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7日,香港《大公報》刊登劉德田的文章《航海教育立法是關鍵》,摘要如下:
全國人大代表、大連海事大學校長王祖溫接受采訪時稱,世界航運市場重心持續東移,為中國發展航運業,建設航運強國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和空間。但要培養出一大批符合國際公約要求、滿足航運強國建設需求的高素質航海人才,推進航海教育立法是關鍵。
王祖溫稱,中國的航海教育立法與以美國為代表的航運強國存在著巨大的差距。美國早在1936年即通過了《商船法》,直接規范商船高級船員的教育與培訓,而之后的《海運學院法案》、《1980年海運教育與培訓法》等一系列航海教育立法以其完備而系統的內容,為美國成為航運強國立下汗馬功勞。中國的亞洲近鄰日本、韓國亦是航海教育立法較早的國家,通過建立多層次、多方位的教育立法體系為其迅速進入航運強國之列打下堅實基礎。
相比之下,中國尚沒有制定一部專門的航海教育法律,甚至行政法規中也極少涉及航海教育的內容,顯然無法滿足航運強國建設所需的復合型、多向型和國際型人才的要求。
王祖溫表示,航海教育立法的宗旨在于制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職業教育法》、《教師法》等法律無法體現航海教育特色的特別條款。他同時也建議立法核心內容應包括如下八項制度:其一為由政府主管航海教育的制度;其二為物資投入制度,以形成主管部門的主動保障;其三為依法治校制度,以提升航海院校的辦學水平;其四為招生工作制度,以提高航海院校的生源質量;其五為師資建設制度,以提高航海院校的教學水平;其六為實踐教學制度,保證航海教育的設備需求;其七為半軍事管理制度,以提高航海類學生軍政素質,滿足中國的國防需要和保障海上運輸安全的需要;其八為就業工作制度,增強航海類學生就業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