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30年來,我們黨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取得的每一項理論創新成果,改革開放取得的每一項重大突破,都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這一認識路線的具體實踐緊密聯系在一起。正如黨的十七大報告所論述的那樣,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做好人大工作,開創人大工作新局面,同樣需要解放思想。人大工作要解放思想,有三個重點。
第一,正確理解黨對人大工作的領導。黨對人大工作的領導,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證。不少同志把黨對人大工作的領導視作敏感話題,對此做了比較狹隘、片面的理解,認為黨對人大工作的領導就體現為同級黨委對人大工作的直接指揮、部署和干預。這種思想一定程度上構成了對人大工作的束縛,使人大工作依附于黨委工作,該由自己依法自主決定的事項,也依賴于同級黨委。黨對人大工作的領導是最基本的政治原則,是人大工作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的重要保證,必須毫不動搖地予以堅持,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混淆黨委與人大的不同職能,也不意味著人大工作必須依附于同級黨委,失去自己相對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應當明確的是,黨對人大工作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的領導。黨必須保證國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機關,經濟文化組織和人民團體積極主動地、獨立負責地、協調一致地工作。正確理解黨對人大工作的領導,有利于把思想從上述狹隘、片面和教條式的認識中解放出來,加強和改善黨對人大工作的領導;有利于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放開手腳,解除顧慮,依法履行職責;有利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理論的發展和創新。
第二,創設思想自由表達的話語環境。人大是民主的論壇。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履行職責的主要方式,是在人大各類會議上進行發言和表決。為鼓勵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自由表達人民的意志、愿望和要求,我國憲法和法律賦予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言論免責權。言論免責權本身蘊含的命題,就是允許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講可能會錯的話,使他們在依法履職過程中不承擔講錯話的風險。現在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的會議發言,空話套話還比較多,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怕講錯了話。2008年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與政協委員們座談交流時說:“要讓領導同志講真話不講套話,講實話不講空話,講有感而發的話不講照本宣科的話,就必須允許他講不準確的話,或者是允許他講錯話!”這個道理同樣也可以適用于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解放思想的要義就是要突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使主觀和客觀相符合,使認識和實踐相符合。這必然要求大家正確處理思想和表達的關系,使所思所想和話語含義相符合,使內在愿望和外在的話語效果相符合。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條件,創設思想自由表達的話語環境,鼓勵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講真話實話,講有感而發的話,也就是允許他們講可能會錯的話,這是人大議事民主的一個重要方面。
第三,敢于突破習慣做法形成的條條框框。由人大工作本身法律性、程序性、規范性的特點所決定,各地人大在實踐中形成了上下相對一致的程序和規范,這固然有利于人大工作符合合法性的要求,提高工作效率,但也由此形成了下級人大參照上級人大的做法,上級人大怎么做,下級人大一般也會跟著怎么去做;上級人大沒有行使的職權、沒有啟動過的比較有力的監督方式,下級人大一般也不去行使和啟動,并且很少有例外。上級人大的工作領域和履責空間,實際上已經構成了對下級人大的軟約束。從彭真委員長到吳邦國委員長,全國人大常委會歷屆委員長都反復強調,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一時難以做到的事情,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先做起來,積累經驗,成熟以后再推廣。這就啟示我們,不同級的人大及其常委會職權不同、職權行為涉及的范圍不同,沒有必要在工作領域和履責空間上完全相同。從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看,上級人大對下級人大是法律上的監督關系,各自依法、獨立開展工作。因此,下級人大不必作繭自縛,要敢于突破工作實踐中形成的一些沒有法律依據的條條框框,只要符合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符合民主法治進步的時代要求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愿望,就可以而且應當去進行探索和創新。 (作者單位:甘肅省慶陽市人大常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