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高考近幾年考得比較多的一個項目是“五米三向折回跑”,它的特點是有一個起跑、一個沖刺、5個轉身(2個45°轉身,3個180°轉身)、6個起動。它旨在考核學生的靈巧性。每條線只有5m長,專業生要想在如此短的距離上跑好,光憑速度、靈敏是不夠的。圖1。
三條線的寬度均為5cm,起終點設在一起,在起點向跑道的頂端各畫有標志線,考試時,來回必須用腳踏各標志線方可有成績。
每年體育高考中,常常看到身體素質好的考生在進行“五米三向折回跑”的測試中,都有失誤、成績不理想的現象。究其原因一個重要的因素是:跑的過程中缺乏節奏感,快慢結合不夠。訓練組多年積累、鉆研,在完善其它技術的同時,著重其節奏感的訓練,我們在平時訓練采取的方法通常為“544”和“433”跑法。
一、“544”跑法
是指練“五米三向折回跑”時三條線上跑過去為5步,折回來為4步。其特點是:行進時步子較小易加速;折向易起動;踩標志線較容易;身體重心起伏不大,適合步幅較小,速度較快者。具體的做法是:跑過去5步用“1、2、3、4、5”五個數字口令來控制,折回來4步,用“1、2、3、4”四個數字口令來控制。口令技巧是跑過去時,“1、2、3、4”口令較快,“5”口令相對較慢,折回來時,“1、2、3”較快,“4”口令相對較慢。整個速度較快、均勻,這樣的練習法主要使學生在5米線上保持良好的節奏速度從而有效地踏上標志線,合理地進行急停、轉身、起動、加速等關鍵技術。
二、“433”跑法
是指跑“五米三向折回跑”時,三條線跑過去為4步,折回來為3步,其特點是:行進時步子大不易加速;折向較難,速度均衡,步數少;身體重心起伏較大。適合步幅大,速度偏慢,但力量較足者。具體的做法是:跑過去4步用“1、2、3、4”四個數字口令來控制,跑回來3步用“1、2、3”三個數字口令來控制。口令技巧是跑過去時“1、2、3”口令較快,“4”相對慢點;折回來時“1、2、”較快,“3”相對較慢點,全程速度變化多、技術性強。此控制節奏的口令,主要能使學生易踏上標志線,轉身技術、速度分配盡量合理。
為了更好的完善“433”跑法,中途加插了一個“小跳步”技術、左腳在前右腳開始起動為例:4步中的第二步左腳剛著地的瞬間,右腳快速向前加一個小騰空步,步子較小,略微騰空。要求快速向左轉體180°使身體完全面向起始點,整個過程重心由高變低起伏大、速度快。此時的口令為“3”,應有力而短促,良好的轉身是為了下一個5米更好的起動、加速。三條線上動作相同。
以上兩種跑法隨著學生技術、綜合素質的提升,口令也隨之變動。方法是通過數字口令來調控快慢兼合理使用速度與技術,使人體感知器官在長期有效的訓練中得到明快節奏的刺激,最后達到動作相對穩定的目的。
考生跑“五米三向折回跑”時,為了更“劃算”于轉向,第一個折返踏標志線時,應踏在標志線右邊些,而不是踩頂點,第二條線折返時,應踏標志線左邊些。考試時男生滿分為7''50,女生滿分為8''10,每人只有一次機會,在無成績的情況下若要求再跑一次則要扣分,有成績則沒有機會跑下一次。為此考生心理壓力很大,若沒有嫻熟技術、良好的節奏感是很難考出好成績的。
近幾年來,我校“五米三向折回跑”由于堅持采用了口令控制節奏的方法進行訓練,學生考試時節奏感普遍較好,極大地減少了失誤的可能性,增強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