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限制農村中小學開展“陽光體育”活動的原因
1.1 應試教育的影響
由于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使學生喘不過氣來,他們在壓力下生存,在競爭下拼搏,在困苦中掙扎,在窮則思變的思想下,唯有力爭在招生考試中一舉成名才有出路,這樣無疑把農村學生逼進了死胡同,他們在升學的壓力下,不得不放棄少年天性,不得不放棄各種活動,這樣,學校的升學率高了,狀元多了,可學生體質不合格的也多了,沒有主動鍛煉意識的學生也多了,不重視學生體育鍛煉的學校和領導就更多了。
1.2 學校制度的影響
國家要求各級教育行動部門、各級各類學校,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可在現實中,由于片面追求升學率,在執行過程中大打折扣。筆者通過對農村中小學的調查發現,有些學校沒有按要求開齊體育課,沒有課間操和課外體育活動,學生除了學習還是學習,每天幾乎都是“宿舍—教室—食堂”三點一線,作業負擔過重,學校評比重重,要求教師苦教、學生苦學,時間要求精細,規章制度太多。除此之外,下午放學后,還有大量的家庭作業,學生一般都要到夜里十一點才能完成,有的學生就更晚,學校規定必須完成,而且要求家長簽字,如完不成作業,或家長沒有簽字就要受到嚴厲的批評。
1.3 學校體育資源的影響
廣大農村中小學校體育資源非常有限,許多學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場地少,師資缺乏,課程和活動內容陳舊,班級人數過多,體育經費少,教師待遇低等問題,傳統體育項目開展得也非常有限,為了盡量避免傷害事故,大多數學校不敢開展激烈對抗的運動項目。很多學校還習慣把學生“圈”在教室里上自習,不允許學生在操場上玩鬧,更少有創新的課程和活動,學生沒有活動的激情和興趣。
1.4 校園體育文化的影響
校園體育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現為傳承體育文化,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完成學校體育任務,校園體育文化是實施目標教育的重要內容,是營造學校人文氣息和文化氛圍不可缺少的內容,是推動校園文化發展的有力手段,而在廣大農村中小學中校園體育文化的影響力還遠遠不夠,還沒有做到校園體育文化的社會化、生活化和人性化。對校園體育文化價值的認識也遠遠不夠,學生的校園體育文化意識和鍛煉意識不強。
1.5 社會和家長的影響
社會和家長對學生的影響很大,現在社會上各種類型的補習班、提高班、訓練營鋪天蓋地,有每天晚上舉辦的,有雙休日的,有假期長期全天候的,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痛苦,也讓學生失去很多寶貴的鍛煉時間。還有各校打出的“我校某生為某年某科第一名,某生為全市或縣高招、中招狀元”的條幅,也給社會和家庭帶來了巨大壓力,致使家長以子女考上名牌大學為榮。而為了孩子的未來,也迫于就業壓力,家長別無選擇也將孩子往高考升學的獨木橋上趕。家長是費盡心機,學生是苦不堪言。
2 農村中小學開展“陽光體育”活動的對策
2.1 加強領導,完善制度,社會家庭齊參與
各級領導對“陽光體育”的重視是關鍵,在落后的農村地區,要把工作深入到基層,建立各級領導組,完善各種制度,抓好組織和落實,工作做細做深,讓每一個學生實實在在地享受到“陽光體育”所帶來的快樂和健康,讓社會認可,家庭支持,學生滿意。要保證“陽光體育”的目標落到實處,確實達到目標要求。
2.2 提高師資素質,加大經費投入,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
體育教師是學校體育工作的組織者和實施者。農村中小學在開展“陽光體育”和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一定要提高師資的業務素質,增加師資力量,加大經費投入,加強場地設施的建設,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充分開發校本資源,挖掘體育資源,充分調動體育教師的主動性,開展好傳統體育項目,要充分結合學校實際。靈活性、針對性和實用性相結合,充分建設好校園體育文化環境。
2.3 加強素質教育、改變應試教育的評價體系
在開展“陽光體育”活動過程中,一定要把新課程改革進行到底,廣泛傳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的口號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使學生能從繁重的作業中走出來,到操場、到陽光下,充分享受大自然的關愛。
2.4 培養學生興趣,使學生有一技之長,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在體育教學工作中,要采取多種途徑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興趣,養成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要教給學生體育鍛煉的方法。要以“達標爭優,強健體魄”為目標,使每位學生掌握至少2項日常鍛煉的體育技能,使學生都有一技之長,為學生終身體育打下良好基礎。
2.5 要貼近學生,便于實施,科學組織
“陽光體育”要貼近學生。便于實施。農村中小學可以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學生喜愛的鄉土體育項目和傳統體育項目,每個年級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實際設計不同的運動方式,學校要尊重學生和家長的意見,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運動項目,學校要有充足的項目供學生選擇,并經常舉辦各種課外活動和假期活動,充實學生的課外文化生活,“我運動,我快樂”,營造“陽光體育”的氛圍,吸引學生的參與,讓學生走到操場上、陽光下,走到大自然中,健康成長。
(河南省睢縣高級中學 4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