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學習者的技能訓練、將技能培訓與國家經濟發展緊密相連是英國近年來教育改革的特點。進入21世紀,為了在世界日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優勢,英國政府一步步加強相關技能培訓方面的力度:2002年,英國政府將教育和就業部更名為教育技能部,旨在突出技能培訓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2005年2月、3月教育技能部接連發表了題為《14歲~19歲的青年的教育和技能培訓》、《技能——在商務中增強,在學習中提高》的白皮書;2006年3月27日頒布了《繼續教育:提高技能為生活獲得更多機會》的白皮書;2008年3月17日,英國兒童、學校和家庭部(Department for Children,Schools and Families)與創新、大學和技能部(Department for Innovation,Universities and Skills)聯合發表了《提高期望:使教育體制為所有的青年和成人提供服務》(Raising Expectations:Enabling the System to Deliver)的白皮書,提出了職業技能培訓管理體制的改革方案。①
新體制側重學習者的需求,突出技能培訓以學習者的需求為導向;把14歲~19歲青年和成人的技能培訓分開管理,地方教育當局負責管理14歲~19歲青年的技能培訓,新成立的“技能培訓和資金署”(Skills Funding Agency)負責管理成人的技能培訓,而目前專管此項工作的學習和技能委員會將在2010年解散。
一、改革背景
1. 課程和學歷管理委員會頒布了高中階段的新課程標準
受原教育技能部委托,英國課程和學歷管理委員會(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在2007年7月頒布了公立學校14歲~19歲青少年的新課程改革方案。新課程減少了國家對學科內容的具體規定,加強了學校課程的靈活性,側重學科之間的聯系,使學校能夠為學習者提供適合自身需要的課程。以新課程的理念為基礎,提出了學校教育的三項主要培養目標:① (1)使得學生成為樂于學習、取得進步并且達到考核標準的成功的學習者;(2)使得學生成為安全、健康、生活充實的個體;(3)使得學生成為樂于為社會奉獻的有責任心的公民。新課程繼續強調了培養生活和工作技能的重要性:一方面把數學、語言和信息技術作為基礎課程,突出基本技能的學習,幫助學習者取得進步,并能達到每個學科的學習目標;另一方面強調學校課程應該適應每個學生的發展。
到2013年,英國14歲~19歲的學習者將有廣泛的學業課程可以選擇:獲取二級職業資格證書的基礎學習課程;17類新的學歷課程;強化后的獲取中等教育普通證書的課程和A級水平課程;適合學習者需要的工讀課程。
2. 學習和技能委員會在促進青年和成人技能培訓方面成績斐然
學習和技能委員會對英國青少年以及成人的技能培訓做出了很大努力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主要表現有:參加繼續教育培訓的學生人數大量增加,獲得高級職業資格證書的人數也有所增長。到2007年,19歲的青年中有73.9%獲得了二級職業資格證書(或同等中等教育資格),48%獲得了三級職業資格證書,成人中170萬以上的人獲得了二級職業資格證書。目前,87%的16歲學生繼續接受教育和技能培訓,3/4的成人正在努力獲取二級職業資格證書,一半以上的成人正在努力獲取三級職業資格證書。
3. 教育部分家后繼續教育管理面臨尷尬
自布朗首相上臺后,英國教育部于2007年7月一分為二,將原來的教育技能部分為兒童、學校和家庭部(Department for Children,Schools and Families)與創新、大學和技能部(Department for Innovation,Universities and Skills)。兒童、學校和家庭部主要負責義務教育及16歲~19歲青年的教育,該部門將負責制定有關兒童和青少年的政策,統籌政府各部門關于年輕人和家庭的措施,確保青少年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創新、大學和技能部則負責國家科研和科技創新,管理高等教育以使英國的高等教育培養出適應時代需求的人才,同時確保英國在全球經濟競爭中擁有足夠熟練的勞動力。
教育部的分家給繼續教育的管理帶來了問題。繼續教育被分成14歲~19歲和成人兩個部分,誠如媒體所謂,教育部分家后公立學校和大學各自跟了一位“親人”,而作為老二的繼續教育到底跟誰是個難題。②
新課程改革、繼續教育面臨的新挑戰以及教育部分家后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使英國政府決定對職業技能培訓管理體制進行改革。
二、改革的內容
英國職業技能培訓新的管理體制把14歲~19歲青年與成人的技能培訓分開管理,希望建立的新體制以學習者的需求為導向,讓14歲~19歲的青年都能夠接受適宜的技能培訓以及使得成人的教育和技能培訓充滿活力,以滿足成人的需求。
1. 地方教育當局負責14歲~19歲學生的技能培訓
新體制的目的在于為青年提供廣泛機會,加大14歲~19歲青年在教育和技能培訓中的參與度。因此新體制要求地方教育當局分析青年技能學習的需求以及各類培訓機構現狀,藉此因地制宜地制定地方委托規劃;通過資金分配來調整技能培訓機構以保持質量,確保每位學習者都能得到較高水準的技能培訓,并能獲得高級資格證書。
由于新體制是以學習者的需求為導向的,學習者做出適合自身的選擇時,要基于對社會需求狀況和繼續教育機構情況的了解,所以地方教育當局首先有責任向學習者提供信息、咨詢和其他服務,使學習者充分了解當地能夠提供什么樣的教育,他們可以選擇在何地接受教育以及怎樣做出最好的選擇等信息。
為保證每個學習者的學習權利,保障繼續教育的質量,通過對學生需求狀況的分析,地方教育當局應該明確應做出哪些變革,具體確定哪些運作良好的機構需要擴展,哪些低效的機構需要減少、合并乃至撤銷,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地方委托規劃,作為向繼續教育機構分配資金的基礎。
英國教育法規規定有學習障礙的學習者有權在25周歲以前接受義務教育和技能培訓。新體制下,這方面的繼續教育將由地方教育當局負責。地方教育當局將為本地區有學習障礙的學習者以及少年犯提供教育和培訓及所需資金。
隸屬于兒童、學校和家庭部的青年學習署(Young People’s Learning Agency)保留重大事務的最終決策權,并將依據國家撥款制度控制14歲~19歲青年技能培訓的財政預算與撥款。以往對技能培訓的撥款是基于各地方當局學生的人數,而改革后的撥款將依賴于地方教育當局制定的地方委托規劃,也就是繼續教育撥款將依賴于學習者的選擇,這樣一來,地方教育當局在資金分配方面的權力被加強,同時也充分體現了側重以需求為導向的新體制的特點。
2. 成立區域團體協調地方教育當局的管理
英國義務教育在兒童滿16歲時結束,16歲后很多學生跨區選擇接受技能培訓以滿足自己的教育需求,因此英國16歲以上學生的流動性較大。鑒于此,各地方教育當局之間需要加強合作,以保障流動學生接受繼續教育的權利,滿足這類學生的需求。此外,各地方教育當局在制訂地區委托規劃時還需要和鄰近地方教育當局相互協調,以取長補短,避免重復建設,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而地方當局的預算與國家撥款之間的統籌工作也需要地方教育當局之間加強合作。
地方教育當局之間相互合作的方式是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建立地區合作團體,地區合作團體如何運作目前由地方教育當局商討決定。同時政府要求在英格蘭的九個地方行政區內建立正式的地方管理機構,這些機構由青年學習署(Young People’s Learning Agency)和地區發展署(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Agency)共同領導。行政區內的正式管理機構的主要職責應當是審核地方教育當局制定的地區委托規劃,協調各地方教育當局在繼續教育方面的工作,特別是保障流動學生的學習權利。
3. 成立技能資金局負責成人的技能培訓
在重視培訓學習者生活和工作技能的同時,英國政府強調將學習者的技能培訓與就業相結合,促進高就業率的實現,以使技能培訓能夠快速轉化為生產力,為英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為達到80%的就業目標,提高成人的技能水平以適應快速發展的世界經濟形勢,英國政府意識到需要加強政府與成人技能培訓管理部門之間的聯系,因此成立了隸屬于創新、大學和技能部的技能資金署(Skills Funding Agency),專門負責成人的技能培訓。
除了接管學習和技能委員會的部分行政工作,技能資金署的主要職責是:負責成人繼續教育資金的管理,以確保繼續教育資金能夠快速有效地提供給繼續教育學院以及其他技能培訓機構,滿足成人受教育的需要;負責繼續教育學院的管理,為繼續教育學院的整體環境和培訓條件的建設提供資金以及績效管理;管理全國雇主服務(National Employer Service),使之加強與全國實習服務(National Apprenticeship Service)之間的聯系,使雇主得到適宜的服務;負責服刑犯的教育和技能培訓。
4. 學習與技能委員會將于2010年解散
學習與技能委員會的職責在新體制下被分成兩個部分,14歲~19歲青年的技能培訓主要由地方教育當局負責,而成人的技能培訓將由新成立的技能資金署負責,所以學習和技能委員會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到2010年,學習和技能委員會將被解散,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將分流到中央與地方相關技能培訓管理部門,以發揮他們在促進技能培訓方面的工作經驗。
2008年~2010年為新舊體制的過渡時期,這段時期內學習和技能委員會將繼續履行其職責,并幫助地方教育當局適應新體制。由于地方教育當局缺乏直接管理繼續教育的經驗,因此白皮書要求學習和技能委員會在此期間內加強與地方教育當局的合作,協助他們建立地區合作團體,商討地區合作團體的運作機制,共同建立新的管理體制。
三、白皮書的影響
英國政府對此改革方案寄予厚望,將其作為滿足學習者的技能培訓需求、提高社會整體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徑。兒童、學校和家庭部負責人國務大臣愛德·鮑爾斯說:“我們正在致力于改變教育體制,使其能夠為所有的青年提供服務,不管他們的興趣和能力如何。”“我們相信,青年能夠從適合他們的選擇中得到充分的好處。”而創新、大學和技能部負責人國務大臣約翰·德納姆說:“我們需要一個更靈活的、能夠對每位學習者和雇主負責的繼續教育及技能培訓體制”,“新的技能資金署將確保政府撥款能滿足雇主和成人技能培訓的需求,促進繼續教育邁向卓越。”①
社會各界對白皮書的態度較為積極。英國IHp/zdK/QpSQBJyqx8gx0A==公共和商業服務聯盟(Public and Commercial Services Union)對白皮書表示了“謹慎的歡迎”,指出“新機構(技能資金署)能使政府對教育實現更為民主的控制”。即技能資金署能更好地執行政府的相關政策,向政府及時反饋繼續教育的情況,更好地為成人繼續教育服務。同時該聯盟指出了此次改革的潛在問題:“工作人員(指學習與技能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前途未卜,這將影響他們的工作熱情,也可能導致他們寶貴的知識和專長無用武之地。”②
英格蘭與威爾士青年司法局(Youth Justice Board)則從預防青少年犯罪的角度指出了對改革方案的意義:“讓青年繼續接受教育和技能培訓并成功就業,能夠使他們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能性降低。”③
四、結 語
這次英國職業技能培訓管理體制改革方案提出了以需求為導向的改革方向,其目的在于滿足所有人的學習需要。學習和技能委員會在促進青年和成人技能培訓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這為實現繼續教育滿足所有人需要的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分而治之的管理體制同時也有效地解決了教育部分家帶來的繼續教育管理問題。通過對14歲~19歲青年與成人的分開管理,不僅可以根據青年和成人教育需求的不同特點來管理繼續教育,同時也可以推動新課程以及職業技能培訓課程的實施,使青年學習者在步入社會之前掌握必要的技能,也使成人的技能得到不斷的更新,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改革后在14歲~19歲青年的管理方面將形成一個兩頭大、中間小的體制,即中央掌握最終權力,地方教育當局負主要責任,而地方管理機構負責上下協調。顯然這樣的體制既有利于中央政策的有效實施,也有利于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
這次改革也有一些潛在問題。因為學習者對接受何種形式的職業技能培訓有選擇權,所以需求導向的職業技能培訓體制的前提是學習者對體制及自身狀況的充分了解,而地方教育當局能否為學習者提供及時全面的信息,對地方教育當局將會是一大挑戰。另外,學習和技能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如何分流也將影響到此次改革的成效。
(作者單位: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系)
責任編輯 鄧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