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校各項事業的迅猛發展,高校資金供給增長能力越來越無法滿足教學、科研的需求。因此,加強高校資金的管理,使其安全完整、正常周轉和合理使用,減少和避免損失浪費。提高使用效益,不僅是高校財務管理的中心工作。而且也是確保教學、科研工作正常開展的重要保證。
一、目前高校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資金管理分散,使用效率低下
目前,高校收入渠道較多,高校的資金也由單一依靠國家撥款轉變為多元化、多渠道籌措資金的結構,這同時帶來了資金管理分散的問題,有的高校二級會計核算單位在外部設有銀行賬號。有一定的財務管理權。由于高校財務的多頭管理、資金使用的分散性和無計劃性,使學校有限的資金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出現了資金浪費現象。
(二)賬外資金循環問題比較嚴重
從近幾年對高校的財務審計檢查情況分析。高校普遍存在“小金庫”現象,大量資金游離于學校財務監控之外。主要有:各類銷售收入、租金收入、培訓辦班收入、罰沒賠償款、補辦證件收入、代購服務收入、對外有償服務收入、考試報名費、計算機上機費、復印費收入、采購回扣收入、各類捐贈收入等。上述各項“小金庫”數額較大,涉及部門較多,分散了學校的資金,擾亂了學校的經濟秩序,引發了個別教職工的經濟犯罪。
(三)預算制度形同虛設,資金管理有章無序
雖然《高等學校財務制度》把預算管理作為高校財務制度改革的核心內容,但相當多的高校尚未建立健全全面預算管理制度。有的高校雖然有了預算制度,但預算沒有成為一切經濟活動的法定依據,有章不循,隨意更改,使預算成為擺設。資金的收支缺乏統一的籌劃和控制,隨意性大,使用混亂;有的高校預算不切實際,指標不科學。缺乏考核依據;有的高校應收款項長期掛賬,庫存物資占用不盡合理,資金周轉緩慢。
(四)各部門節流意識不強,節流措施不力
節約同開源一樣是扭轉學校資金緊張局面的重要舉措,目前高校普遍存在著支出不合理,教育資源利用率低和資金浪費的現象,從學校的基本建設投資,到專項維修和一般性日常維修;從后勤水、電、房產資源的管理。到各種實驗儀器設備的購置和使用以及各類物資材料的采購、使用和管理等,諸多方面的浪費現象屢見不鮮,這是一個嚴峻的、不容忽視的現實問題。
二、高校資金管理的發展對策
(一)探索財務資金監督的各種有效形式,保證資金管理安全
高校必須建立起嚴密的內部監督控制制度,強化監督約束機制,堵塞資金流失的漏洞。保證資金管理安全。一要推行會計委派制度,由學校財務機構向設立二級核算機構的院(系、所、處)附屬單位統一委派會計人員,對各基層單位的財務收支進行核算和監督,規范二級核算單位財務資金管理,防止私設“小金庫”為小集體、個人謀利益的行為發生。二要建立完善財務內控制度,包括對貨幣資金收支和保管業務建立嚴格的授權批準制度,辦理貨幣資金業務的不相容崗位應當分離,相關機構和人員應當相互制約。對外投資、數額較大的重要資金支付業務由學校領導集體決策和審批制度。確保學校資金的控制。三要發揮內審機構作用,高校內審機構是高校內部監督資金合理規范、有效使用,幫助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保障學校經濟活動健康有序開展的不可替代的部分,審計工作要前移關口。變過去的事后監督為事前、事后和實時監督。保障學校資金不受侵犯。
(二)利用銀行貸款發展高校,建立“銀校合作”關系
近幾年來。高等教育連續擴大招生規模,在校學生數大幅度增加,學校建設、發展對資金的需求急劇擴大。學校已有的資金不能滿足學?;窘ㄔO的需要,在這種發展大趨勢下,學校與銀行建立“銀校合作”關系,一方面。高校通過向金融部門貸款,獲取用于基本建設、教學、科研、獎學金、獎教金等方面的資金,為高校各個項目、各種計劃的順利實施提供有效的保證,從而促進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另一方面,高校為金融部門提供了巨大的安全可靠的資金投放市場。全面開展好銀校合作,對于高校來說。是籌措資金的又一個重要手段。另外,“銀校合作”的范疇不能僅僅定義在貸款上,高校還可以靈活運用銀行融資產品,形成一套適合學校的、具有較高可行性的組合融資方案。達到降低財務費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目的。比如針對學校的特性,可選擇流動資金貸款、項目貸款、票據業務、信托計劃、法人賬戶透支等產品組合使用。
(三)科學預算,細化預算收支項目
實行學校綜合預算管理,統籌安排學校各部門各項資金的來源和支出需求。支出預算要堅持統籌兼顧、保證重點、兼顧一般、勤儉節約的原則。使之在總體上能體現學校事業發展的方向,在每一階段中能體現出預算年度的事業綜合發展目標。首先要在確保人員經費開支和正常運行開支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事業發展支出。節流在某種意義上就是開源。厲行節約、勤儉辦學,努力尋求降低辦學成本的途徑以取得較大的辦學效益。第一,在精打細算的基礎上,通過采用零基預算方法,對每一筆支出都認真研究,將經費開支壓到最低限度。在宏觀調控上。通過確定一些指標使全校資金支出結構更趨于合理化。第二。對于經常性開支。如:水電費、差旅費、辦公費、通訊費以及招待費等費用,要實行定額管理,指標落實到單位,嚴格控制使用。實行“節余留用。超支不補”的原則,并結合制定一些獎懲制度提高各職能部門參與管理的積極性。第三,對于專項經費支出,要在確保完成各項任務的前提下,注重經濟效益,力爭少花錢。第四。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把好設備的購置和使用關,優化資源配置。做到各項資源共享。避免重復購置。造成浪費。第五,設立校(院)長預備費,解決財務預算執行過程中某些臨時緊急和事先難以預料的開支?;蛞蛘哒{整影響的預算失誤。以保證預算方案的整體可靠性。
(四)改革教學資源的管理模式,提高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率
由于受部門利益的驅動和校內管理體制改革的滯后,目前高校各類人員、設備等資源不能共享,形成隱性浪費。校內各部門購置設備,建圖書資料室。建計算機房一味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同類設備重復購置,大型設備盲目購置,不考慮設備的利用率,造成資源浪費。所以,要改革目前教學資源的管理模式:一是要采用經濟杠桿進行約束管理,要核定各部門的設備擁有量和房產使用面積,并實施有償使用。以此來促進各部門合理配置和使用學校資產,激活存量。提高利用率,以達到節約使用資金的目的;二是在校內要提倡資源共享。打破資產單位所有制的界限。面向全校開放。提高資產利用率。在保證學校教學、科研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充分利用資產的剩余力,向社會提供有償服務,收取一定的費用,實現資產使用效益最大化。
綜上所述,高校資金管理應在拓寬籌資渠道,集中財權。完善規章制度。加強預算管理,強化會計監督等多方面形成體系,力圖使高校資金管理科學化、規范化、系統化。以促進高校資金良性循環。謀取最大的資金經濟效