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強財務風險管理有利于保證企業安全、穩健的發展,有利于穩定企業財務活動,不斷增強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實現企業財務目標。本文從柳鋼集團公司財務風險出發,提出了降低財務風險的對策與建議,以最終實現企業的預期財務目標。
[關鍵詞]財務風險;風險管理;風險防范;
一、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分析
財務風險是指在企業的各項財務活動過程中,由于各種難以預料或控制的影響因素,導致財務狀況的不確定,從而使企業發生損失的可能性。財務風險存在于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不同的財務風險產生的具體原因不盡相同。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原因很多。既有企業外部的原因,也有企業自身的原因。近年來,柳鋼加強內部管理,積極籌措資金,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尋求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財務風險。主要表現在:
(一)自然環境風險
財務管理的環境具有復雜性和多變性。外部環境變化可能為企業帶來某種機會,也可能使企業面臨某種威脅。例如2008年1、2月份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遭受50年一遇的雨雪冰凍災害,公路鐵路運輸因冰雪封路近乎癱瘓,南方大范圍長時間停電、停水,公司大宗原燃料供應地貴州、云南、四川、湖南方向的煤礦和洗煤廠無法生產。為保電煤、保民生,國家嚴格控制外發煤車輛。公司原燃料到貨量、庫存量銳減,部分高爐由于缺料被追停產封爐長達20多天,部分生產線由于限電被迫關閉。2008年,一季度鋼材產量比上年同期減少14萬噸,利潤減少1個億,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產生的風險損失,按照保險公司的慣例,不承保自然災害損失。只能由企業自身承擔。
(二)市場風險
近年來,國際鐵礦石持續漲價,2006年上漲19%、2007年上漲9.5%、2008年上漲65%。約70%的鐵礦石依賴進口的柳鋼采購成本大幅飚升。同時,國內市場資源處于階段性供應偏緊狀態,煤、焦炭、鐵合金等價格大幅上漲。海運費、國內運力、電力成本也加大。另一方面,由于受雪災影響。原燃料供應不足,生產不飽和,產量低,雖然鋼材價格持續上升,但售價漲幅遠遠低于產品成本上升的幅度,企業利潤空間受到嚴重擠壓。利潤下降,難以實現預期的財務收益。
(三)政策風險
2008年,國家從穩健的貨幣財政政策變為實施從緊的財政貨幣政策,至5月份,已經四次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從年初的13.5%提高到16.5%),嚴格控制銀行授信額度,提高貸款利率和貼息。減少貼現規模,限制貼現銀行。目前,公司貨款回籠銀行承兌匯票占比高達70%以上,而緊俏物資采購、工資性開支、稅款繳納及日常性開支必須以現金支付,面臨貼現難、貼息高,籌資成本上升的財務風險。
(四)匯率風險
柳鋼大部分鐵礦石和部分設備需要進口。鐵礦石等主要原材料的進口量2005年至2006年進口額分別為3.15億美元和3.34億美元;出口鋼材逐年增加。2006年達到27萬噸、2007年達到53.7萬噸。匯率的波動對進口物資、出口產品,簽發進口信用證付匯結算產生了一定影響。進而影響到公司的盈利水平。
(五)資金的流動性風險
近幾年通過加強管理,各項財務指標等呈現了良好的態勢,建立了企業的資信等級,并得到了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通過優化配置長短期貸款比例及權重,累計投入技改資金130多億元,但企業負債規模也急劇增加。截至2007年底,公司資產負債率為59.53%。負債總額為141.13億元,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和長期借款合計為52.4億元。一方面公司償債壓力大,同時,貸款利率上升。承受高額的財務費用;另外。由于大宗原燃料緊俏物資采購及設備采購必須實行預付賬款采購。導致預付賬款余額不斷加大,相應的增加了流動負債。從而降低了流動性指標。公司的流動比率從2006年的64.25%下降到2007年的56.14%。由于生產儲備原燃料需要占用一定資金。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公司未來資本支出需求較大,如果公司利潤及現金流量不能維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有可能會出現償債風險。
二、企業防范財務風險的主要措施與對策
財務風險管理是指企業在充分認識其所面臨的財務風險的基礎上,采取各種科學、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對各類風險加以預測、識別、預防、控制和處理,以最低成本確保企業資金運動的連續性、穩定性和效益性的一項理財活動。加強財務風險管理有利于保證企業安全、穩健的發展,有利于企業財務活動,不斷增強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實現企業財務目標。近年來。柳鋼在防范財務風險方面的主要做法是:
(一)建立健全企業集團財務風險識別與預警系統
由于企業理財的對象是現金及其流動。就短期而言,企業能否維持下去,并不完全取決于是否盈利,而取決于是否有足夠現金用于各種支出。預警的前提是企業有利潤。對于經營穩定的企業,由于其應收、應付賬款及存貨等一般保持穩定,因此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一般應大于凈利潤。從財務管理的角度確立財務分析指標體系,與自身歷史水平、同行平均水平、行業先進水平指標對比挖潛。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運營能力、發展能力等各項財務指標及現金流量動態;對風險信號進行監測,出現產品積壓,質量下降,應收賬款增大,預付賬款增加,成本上升。要分析其形成原因及過程,提出切實可行的風險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
(二)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提升企業管理水平
物資采購方面,與供應商建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保證煤炭穩定供應;生產組織方面。開展依靠科技創新、管理創新降成本活動。開發新產品,優化品種結構。生產高附加值產品,開展節能攻關和操作競賽,提高操作技能,應用節能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提高重點耗能設備的運行效率。降低工序能耗;銷售方面,注重產銷銜接,以銷定產,及時調整營銷策略,積極開拓新渠道。培育新用戶。加速貨款回籠;加強業務整合。實施物資招投標管理、銷售、采購資源高度集中管理。提高企業整體抵抗風險的水平。
(三)強化資金預算控制,實施資金使用追蹤問效管理
預算是面向未來的財務計劃,在企業管理中處于核心地位,其實質是減少風險、降低交易成本的一種內控機制。為了滿足各部門、各環節對資金的合理需求,準確測算和供應資金,實施資金“月計劃、旬平衡、日安排”的精細化管理,健全完善資金運營管理制度,實施風險抵押責任承包,加強對各部門、各環節的資金占用量的嚴格控制,監控資金的流向和流量,對資金實行追蹤問效管理,按預算供應和配置使用資金,保證資金正常運作,降低交易風險,減少交易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實現資金價值最大化。
(四)優化負債結構,合理配置資金流資源
負債結構是指企業負債數量的比例關系。尤其是短期負債資金的比例。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僅僅盯住資產負債是不夠的,更要關注和優化負債結構,尤其是短、長期債務的匹配、幣種結構和貸款期限,這樣才能既發揮債務的最大經濟效用,又能規避短期不能支付的風險。相反,如果負債結構不合理,就有可能引發財務危機。我國現行的銀行貸款執行的是期限利率。即根據占用貸款的時間長短確定貸款利率的高低,同時不同的幣種實行不同的利率。因此,企業根據利率變動。調整貸款期限和不同幣種貸款結構,就可以降低資金持有成本。通過調整長、短期貸款期限、本幣與外幣負債比例,以及控制貸款逾期,確保資金的安全。
(五)拓寬融資渠道,降低籌資成本
企業的籌資方式主要有發行股票、發行債券、銀行借款、融資租賃、商業信用等,每種方式都有自己的特點。企業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籌資方式,制定科學的融資策略,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尋求低成本的資金運營。降低財務費用。2008年3月柳鋼在資本市場成功發行1 0億元短期融資券,利率與同期銀行貸款相比。節約資金成本970萬元,有效降低了財務風險。
(六)靈活調整幣種結構,規避外匯風險
由于美元利率與人民幣利率波動較大。在物資采購進出口合同中采用比較堅挺的美元貨幣進行核算,以避免外匯幣值的大幅度波動而帶來的外匯風險;采用提前或延期結匯,將外幣結算的日期提前或推遲,根據匯率變動,調整貸款期限和不同幣種的負債比例,通過幣種互換和利率互換方法,不僅規避外匯利率風險,而且減少利息支出。
(七)利用金融理財工具,豐富資金運營手段
充分利用銀行信譽。采取“背對背”、“遠期票據質押”、“保貼信用”、“無抵押”銀行匯票、“遠期結售匯”等金融工具,注重票據融資功能的運用,大力拓寬票據使用渠道,采用對開和背書辦法,協調理順票據轉讓使用環節關系,承兌匯票使用率達70%以上。有效解決票據面額大、比例高、使用難的問題。減少貼息支出。累計節約資金成本3億多元。
三、結論
財務風險防范與管理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整個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的領導者、經營者及財務人員必須提高財務風險的防范意識和識別能力,對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提高警惕,密切注意,并加強管理,才能減少各種不利因素造成的財務風險,使企業財務管理有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