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貫徹落實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工程,我校積極響應號召,把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和保證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提到主要日程上來,讓陽光體育貫穿整個校園,為校園注入了新的活力。我校從校本課程的高度來確立陽光體育運動的地位,專設了“陽光60分”活動課程。
一、變“課間操”為“陽光60分”課程,還學生活動的時間和空間
1 “陽光60分,確保學生有足夠的活動時間
傳統的課間操活動時間20分鐘,除去集合整隊等時間,實際用于做操的時間只有5分鐘,難以保證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而“陽光60分”活動課程的設立,使我校在確保學生的活動時間上有了足夠的安排,于是我們把上午的早操30分鐘和下午兩節課后的30分鐘確立為每天的“陽光60分”活動時間,從課程的高度確保學生的活動時間,做到人人參與,天天鍛煉。
每天一達早,《小小少年》的歌曲伴隨著同學們邁著整齊的步伐來到了操場上,開始了我們的第一個30分鐘時間,根據學校的特色,我校在宣傳廣播體操之外,又從校本課程出發,編排了學生喜愛的排球操,優美的旋律加上活潑的動作,給學生帶來了美的享受,陶冶了他們的情操,進而確保了學生每天的陽光心情,自從“陽光60分”課程推出以后,從校長到任課教師都積極地參與進來。每天下午,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走到操場上,踢毽子、跳繩、打排球、做韻律操,玩得滿頭大汗,真正使每一個學生都分享到體育運動的快樂。
2 “陽光60”確保學生有足夠的活動空間
由于學校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在活動空間上難以保證學生的鍛煉。為了真正做到“處處有健身設施,隨時能快樂活動”,我校充分利用學校的邊角空地,因地制宜地設置了許多新穎有趣的快樂體育園地,如“輪胎群”、“獨木橋”、“攀巖墻”、“跳格”、“小籃筐”等,使學生的活動空間得到擴展。“陽光60分”課程推出以后,我校又加大了對活動器材的投入,增添了小排球,小籃球、小足球、羽毛球等,確保了活動設施器材的補充和豐富。這些器材和設施的增添,既有共性又有個性,形式多樣,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體能、不同性格的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身體條件選擇合適的活動項目。在課余時間里,老師們還充分利用周邊的自然環境,帶領學生去緊鄰的城南風景區,河濱的小公園活動,放風箏,做游戲,讓學生充分享受到在大自然中鍛煉帶來的樂趣。
二、變“大一統”為“多樣性”,讓學生放飛自由的情愫
僅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并不能保證學生有良好的活動效果,以早操為例,學生日復一日地做著同樣的動作,而不能去做他們喜歡的活動,長此以往,學生就對活動喪失了興趣。同時,大一統,的活動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能滿足學生身體發展的個性化要求。做早操也好,圍著操場跑步也罷,都要求學生統一步調,跑同樣的圈數(一、二年級除外)。做同一運動量的動作,往往導致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受不了”。只有把自主選擇活動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放飛,囚禁的情愫,使每一位學生體會到運動帶來的樂趣,活動效果才會明顯。
由于我校是傳統的排球和體操特色校,為了實現“體藝2+1項目”的主題,安排在球類、身體素質,身體柔韌性和身體協調性等項目上,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進行多種選擇,改變了體育教學中單純對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發展體力的身體教育觀念。改變了體育教學中教師強制的灌輸,學生機械再現的教學方法。改變了在體育教學中學生被動學的局面,倡導學生主動地、愉快地學習。通過“陽光60分”課程的鍛煉,大部分的學生都能了解到一些關于體育競賽的知識和規則。
學生在快樂的“陽光60分”里自主選擇自己喜愛的活動項目,真正實現了由“要我活動”為“我要活動”的轉變,“我選擇,我喜歡,我活動,我健康”。
三、變“強身健體”為“提升生命質量”,為學生鋪就陽光人生
其實就在幾年前,還有一些老師對體育工作總那么不“感冒”。每次上早操、上體育課,總有一些班級遲到,室內課拖堂現象嚴重。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從根本上改變了這種狀況,校級領導決定把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列為評價的“硬指標”。三好學生,先進班集體和模范班主任等評價的重要標準之一就是學生的體質健康素質標準測試成績,包括身高體重,50米跑、跳繩,立定跳遠等項目。規定測試成績不合格的學生不能評為三好學生,合格率達不到90%以上的班級不能評為先進班集體,模范班主任則必須有組織開展班級體育活動的相關經驗。為了評價這根“指揮棒”,我校的體育工作蓬勃開展起來了,拖堂現象也得到了徹底的解決。
“陽光60分”不僅增強了學生的體質,還提高了學習效率,改善了師生關系,促進了校園和諧,在快樂的“陽光60分”里,師生共同參與活動,在角色的轉換中,在零距離的接觸中,師生真正實現了心心相印,共同成長,不但擁有了健康的身體,更擁有了陽光的心態。
(江蘇省金壇市常勝小學 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