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社會的多元化發展導致高職院校大學生責任意識淡化的時代背景下,文章從高職院校責任教育的重要性入手,探討了現在高職院校學生責任意識的三種形態,認為責任意識的培養是通過系統的責任教育來實現的,高職院校道德教育應該向責任教育傾斜。
[關鍵詞] 責任教育 高職院校 道德教育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高等教育體制的改革及結構性調整,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獲得了極大發展,為我國社會經濟的建設培養并輸送了大批應用性人才。隨著社會的多元化發展,各種文化相互碰撞,各種矛盾錯綜復雜,各種社會問題不斷顯露,對傳統的責任意識和理想信念產生強烈沖擊。傳統教育認為,責任意識是一個自然形成的過程,責任意識的培養是某階段才需要的必修課,這也造成了德育工作的斷層。這些都導致高職院校學生責任意識逐步淡化。筆者認為責任意識的培養是通過系統的責任教育來實現的,高職院校的道德教育應該向責任教育傾斜。
一、高職院校開展責任教育的重要性
對高職學生進行責任教育的重要性是由責任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及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所決定的。
責任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暗赖轮允堑赖拢谟诰哂兄雷约郝男辛素熑芜@樣一種意識?!雹?在一定意義上,道德就是自覺履行責任。具體而言,第一,責任教育的內容體系是從德育內容體系中選擇構建起來的,責任教育由生命責任教育、行為責任教育、成才責任教育和回饋責任教育等內容組成,這些內容本身就是德育內容體系的組成部分;第二,責任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是德育手段和方法的具體化,責任教育所采用的說服教育法、榜樣示范法、責任討論法等教育方法就是德育的方法;第三,責任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體現,道德素質是其他素質的靈魂,而責任素質又是道德素質的靈魂,因此,對高職學生進行責任教育是道德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責任教育是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必然要求。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崗位需要的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引導大學生樹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理想抱負,培育“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愛國情操,樹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志向,養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打開“厚德載物、達濟天下”的廣闊胸襟,集蘊舍生取義、見義勇為的英雄氣概,實踐公正無私、戒奢節儉、防微杜漸等修身之道①。這些都需要發展學生的責任心,將高職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作為高職學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標和主要內容。
二、高職院校學生責任意識問題的三種形態
1. 強調個人價值實現,忽視社會價值的追求
絕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學生都能清楚地認識到:只有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層次、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他們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和競爭意識,但是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壓力,他們對個人價值實現更加憂慮,更加關心自己的命運,關注自身發展,更加注重與自己實際利益相關的現實目標的實現。因此,學習目的也變得更加實際,個人功利主義傾向明顯。由于他們過多地強調個人發展,導致學習目的和動機有所偏差,不能很好地處理個人與社會、個人與他人的關系。對個人責任和社會責任認識不清,對個人需要考慮得多,對社會貢獻考慮得少,導致責任意識的狹隘與近視;片面追求自我實現,只看重自我價值,認為在日益激烈和無情的社會競爭中,沒有功成名就,就沒有社會地位,就展現不出自己的社會價值,這就造成他們歷史使命感和主人翁責任意識不強,輕視社會價值。
2. 強調以自我利益為中心,公德意識薄弱
高職院校的學生正處于青年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心理學上稱之為“自我統合期”或“第二個自我確立期”。他們開始從自我完善、社會期待、現實環境、未來希望等方面的統合中去思考關于“自我”的問題。他們追求個性獨立、渴望展示自我,對個人、家庭、社會的責任意識明顯增強;但在不良刺激的誘導下,多數高職院校學生對任何事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去分析、評判,很少考慮他人的感受,忽視團結友愛、共同發展。如很多學生明知大學生活是群體生活,卻漠視群體生活應遵循的規則和應履行的義務。將集體宿舍視作自己的私人空間,不打掃衛生,隨意亂放東西;對損壞公物的行為不以為然,肆意踐踏草坪,“廁所文學”、“課桌文學”隨處可見;崇尚完全自由,對學校正常的管理規定持反感和對立態度,抱著僥幸心理故意違反,出現不良后果后又不敢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
3. 成功欲望強烈,意志品質較差
當前的高職學生大多出生于20世紀80年代,成長于我國經濟發展最迅速、社會變化最快的時期。這一時期也是國家經濟實力、國際地位不斷提升的時期,時代為他們的成才、成功提供了寬松的外部環境;社會為他們準備了各種各樣的生活和消費方式;媒體為他們樹立了各個生活領域的成功典范和成功案例。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里,他們擁有強烈的報國意識和強烈的成功欲望,但是,由于很多高職院校學生生活環境優裕,導致他們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好逸惡勞,急功近利,心態浮躁,缺乏自制力、毅力與韌性,缺乏長期奮斗的準備。既不能吃苦,也不愿吃苦。一旦遇到挫折,便手足無措、一蹶不振,甚至做出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不負責任的傻事。
三、高職院校實施責任教育的對策
對高職學生的責任教育重在培養他們的責任意識,而責任意識的培養是通過系統的道德規范教育來實現的,學校只有不斷加強對學生的道德規范教育,提高他們的道德認知能力,才能把外在的道德訴求通過主體認知的轉化,形成主體的一定道德品質,從而提高主體的道德自律和道德評判能力,避免不良道德行為的發生。學??梢圆扇∫韵屡e措,確保對高職學生實施系統的道德規范教育,培養他們的責任意識。
1. 調整責任教育內容,突出責任教育的層次性
一直以來,責任教育的內容分為自我責任、家庭責任、集體責任、社會責任四大部分。對高職學生來說,有些內容缺乏新穎性,有些內容脫離實際,缺乏針對性。筆者認為,應結合高職學生的思想道德現狀,提出加強學生的生命責任意識、行為責任意識、成才責任意識、回饋責任意識等責任教育內容,改變高職學生對責任教育的逆反心理,增強責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首先,要以生命責任教育為突破口。一個珍愛生命的人,會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也會對他人的生命負責,會自覺地履行對他人、集體、社會的責任。一個失戀的高職學生,如果他(她)珍愛生命,就不會為擺脫痛苦而采取自殺的極端方式。與此相反,他(她)一定會通過心理調適走出困惑,因為輕生不僅是對生命的輕視,也是對家庭、朋友、社會不負責任的表現。
其次,應加強高職學生行為責任意識。一些學生考試作弊被查時才后悔莫及;一些學生往往事后才為擅自離校出走而深悔不已。大學階段是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學生要養成對自己行為負責的態度,只有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才能將責任意識轉化為實際行動。
再次,應幫助學生樹立成才責任意識。一些高職學生學習意識很強烈,但目光短淺,缺乏遠大志向,學習的功利化傾向嚴重,學業取向以未來職業的經濟收入為主要標準,甚至認為“成才不如發財”。還有一些高職學生成才意識淡薄,學習缺乏動力,上課遲到早退,課堂上昏昏欲睡,上網游戲特別來勁,戀愛成雙成對。因此,要教育高職學生對自己的人生規劃負責,樹立起“為中華之崛起而努力讀書”的志向。
最后,應幫助學生樹立回饋責任意識。要讓高職學生更多考慮自己應該為別人做些什么,考慮自己應該為父母、家庭、社會做些什么,學生確立回饋責任意識,是順利走上社會、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條件。
2. 激發學生的責任情感,確立學生的責任主體性
責任情感教育是責任教育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杜威的觀點,道德有三個組成部分:知識、情感、能力。學生每種道德品質的形成,都是將社會倫理道德內化為自己的道德認知,然后轉化為相應的道德行為的過程。在責任認知到責任行為的轉化過程中,離不開責任情感,責任情感是責任認知轉化為責任行為的催化劑。
當前,責任教育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其效果不能令人滿意,很重要的兩個原因是長期以來,我們在確定責任教育目標時,往往僅注重其高尚性和統一性,而對其確定性、可操作性和行為導向性重視不夠,以至于責任教育目標泛化,缺乏時代適應性、社會適應性和個體適應性,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效果不夠理想。很多學生反映學校的教育內容“不聯系我們的思想實際”,“課堂教育講大道理的多”。相關教育不能及時、有說服力、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的困惑并加以引導,也就無法培養出真正的責任主體,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道德教育的實際效果。德育理論要求我們在進行責任教育時,講的道理應該符合客觀實際,所舉的事例也應是真實的而不是杜撰或被歪曲的。對于負責任的正面事例固然應該大講,對于現實生活中存在的陰暗面、不正之風也不應回避,而應坦率地、堅決地加以譴責,幫助學生分清是非,引起學生思索,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3. 開展心理教育,建立責任意識形成的心理導向機制
高職院校很多學生生理發育超前、心理發育滯后,身心發育不平衡,心中充滿矛盾與痛苦,可能誘發過激行為。針對這種情況要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順勢疏導,進行心靈溝通,幫助他們排除心理障礙,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責任觀和奮斗目標,培養和鍛煉他們的自我約束和自我控制能力。高職院校學生社會責任意識的強弱,與其所在群體的人際關系以及環境氛圍關系極大。因此,要為他們創設一個團結互助的群體環境,使他們能從心理上體驗到群體的溫暖,從而激發其社會責任意識。對有些高職院校學生因社會認識偏激而導致的責任意識弱化,高職院校德育工作者要與他們進行心理交流,消除他們的不滿情緒,以達到內心平衡??傊?,要積極干預高職院校的學生心理,通過溝通及各種思想教育方法,促進其心理的成熟,逐漸樹立起正確的責任觀,并以此為核心發展出積極的價值觀。
參考資料
1 杜威五大講演[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309
2 李潔.論大學生責任教育的實施[J].教育評論,2005(5)
3 殷堯.高職院校大學生責任意識淡化的原因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06(29)
?。ㄗ髡邌挝唬簠窃?,沈陽師范大學;李照清,沈陽職業技術學院)
責任編輯 鄧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