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貶值影響美國大學生出國學習
由于美元貶值、美國經濟衰退、各種學生貸款項目受到限制,許多美國大學生被迫取消或更改暑期出國學習、旅行計劃。
近年來,美國大學生出國學習熱潮日漸高漲,2007年6月,美國國會眾議院也通過立法鼓勵美國學生赴海外學習。據紐約國際教育協會最新調查資料顯示,2005-2006學年,超過22.3萬名美國大學生出國學習、旅行。但由于經濟衰退,學費、食物及油價持續上漲,開展較大出國學習項目的大學被迫調整目的地以節省預算,實施較小項目的學校正力爭找到足夠的學生以確保項目正常開展。同歐元相比,美元持續貶值,這使很多學生選擇8周或更短期的項目,或者選擇消費較低的墨西哥、哥斯達黎加、中國等國家而避開15個歐盟國家及歐元消費區。
賓夕法尼亞大學英語專業學生阿曼達·斯梅本打算今年假期去倫敦學習,但10天的花費要2 800美元,較兩年前增加了75%,她因不能支付這筆費用而取消了這個計劃。學校的這個項目也因大多數同學的退出而最終取消。
密歇根州立大學提供的4周~5周的歐洲海外學習項目是一種典型的暑期學習業務,花費大約在3 000美元~5 000美元之間,同去年相比,今年費用上漲了300美元~500美元。目前,學校正在積極工作以便有足夠的學生參與到該項目中來。
相反,其他國家到美國留學或短期學習的人數卻在不斷增加,據國際教育協會統計,2006-2007學年增加了58.3萬人,較前一年度增長了3%。德國學術交流服務中心分管北美留學事務的賈百里說,由于歐元對美元匯率的變化,更多歐盟學生感到在美國學習更舒適、安逸,加之美國有眾多世界知名高校,這是很多學生選擇去美國留學或做短期研究的重要原因。
(肖毅編譯自《今日美國》2008年5月3日)
斯特拉斯堡三所大學合并成為全法國最大的大學
為提高國際知名度,斯特拉斯堡三所大學決定合并建成全法國最大的大學。斯特拉斯堡三所大學董事會成員以絕對多的票數通過了合并計劃,并且發表了合并計劃通過的公報。
2008年秋季將召開由目前三所大學的董事會成員參加的會議,討論通過即將成立的新斯特拉斯堡大學章程。新大學預計于2009年1月正式成立。
斯特拉斯堡目前的三所大學分別是以語言和人文學科為主并擁有9 500名大學生的馬爾克·布洛克大學(Marc Bloch),以科學、經濟和醫學為主,擁有1.85萬名大學生的路易·巴斯德大學(Louis Pasteur),還有以法律、政治學科為主,擁有1.25萬名大學生的羅伯特·舒曼大學(Robert Schuman)。新合并組成的大學將成為法國最大的大學,擁有4.3萬名大學生,4 000~5 000名教師、研究員和行政人員。三校合并后將統一考試日程和學業考評方式,目的是確保學校更大的知名度,使教學與管理更加和諧,提高國際競爭力。據羅伯特·舒曼大學交流處負責人指出,他們在法國率先綜合力量、重建大學,為其它大學樹立了一個良好榜樣。另外它們的合并并非是一所大學完全吞并另一所,而是三所保持各自特性的大學合并重組。
三校合并的想法已有10余年,2006年夏季成立了幾個工作組,開始正式為這項合并計劃做準備。新組建的斯特拉斯堡大學將只擁有一位校長,8~10位學校高層領導成員。
(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教育處/成婷)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農村教育研究
與培訓中心遷址揭牌儀式
暨研討會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行
6月2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農村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遷址揭牌儀式暨研討會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行。教育部周濟部長、章新勝副部長、北京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劉川生、校長鐘秉林、常務副校長董奇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辦事處代主任畢斯塔(Min Bista)先生、各國駐華使領館等中外人士200余人出席儀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松浦晃一郎致信祝賀。
國際農村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在我國的二類國際中心,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的唯一從事農村教育研究和培訓的國際機構。中心在全民教育框架下開展國際農村教育經驗推廣交流,開展國際農村教育人力資源培訓,廣泛服務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員國,特別是亞太地區和非洲的發展中國家。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農村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1994年在河北省保定市正式掛牌成立。中心成立以來,在落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農村教育發展戰略,促進南南合作,實現有質量的全民教育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贏得了教科文組織和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
為了適應國際形勢的發展,滿足廣大會員國的需求,進一步加大農村教育改革發展的研究力度,提高“中心”的質量和水平,充分發揮北京師范大學學科齊全、人才薈萃的優勢,深入開展國際交流合作,教育部決定將“中心”主體遷至北京師范大學。保定“中心”還將繼續保留,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與影響。
根據初步計劃,中心每年將出版世界農村教育發展的年度報告,每月編輯一期《國際農村教育與農村發展簡報》,開展針對非洲和亞太地區的農村師資培訓,面向世界發布研究項目指南,為發展中國家人員提供獎學金,為世界上的優秀人員提供專項研究資金,中心還將建設中英文網站和大型信息資料庫。
(本刊記者/孟梅麗)
日本東北大學選拔“英才教授”給予特殊津貼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東北大學將從2008年開始,從有突出成就的現任教授當中評選“英才教授”,每月最高給予20萬日元的特別津貼。這在日本的國立大學尚屬首次。這項措施旨在獲得拔尖人才,防止人才流失,建立國際最高水平的大學。
通過推薦的教授要經過有校外人士組成的評審委員會評審,本年度將從校內800名教授中評選25人(3%),每月付給10萬日元,最高20萬日元的津貼。2006年度東北大學教授的年平均工資為1 100萬日元,這樣“英才教授”的工資將比一般教授高出10%,“英才教授”的任期為3年,可以續任。
由于研究成果直接影響到大學的評價,因此,日本國立大學實行法人化后,在爭奪優秀研究人員方面日趨激烈。東京大學在今年1月從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高價招聘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村山齊教授;京都大學去年春天從大阪大學招聘了“細胞自死現象”的研究權威長田重一教授。
東北大學今后“英才教授”的選拔人數和津貼額度將根據本年度的執行情況和效果再進行調整。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教育處/張鐵中)
“解放思想·科學發展·青年爭先”
廣東青年發展論壇在暨南大學成功舉辦
6月6日下午,“解放思想·科學發展·青年爭先”廣東青年發展論壇在暨南大學曾憲梓科學館國際會議廳舉行。本次論壇由廣東省學生聯合會、暨南大學主辦,暨南大學研究生會承辦,暨南大學副校長紀宗安教授、廣東省學生聯合會執行主席章奕貴、暨南大學研究生部、校團委等部門相關領導出席了論壇開幕式。來自校內外的專家學者張捷教授、高雄飛教授、羅必良教授、陳鴻宇教授、鄭梓楨教授等擔任本次論壇的評委。參加此次論壇的共有暨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等省內9所高校組成的10支代表隊。
本次論壇分為主議題闡述和分議題研討兩個部分。主議題闡述部分,由每支代表隊派出一名代表進行各自的主題闡述并回答評委提問。分議題研討部分包含“解放思想與精英人才培養”和“解放思想與大學生就業觀點”兩個議題,每支代表隊各派一名代表分別對這兩個議題進行闡釋和研討。在議題闡述過程中,參賽選手們從各自的學校和專業背景出發,結合大量的社會調查數據與典型案例,總結經驗,展望未來。
(本刊記者/張美玲)
舉措
九州大學等將取消AO考試入學制度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日本九州大學將從2010年度開始在法學部取消入學選考部(Admissions Office,AO)入學考試選拔制度。筑波大學和一橋大學也將在一部分學科專業取消AO考試入學制度。取消AO考試入學制度的原因是,通過AO考試選拔入學的學生在入學以后的學習成績比一般考試入學的學生要差;通過AO考試選拔的學生與參加考試的學生相比并無特別優秀之處,且AO考試在面試、選拔等方面耗費許多時間和精力。
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的調查,2008年度實行AO考試入學的國立、公立大學有59所,占總數的38%,國立、私立大學共有454所大學,推薦入學的學生達21.6萬人,AO選拔入學達4.2萬人,兩者合計占到總入學人數的40%。整體上實施推薦入學的大學數量每年都在增加。
因主要是通過論文、入學志愿書、面試展示學習意愿和特長,AO入學考試也稱作“自我推薦入學考試”,待業青年、社會人員都可以參加。九州大學、東北大學、筑波大學等在2000年率先在日本實行了這種入學選拔形式。據九州大學入學考試科的介紹,當初通過AO入學考試的學生入學后普遍比參加一般考試入學的學生成績好,但是后來卻逐漸發生成績逆轉現象,2005-2006學年舉行的調查顯示,九州大學AO考試入學的學生的成績普遍比較差。
針對通過AO入學考試入學的學生質量不如人意這種情況,有關人士認為,采用AO選拔制度,關鍵主考老師要有相當的熱情和學識,現在很多情況是學校為了防止學校生源不足,AO選拔考試成了學校對學生的一種擔保形式。日本文部科學省的官員說,一些學校并沒有認真實施AO選拔制度,應當十分認真仔細地考查學生的能力。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教育處/張鐵中)
普林斯頓擬實施“空檔年”計劃
為了滿足學生在進入大學學習前深入社會體驗的愿望,普林斯頓大學正籌劃“空檔年”(Gap Year)計劃。該計劃將讓該校1/10甚至更多的新生在步入大學學習前先到國外從事一年的社會服務工作。
普林斯頓大學校長雪莉·迪爾曼說,為了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讓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及自律精神,普林斯頓擬推出“空檔年”計劃,該計劃有望在2009年實施。在“空檔年”,學生不必繳納學費,如果需要,學校可以為其提供經費援助,學校有足夠的經費讓這一計劃在近幾年實施。一個由教師、學生組成的委員會將就具體問題做出規劃,其中包括計劃的花費、如何挑選參加計劃的學生、計劃開展涉及的相關法律問題及與國外哪些組織合作開展工作。
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學生在步入大學學習前留一年的空檔時間去旅游或從事社會實踐工作,許多大學也允許學生推遲一年入學,出國旅游或工作的花費通常需要數千美元。專家認為,雖然許多學校為在校生提供了去國外學習的機會,但普林斯頓是第一所為新生正式推出“空檔年”服務的大學。
該校國際教育研究所所長艾倫·古德曼說,“當孩子們剛進入大學時,他們還太年輕,也缺乏社會經驗,一年的鍛煉會使他們更成熟、更有創造性”。但項目的實施可能會遇到一些法律問題,孩子們年紀尚小,學校對他們還不了解,一些國家存在嚴峻的治安問題,但計劃本身是可行的,也是值得嘗試的。
(肖毅編譯自《紐約時報》2008年2月19日)
日本文部科學省擬修改大學設置基準
日本文部科學省開始研討修改大學設置基準,以促進多家大學聯合設立“共同學部”(相當于我國的本科院系)、“共同大學院”(相當于我國的研究生院),共同提供教師與設施開展教學并由多家大學聯名授予學位。日本中央教育審議會在部門會上對修改方針進行了說明,力爭在2008年完成對大學設置基準的修改,從2010年開始實施新基準。
隨著“大學全入時代”的到來,日本私立大學中近四成學校招不滿學生,另一方面僅憑一個大學擁有的教員、設備又無法滿足設立有特色的新學科的需要。即便對于實力較強的大學而言,從國家得到的輔助金減少,也難以適應研究多樣化的需要設立相關新學部或大學院。這一現狀主要是因為有地方特色的研究專業設立不足,導致了地方學生在升學選擇專業時受到限制。因此,要求由多家大學共同設置新專業以滿足學生需要的呼聲趨強。
改革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學生的所屬問題和學位的授予方式上。目前有的“聯合大學院”僅限于開設博士課程,學生屬于“聯合大學院”中的一個“主干校”,學位也由“主干校”授予。因此,“主干校”以外的大學產生了“(對于學生培養)同樣付出了辛勞,而得不到肯定”的不滿。本次修改研討的重點也是在“共同學部”、“共同大學院”招收學生的所屬及學位的授予方式上。從現實問題看來,需要確定好學生學費繳納及入學考試的方法。日本文部科學省認為“如果國家制定過細的基準將有可能成為各大學合作的限制”,因此,將采取鼓勵協作各校集團內協商確定的方針。
國立神戶大學和私立神戶藥科大學表示基準修改一經完成兩校將盡快開展合作。通過合作,神戶大學主要推進包括創藥研究、藥劑師培養的團隊醫療教育,已擁有藥學部的神戶藥科大學則希望充實該校的臨床教育。神戶大學的千原和夫醫學部長對學部設置框架采用寬松的辦法表示歡迎,但指出入學考試及學費方面則需要慎重研究。
除此之外,大阪府的關西大學、大阪藥科大學、大阪醫科大學準備在生命科學方面共同設立學部。東京都的日本女子大學、大妻大學、實踐女子大學、昭和女子大學、東京家政大學開始研討共同設立師資培養大學院。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教育處/吳明)
數字
2008年法國高教部預計
對人文社科類大學增加投資1.61億歐元
《世界報》第582號教育信息副刊(La Lettre de l’éducation No582)援引《回聲報》(Les Echos)消息稱,2008年,法國高等教育和科研部加大了對人文社科類大學的投資。今年法國政府首批增加的對大學的投資共計7 300萬歐元,其中包括對去年12月公布的《學士助成》計劃投資的2 750萬歐元,減免稅收3 530萬歐元以及撥付給大學的研究經費20萬歐元,預計全年將增加投資1.61億歐元。首批增加的投資將在84所大學中進行分配,其中人文社科類大學增加的最多,達到17.7%,法律類大學增加17.1%,理科類增加14.6%,設有衛生保健專業的綜合類大學增加11.6%,不設衛生保健專業的綜合類大學增加10.6%。
(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教育處/成婷)
南非10萬人學中文中文教育形式多元化
南非是一個擁有30萬華人的國家,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影響力的增強,中文教育在南非日益受到重視。據統計,目前在南非學習漢語的華人子弟以及南非當地學生累計達10萬多人,中文教育呈現出多元化特點。
早期大部分僑民主要來自中國廣東沿海一帶,所以,當時的中文教育以廣東話為主。隨著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及香港大批新僑的到來,各個華僑學校逐漸開始采用漢語普通話教學或廣東話與普通話并重的教學形式。南非東倫敦中華學校即采用后一種教學方式。
斐京華僑公學是南非一所全日制的華僑學校,有70年的歷史。這所學校授課內容和方式與南非本地學校一樣,但唯一不同的是每位在校生都必須學習中文。這所學校以小班授課方式講授中文,除華人子弟外,還吸引了大批對中華文化感興趣的南非當地人和其他國家的移民子弟來此就讀。
南非華心中文學校采用培訓與會考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是培訓與高中會考相結合的典范。
以漢語言教學為主要內容的孔子學院在南非越辦越多。近年來,先后有斯坦陵布什大學等南非多所院校設立了孔子學院。此外,斯坦陵布什大學和南非大學還開設了中文專業。學生畢業后可獲取南非教育部認可的漢語高等教育畢業證書。
南非大學中文專業教師李春樸介紹說,目前在南非各大學注冊學習中文的學生以及在各類漢語培訓班研習漢語的學生有2萬多人。在南非每所大學的孔子學院或中文專業,注冊學員均在50~200人之間。
李春樸認為,進一步促進中文教育在南非的發展,應建立完善的考試制度,并使中文教育融入當地主流教育體系。他認為,從學習中文的人數迅速增加和南非高校競相申請建立孔子學院看,中文教育在南非將會取得更大的發展。
(新華網2008年6月26日)
“東京大學信托基金”設立
計劃10年內擴充到2 000億日元
據《朝日新聞》、《日經新聞》報道,東京大學為提高國際競爭力,促成三菱東京UFJ銀行、豐田汽車等15家電機、化學、電力大公司共同出資120億日元設立了“東京大學信托基金”。各公司分別出資5億~15億日元,基金由三菱UFJ信托銀行托管,于今年開始運營。基金年目標收益率為3.5%,以投資日本國內債券為中心,基金運行風險由各公司承擔。若穩定收益,每年各公司將收益的一部分贈與東京大學,預計每年贈與額為2.5億日元。
東京大學方面準備將籌集到的基金收益用于招收優秀海外留學生的獎學金。當初募集此基金的初衷也是源于對吸收亞洲優秀留學生的競爭緊迫感。目前歐洲、美洲、澳洲各國名牌大學都從本國企業或國家獲得了充裕的資金用于吸收海外留學生。因為國家資助有限,東京大學希望能夠得到企業界的援助,于是以小宮山宏總長為首的校領導游說各大公司,請求支持,而企業界方面出于對社會的貢獻,實現了基金的最終建立。
東京大學計劃在2008年募集此類基金500億日元,并考慮在10年內擴充到2 000億日元。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教育處/吳明)
觀點
卡內基教育促進基金會報告建議改進高校教學
美國卡內基教育促進基金會(Carnegie Foundation for Advancement of Teaching,CFAT)發表的報告稱,從目前情況看,美國大學本科生在學校僅為其日后謀生而學習一些實際技能,如果想讓他們更好地融入集體及承擔相應社會職責,必須改變美國當今高教現狀,實施課程改革。
該報告由來自公立、私立大學的14位學者歷時兩年調研而來,他們代表了文、理科及法律、醫學、教師、工程等不同專業人士的觀點。報告認為,目前,高等教育階段學科劃分過細,學生知識面過窄,只要求文、理科學生掌握一些實用的、與就業相關的知識。而如今科技日新月異,信息瞬息萬變,高等教育應將培養學生專業知識、終生學習能力、責任感、事業心等結合在一起。
基金會主席李·舒爾曼說,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技能是必須的,但僅僅掌握謀生的技能是不夠的。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他們還必須善于思考,勇于承擔責任,具備誠實、善良、有同情心等基本品質。
威廉·蘇伊凡是基金會高級學者、報告撰稿人之一,他認為,國際化時代的學生應學習系統知識。例如,作為一名工程師,在開展項目過程中同其他國家工程師一起合作是經常的事情,如果不了解其他國家工程專業的特點及相關知識,就不能很好地與合作人溝通、協作。
報告認為,如果想讓學生學習更廣博的知識,首先應注重教師的培養,高校應該為教師間探討問題、交流經驗建構一個平臺,并鼓勵更多教師參與其中。教師觀念的轉變將對教學的改進起關鍵作用。
(肖毅編譯自《舊金山紀事報》2008年4月10日)
美國聯邦教育部“大學導航”網站受到好評
美國《金錢》雜志報道指出,美國聯邦教育部“大學導航”(College Navigator)網站被評為最好的搜索與篩選大學的網站。
該網站的優點是簡單易用、便于比較,并提供關于大學費用、資助、注冊人數、入學率與畢業率、專業以及與谷歌(Google)地圖相連接的大學所在地等全面的信息。
此外,該網站還允許用戶修正搜索標準而不用重新搜索。學生可以根據離家距離、運動項目、學校規模等條件,建立自己的優選大學清單。成年學習者可以了解到周末、晚間、遠程等教育項目。
該網站建立于2006年9月,是美國聯邦教育部為增進公眾對聯邦財政資助和大學情況了解所建立的資源網站之一。自建立以來,該網站點擊率達到477 284次。
2007年,美國教育部開通了另外一個網絡工具FAFSA4caster,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家庭經濟收入狀況,使用這一工具即時計算自己可以取得的聯邦財政資助的數額。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教育處/王曉陽)
本欄目責任編輯 張 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