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方式的滾動”教學片段】
師:剛才,大家模仿得真起勁,誰愿意上來給大家表演一下,先說一說你模仿的是什么小動物?
生1:我模仿的是熊貓的滾動。
師:熊貓是我們國家的國寶,大家一定要保護它,看看熊貓是怎么滾動的?
(學生表演)
師:你模仿得真像,我們一起跟著這位小朋友模仿一下可愛熊貓的滾動吧!
生2:老師,我來,我模仿的是蝸牛的滾動。
師:你真積極,蝸牛能滾動嗎?
生2:能,我模仿的是摔跤的蝸牛,它爬到高處滾落了下來。
師:想象力真豐富,那就讓我們來看看摔跤的蝸牛是怎么滾動的吧!
(學生表演)
師:真聰明,我們一起跟著這位小朋友模仿一下摔跤的蝸牛的滾動。
生3:老師,我模仿的是蛇的滾動。
師:那大家來看看蛇是怎么滾動的,并跟著這位小朋友模仿一下蛇的滾動。
(師生充分互動交流)
……
師:剛才同學們模仿了這么多小動物的滾動,老師也想到了一種小動物,它的滾動本領可是最大的,你們想知道嗎?
生:想。
師:下面老師給同學們講一個故事,你們猜一猜看是什么動物:有一天,一只小動物正在山坡上用刺挑著野果,突然,森林里竄出一頭獅子向他撲來,它迅速地把身體團成了個球,飛快地往山坡下滾去,連森林之王也拿它沒有辦法,你們一起告訴老師是什么動物?
生:小刺猬。
師:你們說小刺猬的滾動本領大不大呀,你們想不想學?
生:想。
師:要想學小刺猬的滾動本領,首先要學會團身,如果不學好團身會容易出危險。那誰愿意來模仿一下小刺猬是怎么團身的?
(請學生表演)
師:掌聲送給他,你能給大家說說你是怎么做的嗎?
生1:我覺得首先要蹲下,低頭,抱著腿。
生2:老師,我有補充,應該兩腿并攏。
師:剛才兩位同學說得非常好。為了便于同學們記憶,老師根據剛才兩位小朋友所說的編了兩句口訣:小刺猬,把身團,低頭抱腿圓又圓。大家一邊跟老師念口訣,一邊做動作。
師:剛才同學們低頭、抱腿、團身的動作做得很好,下面我們要學習團身滾動,首先看老師示范一下。為了便于同學們掌握,需要我們兩人合作,一人做,另一人保護和幫助他。保護的同學蹲在同伴的旁邊,一手輕輕地放在頭后部,一手放在腿上,并提示同伴要低頭、抱腿、團身。下面兩人一組互幫互學,比一比哪個小組最合作,小組長做完后進行檢查,對本組同學掌握好的小朋友獎勵小紅星,開始練習。
(學生互幫互學,教師巡回指導,個別重點輔導)
……
【名師評析】
本次課的主要內容是一年級的《各種方式的滾動》。雖然是借班上課,雖然是海邊的農村小學生,雖然是第一次與學生接觸,但彭老師的整堂課還是讓我們領略了教壇新秀的真正實力。短短的四十分鐘,40多名一年級的孩子在彭老師的帶領下,始終處在一種十分亢奮的精神狀態之下,雖然汗上臉頰,但沒有一名孩子叫苦叫累,沒有一名孩子退縮,沒有一名孩子出現生理上的不適反應,就連在旁觀看的其他學科教師也情不自禁地從開始看到結尾。由此可見,體育課的魅力在彭老師的一節小課中得到了真正的體現。這是非常難得的一堂課,這也是讓我記憶深刻的一堂課。
體育新課程有四個基本理念,其中第三個是“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這點中,它強調“在注意發揮教學活動中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特別強調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體現,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我認為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恰如其分的引導是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基點。如果光是注意啟發、引導,而不關注如何啟發、引導,不關注啟發、引導得是否到位、恰到好處,不關注啟發、引導后學生的學習是否能納入正確的軌道,那么啟發、引導得再多也達不到好的效果。
在這堂課中,彭老師的幾個啟發、引導讓我記憶猶新:
1.準備操中的學生動作創新啟發
在課的準備階段,彭老師安排了學生喜聞樂見的“健康歌”音樂作為韻律操的背景音樂,老師在示范了幾個動作后,讓孩子自己創新動作。可能是海邊的農村小學生見不多、識不廣,只有幾個孩子能艱難地創新出幾個讓我們發笑的奇怪動作,但我們應看到的是,彭老師的這種教學策略已足以讓這些孩子大開眼界,光這點就足夠了。
2.前后滾動中的啟發、引導
在前后滾動教學中,彭老師很好地利用了學生的好奇心理,通過語言及形體的引導,促使孩子們想出了各種各樣的前后滾動動作,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已被真正激發,學習的欲望得到了很大的滿足。
3.教師的示范給學生帶來了最直觀的啟發
在教學中,彭老師準確、到位、形象的示范體現在課中的每一部分,給學生以很大的啟發,直接讓學生感受到了體育可以帶來的樂趣和美感。
但在這堂課中,我也發現了幾處值得商榷的引導策略:
1.創新動作時,在學生不能很好地創新時,作為教師是不是應該適時地加以點撥,讓學生能有一個大概的方向。從而在正確的方向下,再創新出更加優美的動作。
2.在前后滾動的引導時,在學生出現了方向性的錯誤時,教師是否應該及時予以更正,并引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思考,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我認為體育教學中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有高漲的學習熱情,但在發揮這種主體作用的同時,絕對不能遺忘還有教師的引導、啟發,而且這種引導、啟發還必須在恰如其分的情景下及時地出現,否則很難達到應有的效果。
總的來說,這堂課對我們的最大啟示是: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基點是教師的引導,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恰如其分的引導。
(點評:浙江省特級教師 沈斌)
【自我反思】
浙江省特級教師沈斌老師的評析使我倍感鼓舞和啟發。借用他的話可以說:名師恰如其分的適機引導也是促進我專業成長的一個新的基點。
沈老師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我在兩個教學環節中的引導不到位。
一是在準備活動的跳健身操環節,我示范了幾個動作后,讓孩子自己創新動作時,學生更多的還是在模仿,即使有些學生是自己創編的動作,也是比較單調,我見學生有困難,便選擇了放棄。通過名師的點評,我反思自己,由于沒有適時引導,使學生的創新努力無效,如能及時引導、點撥,就會讓學生獲得創新成功。
二是學生在模仿蛇的“滾動”時錯誤地做成了“蠕動”。我只顧趕進程,忽略了此環節,沒有及時地對學生進行扶正,引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思考,深感遺憾。沈老師的指導,使我深深體會到教師的正確引導是學生有效學習的保障。我們應該成為學生實踐、探索的引領者和適時有效的引導者,要和學生一起把問題具體化,引導學生有明確的目標和正確的方法。當學生遇到疑難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去問;當學生的思路狹窄時,教師要啟發他們拓寬;當學生思路阻塞時,教師要引導疏通;當學生陷入“山窮水盡疑無路”的困境時,教師要引導他們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