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中。有許多身體練習,特別是一些素質練習的相反動作,由于技術或教材不做要求,常被教師忽略教學或禁止學用,其實這些練習并不違背運動規律或生活習慣,極具鍛煉價值,能有效提高身體弱勢肌群的力量,學生也非常喜歡,教學中應加以提倡,以下僅為作者在實踐中總結的部分實例,供同行參考。
一、反握引體
練法:兩手握法與正捏引體完全相反,其它動作相同。
作用;主要提高上臂屆肌、胸大肌與手指力量,生活中如抬物、乘車等都有反握。
注意與要求:一鼓作氣,快速完成,下肢及腰腹要處于放松狀態,兩腿分、并、屈、伸自由,適用大中學生練習。
二、正反扳手勁
練法:常規扳手勁都出相同的手,如果兩人力量懸殊,可改用左右手對抗,一人手掌貼緊另一人手背,力量弱者內扳,力量強者外頂,看誰能贏。
作用:增大手腕及前臂伸肌力量,提高人體對抗能力及擒拿、反扒等基本技能。
注意與要求:兩人力量搭配合適,配合協調,一般力量強者向弱者挑戰,該方法適合各年齡段學生練習。
三、向后拉小車
練法:如圖1,變推小車為向后拉小車,也可叫“倒車”。(如圖1)

作用:發展上肢、手腕及腰腹力量,加強推拉小車(如單車、摩托車等)訓練,提高生活技能。
注意與要求:速度由慢到快,兩人步調一致,腰部不要下塌,防止受傷,該練習適合中學男生練習。
四、后退跑
練法:兩腿稍屈膝向后提小腿,用前腳掌著地,推動人體向后跑進,兩臂配合兩腿自然擺動。
作用:結合籃,是比賽中的后退跑,能增強前腳掌“推地”能力,提高腳踝及小腿屈伸肌力量。
注意與要求:由慢到快,先小步后大步,跑時注意直線性和安全性,適用各水平段學生練習。
五、后退跳
練法;如圖2,兩手抱頭或兩臂體側擺動,向后做單腿跳,并腿跳,也可做兩步或三步換腿跳。
作用:提高踝關節及腿部伸肌力量,發展全身協調用力及跳躍能力,
注意與要求;兩腿落地要稍屈膝緩沖,動作柔和有彈性,擺臂自然,適用中學男女生練習。
六、俯臥起坐
練法:與仰臥起坐相反,俯臥墊上,兩手抱頭或臀后交疊,作上體后振練習,如圖3。
作用:發展腰背伸肌力量,提高柔韌性,預防暈動癥(暈車、暈船等)。 注意與要求:動作連貫,幅度適宜,練習時可由同伴壓住小腿,按時計數,看誰做得又好又快。
七、反向跳深
練法:與跳深方向相反,站在半米高的臺面邊緣,像高臺跳水一樣,先背向跳下,再正面跳上,連續進行,計時練習。
作用:發展彈跳力,培養超人膽量。
注意與要求:臺高適宜,加強保護,適用高中生,動作連貫,兩臂配合全身作有力擺動,
八、后拋實心球
練法:由于受考核影響,實心球教學一般以前拋為主,而忽略了后拋,教師應把兩種拋技進行對比練習,提高趣味性。
作用:能有效增強爆發力。提高協調性,鍛煉前庭器官的方位感,
注意與要求:兩腳不離地,出手速度快,拋物線軌跡較佳,全身協調用力,用腰腹力量把球向后上方拋出。
九、面對墻手倒立
練法;與背對墻手倒立相反,練習時兩臂逐漸向墻靠近,如圖4。
作用:增強大腦抗壓能力,鍛煉手臂及人體平衡能力。
注意與要求:逐漸升高兩腿高度,下降時應在同伴的幫助下屈膝收腿。初學者應加強保護,并在地上鋪上海綿墊。該練習適合初高中學生練習。
十、推河
練法:同拔河相反。河距2—3米,用尼龍桿或竹竿代替拔河繩。桿中懸一標志。比賽時分人數相等的兩組,面向站立,比賽者兩手體前握桿,聽口今后。各組均向前推桿,將桿的標志推過對方邊線為勝,
作用:常練推河,有利于生活中的推物、推車,不僅能提高兩手握力,更能增強人體對抗能力。
注意與要求:同組人用力協調一致,同時發力,注意安全,雙方均不得突然松手,適合中學男女生練習,
(湖南省來陽市二中 4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