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參觀訪問美國西雅圖市的中小學和幼兒園的學校教育和體育過程中,我發現校領導和教師(包括體育教師)都很重視對學生的生存教育和生存訓練。他們開門見山地就說到近幾年美國不時地發生校園槍擊惡性事件,去年在弗吉尼亞州一所中學就有一名歹徒,闖入一所中學持槍射擊無辜學校師生,造成死傷十幾名師生(歹徒自盡)的慘劇。他們認為除了州政府主管部門要制定有關法律和應急措施外,平時要利用體育課、自然課和環保課對學生進行生活教育和生存訓練。他們介紹說,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家里煤氣泄漏了,怎么處置?在運動場觀看球賽時,人多擁擠不堪時出現突發事件,如何自我保護不被踏傷;女學生與異性交往受到侵擾時怎么對付?在假期旅途中突發自然險情又如何應對等。這方面美國學校都很關注,重視對學生進行生活教育和生存訓練。幾乎每學年都在學校教育計劃中安排1—2次生存訓練的活動。
在美國學校所見所聞,我認為所謂生存教育無非是兩大方面,一是安全的生活,即防衛外來的傷害;另一方面是健康的生活,即防衛自身的疾病傷害。他們的理念很簡明:“學校安全不保,談何教育。”所以,在美國生活的華人普遍有一個反響,就是從政府、法律乃至教育管理都以“孩子至上”為準,從嬰幼兒開始就有相應的法律予以保護,如家庭小轎車帶幼兒出行,必須有專門的座位保護裝置,絕不允許大人抱著孩子坐車;幼兒園、小學體育裝備都必須有保護措施,一旦人為忽視出現幼兒傷亡事故,則必受到法律制裁;在學校的硬件措施方面,政府都給予全力投入和支持,包括私立學校也必須按政府規定配備齊全,若有疏忽也將受到學校停辦的制裁。這一切都是為的一句話:“孩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美國學校的生存訓練一般有以下方面可供我們參考仿效:
一、以學生的生存和發展為本的思想辦學校體育
他們是以“生存—發展—享受”這一人生過程來呵護教育和管理學生,而生存是底線,有關安全生活、健康生活的知識和技能必須教會學生,這些最基本的,最起碼的技能是每生必學的。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求生知識和能力,在緊急情況下有強烈求生意識和較強應急能力;同時,要提高安全和健康生活的悟性,培養善于處理社會事務的能力,培養樂觀處事態度和健全的人格。
二、生存教育應成為一項不是必修課的必修內容
據了解,在西雅圖市的中小學沒有專門開設生存教育課,但有關生存訓練的知識內容主要在體育課上學習,在學習和掌握運動技能和體適能練習時加以滲透;另外在自然常識、生物課、環保課上結合相關知識給予生存教育;還可利用課余時間,充分利用多方面資源宣傳生存教育,如公安警衛、消防救生、防洪救災、防疫搶救等等,潛移默化地向學生灌輸求生、防災、救護的知識,保證生存教育的科學性、真實性和實用性。所以,它不僅是一門課程,而且一些生存必備知識、技能在專門相關課程中都要傳授,尤其在體育課中結合相應教材滲透生存教育的內容。具體做法在美國有以下幾種:
1. 模擬、探究、實景演習、競賽活動、觀察探討、磨難訓練和搞專題調查;
2. 學生在參與及演習過程中或組織游戲中掌握救生、逃生、避災、搶險等知識和技能,學生也可提供生活中生存訓練的案例;
3. 生活教育的組織不局限于教室或校內,可根據年級、學段和主題內容,靈活選擇教育場所。如新生入學時,可針對校園安全主題,教師把“學會生存”搬到樓梯上,結合如何有序地上、下樓,人多擁擠時,學會自我保護的技能。
4. 在美國中小學開展生存訓練內容,一般采用如下練習:攀巖、拓展運動、極限運動、逃生訓練、登山定向活動、森林野營訓練、游泳救生、徒步遠足活動等。
5. 生存教育內容不予考試,校方和教師重視在日常行為中對學生的評價,強調在危急狀態下學生的表現和團隊精神的體現。體育教師特別注重對學生鼓勵性評價和相互學習。
三、組織主題活動,滲透生存訓練的內容和精神——一次野營活動紀實
離我住地約十公里處有一所小學叫Cougar Ridge Elementary School,該校教育計劃中規定,高年級學生每學年要參加一次秋季野營訓練,為期三天。今年的主題是“了解森林,學會野外生活”。野營地點是遠離學校近百公里的背靠原始森林的當地農莊一片原野上,學生自搭帳篷,六人一間。校方規定不準帶食品、錢包、書包,只帶必備生活用品,住宿用具和飲食皆由校方負責。
校方嚴加規定,家長一律不許參與此活動。我作為特邀觀察員身份觀摩了一天活動。
學生早上七點起床,七點半早餐,八點上課(早餐30分鐘)。課上,由農莊主人講述這片原始森林的樹種、生長規律和維護森林的法規等知識;八點半參觀森林,了解樹種的特征(約一小時),近十點玩爬樹游戲,每個小組(同住一個帳篷的6個人)用尼龍繩把幾棵大樹捆縛住,學生爬樹、抱樹、用繩子捆成獨木橋,成雙合作過橋,走樹等。教師只提要求,合作和安全、具體捆縛方法、活動次數、攀爬高度都由學生自行設計,共玩了兩個小時。
十二點午餐。餐后自由活動,有談心、交流,也有射箭、劃船等。到下午兩點半,在教師指導下,做一個簡單的實驗,即每個組用一碗清水,倒入少許油。要求學生想辦法把油清潔出來,對學生進行除污染環保技能的教育。到下午四點講故事活動,故事內容可自編,可虛構,只要說明一個中心意思即可。聽講故事過程,師生笑語歡聲。到下午五點半進行晚餐。七點進帳篷寫野營日記,寫主題感受體會,晚九點入睡。
在我經歷這次活動中,深感在大自然的懷抱中,那種增知識,調感情,培養生活能力,增進人際關系,磨練身心意志的氛圍極濃,大受學生家長的贊許,校長對我說,學生的表現會作為體育課的成績(評語)記錄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