我們體育老師是吃青春飯的,越老越退化,特別是技能方面,這是自然現象。作為體育老師心里挺酸的,其他老師在學生身上都能找到成就感,享受著“桃李滿天下”的喜悅。而體育教師卻相對孤獨,有多少學生考上高一級的學校還記得體育老師呢?
鏈接二:
我們體育老師確實很辛苦,現在很多學校班級多、學生人數也多,學生人均活動場地小,能供體育課用的器材又寥寥無幾,課實在難上。冬天在寒風中吹著,夏天在烈日下曬著,有幾個開明的領導能理解呀?一些人只知道說體育課上得如何不好,就沒想過他們?yōu)轶w育課堂質量的提高做了哪些有實效的事情,體育課上課的環(huán)境改善了沒有?該買的器材買了沒有?教師的課超負荷了沒有(有的學校安排年輕體育教師每周帶22節(jié)課)?全社會的體育老師都應該高聲呼吁——我們需要理解!!!
鏈接三:
我們學校的體育老師比學校雜工的待遇好不了多少。每學期下來,獎金數體育教師最低;評優(yōu)、評職稱什么的,對不起,往后排。太不公平!我們平時課時多,雜事多,每天兩操督查,早上有早訓練,下班還要帶運動隊訓練,還有大大小小的競賽活動,整天像不停轉動的陀螺,沒有休息的時間,下班回家累得只有睡覺的份了!一個字─累!
雖然部分體育教師對“現象”的看法有些片面和偏激,但以上鏈接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體育教師的現狀。體育教師在工作中承擔著大量的工作,他們渴望得到同事的認可和領導的贊賞。可是在現實生活中,體育教師在精神、物質的分配上常常遭遇不公正的待遇。在教學效能感上也顯示出比較低的水平,因為體育學科的現狀使得教師個人成就感比較低,難以滿足個體的自我實現。學生的需要、其他學科教師的理解、領導的支持、學生家長的認同也影響著體育教師的個人成就感和工作積極性,受我國特有的國情“應試教育”的影響,體育教師的社會支持程度不高。這些都是導致體育教師職業(yè)倦怠的重要因素。
職業(yè)倦怠的體育教師對工作缺乏積極性,消極的工作態(tài)度直接影響著工作質量與工作效率,其影響面從個人、學生乃至到整個社會,具有不可低估的消極作用。因此解決體育教師職業(yè)倦怠的問題是目前教育改革中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
二、體育教師職業(yè)倦怠的轉化
根據上述對體育教師職業(yè)倦怠現狀和成因的分析,綜合國內外關于教師職業(yè)倦怠的對策研究,考慮體育教師職業(yè)特質,筆者覺得要改善體育教師職業(yè)倦怠的現狀,首先,體育教師要正確認識職業(yè)倦怠,認識到解決教師職業(yè)倦怠關鍵是靠教師自己;另一方面,解決體育教師職業(yè)倦怠需要建立一個良好的學校、社會支持系統(tǒng)。
1.在學生成長中獲取幸福感
體育學科在應試教育還比較盛行的狀態(tài)下,還沒有真正的坐上正席。所以我們沒辦法像其他學科那樣在學生的升學上找到成就感,也不能像其他學科老師得到家長和社會的重視。我們要在我們的陣地尋找特有的價值,在“應試教育”、“分數第一”的現狀還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時期,我們工作的意義尤為突出。記得曾經組織的一次六年級(畢業(yè)班)籃球比賽,觀看的學生把籃球場圍得水泄不通,個個精神振奮、熱血沸騰,吶喊聲、鑼鼓聲此起彼伏……這樣的場景出現在被考試壓得透不過氣來的六年級學生身上,更顯得難能可貴。從那時起,我深刻地認識到:我的工作對學生來說,多么重要而有意義啊!我們?yōu)閷W生的成長過程中注入了必不可少的快樂與健康。學生需要體育,需要體育老師,從事體育教師的工作是幸福的。
1)在職業(yè)創(chuàng)新中獲取新鮮感
有調查顯示,不管從事什么樣的職業(yè),在工作兩年后,便會產生倦怠。體育教師只是其中之一,倦怠是正常的心理現象,通過自我調節(jié)可以得到改善。
一個人的工作時間,幾乎占據了生命的三分之一。工作是否愉快,是否有樂趣直接影響一個人的幸福感。或許體育教師這個職業(yè)的選擇對很多人來說有些無奈,但是既然已經在這個崗位上了,我們就要有一個良好的工作心態(tài),積極主動地對待它,把工作做好的同時,在工作中尋找樂趣。在教學中,我們要多動腦筋,不斷推陳出新,讓學生對我們的體育課不斷地有新鮮感,喜歡我們的體育課,喜歡體育活動。同時,富有變化的工作也讓我們對工作保持一定的新鮮感,適度的新鮮感可以使我們遠離職業(yè)倦怠。從我的實踐經驗悟出:對教育教學的研究也是尋找工作樂趣的另一條好途徑。把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棘手的難以解決的現象當作問題來研究,在不斷探索、實驗的過程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獲,也會有成就感。只要全神貫注,對待工作的厭惡痛苦的感覺就會消失,做自己感興趣的事,也就不會感到倦怠了。
2)在專業(yè)進取中獲取成就感
工作之初為自己擬訂一份專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書非常重要,這樣可以使自己的工作、生活有目標。“不想做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把“做名師”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這樣,我們在前進的過程中才不會缺乏動力。
我們要從“教書匠”轉變?yōu)榫哂袑I(yè)精神、專業(yè)技能的教育專家。學習是專業(yè)成長必不可少的,學習的形式和渠道也是多種多樣的。向書本學,除了多讀教育論著,還要有選擇地看一些教育雜志等;向同伴學習,多聽老教師的課;參加教科研沙龍,可以聽專家講座;最方便、信息量最大的學習途徑是網絡,可以多上教育網站,積極參與論壇中各種教學問題的討論。通過網絡不僅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教育信息,還可以交到全國各地的朋友。實踐是我們的根基,我們實踐的主陣地是課堂教學。任何教師都離不開教學實踐,這實踐不僅僅是教師謀生的手段,也是教師展示個人才華,體現人生價值的活動。反思是提高自己的重要途徑。教師針對教學實踐中產生的問題進行反思。我們要養(yǎng)成習慣,上過一節(jié)課或一階段的課以后,對自己上過的課進行回顧與評價,仔細分析上課的得失成敗,找出原因,尋求對策。我們還要養(yǎng)成勤動筆的好習慣,及時把瞬間的思想火花記錄下來。教師專業(yè)成長離不開與理論牽手,和專家對話;離不開靜下心來慎思篤行;離不開耐得住寂寞的閱讀與寫作;離不開公開課前的一次次磨練……
當然,在我們潛心研究,磨練自己專業(yè)的同時,我們也要注重各種教學成績和教研成果的獲取與積累,在一定范圍內體現自己專業(yè)水平層次等,這些都會有利于我們專業(yè)職稱的提高和將來在專業(yè)發(fā)展上再上臺階做好必要的準備。專業(yè)上取得成就,是自我價值的體現,是自我實現的需要,是避免倦怠的有效途徑。
2.建立良好的社會、學校支持系統(tǒng)
良好的社會、學校支持系統(tǒng)是克服體育教師倦怠的客觀因素。注意加大力度在社會上宣傳體育的重要性和體育教師的價值,提高體育教師的社會、經濟地位,這是解決體育教師職業(yè)倦怠的重要途徑。政府管理部門、教學研究部門、學校領導和學校管理部門應加強學校體育實際工作的調研、督察,了解基層學校體育工作的真實情況,提高政策制定的合理性和政策執(zhí)行的力度,解決存在的問題,為高質量地開展體育工作提供必要的政策保證和心理關懷。學校在管理評價、福利待遇、各種晉職晉級、提拔教干等方面要公正地對待體育教師。努力為體育教師創(chuàng)設寬松的工作環(huán)境,減少不必要的負擔,特別是心理負擔,并把“體育教師的自身發(fā)展”放在重要位置,為體育教師提供必要的培訓、學習與交流機會,在其成長的過程中適時地推一把、拉一把,必要時給點壓力,常常鞭策一下、鼓勵一下。同時還要為體育教師的成長多創(chuàng)造機會,以賽促學、以賽促練,起到提高業(yè)務水平、錘煉師能的作用。
解決體育教師職業(yè)倦怠是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整個社會都應給予深切關注與積極支持。社會各界對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能以平常心對待,多一份寬容和諒解。作為學校應把解決體育教師職業(yè)倦怠作為一項常規(guī)工作,貫穿于學校整體工作之中。良好的社會、學校支持系統(tǒng),也需要體育教師的積極爭取,需要我們提高自身素質去贏得學校、家長、社會的認可,也需要我們與有關主管部門的積極溝通、主動交流和相互理解,主動克服倦怠,實現自我超越。
參考文獻:
1.黃燕,著.中國教師缺什么[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1).
2.余鳳珍.中學教師職業(yè)倦怠嘆息[J].武漢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